把脉房产、金融的“加息命运”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18日11:28 《小康》杂志

  采写/《小康》记者 冬洁

  在市场各方的预期之中,央行第三次加息。小幅加息方式体现了央行通过货币政策趋紧来调控宏观经济的意图,这向市场透露了一种信号,即如果第四季度投资仍然没有降温,那么央行可能还会进一步升息。

  2007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即日起再次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这是今年以来继3月18日、5月19日加息之后的第三次升息。伴随此次加息的还有利息税的降低。

  各项数据显示,我国经济出现全面超预期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的趋势更为明显。今年第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上升至11.9%,是自1995年第四季度以来的最快增速;今年7月份我国居民消费物价指数同比上涨5.6%,创历史新高。

  面对如此存在“过热”倾向的宏观经济,就在数据出台的第二天,央行再次举起了货币调控的“大棒”。

  毋庸置疑,

中国经济已步入明显的加息周期。

  加息作为一项较为严厉的调控手段,对经济的“降温”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其对微观实体的影响而言,首当其冲便是对贷款占总资产比率较高的行业和公司。房地产和金融作为典型的资金密集型行业,又是本轮行情的“领头羊”,将面临怎样的“加息命运”?加息究竟意味着“转折点”,还是新一轮“起跑点”?

  地产行业不为加息所动

  对房地产市场而言,传统理解加息一般会带来两大影响:

  一方面是提高开发商融资的成本,增加开发商的财务成本。一位房地产业内人士向《小康》记者表示,开发商的开发贷款期限一般为一至三年,加息导致房地产上市公司的财务费用提高,影响净利润。虽然地产公司的盈利减少并不明显,但对于一些资金链紧张、开发能力低下的小企业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另一方面,则表现为抑制房产消费和投资的需求。但目前针对此次加息潮,更多业内人士认为,总体来讲对中国房地场市场影响是温和的、正面的,大多还是心理层面的。

  西部证券的分析师樊少杰向《小康》记者指出,本轮加息潮实际上对房地产企业影响很有限,每次加息使房产开发企业每平米开发成本增加不到1个百分点。

  针对此次加息,国信证券的分析师方炎特地为房地产企业算了一笔账:

  2006年房地产上市公司长短期贷款合计约1400亿元,核心负债率在50%以下,考虑2007年贷款适度增长,如增长20%,则因贷款加息27个基点,房地产公司将多支付贷款利息3.02亿元,相当于平均每股利息支出仅增加0.0042元,这只占地产板块06年平均业绩(0.206元/股)的2.05%。

  他接着指出,像万科之类的公司,加息27个基点意味着一年只增加利息4338万元,每股利息支出增加与2006年每股收益相比只有0.9%。

  可见屡次加息对房地产板块业绩影响很小。 

  针对此轮加息潮,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易宪容也向《小康》记者表示,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由于整个利率水平处于一个低水平阶段,按照目前加息的速度,对房地产业影响不会太大。

  而在需求方面,此轮加息潮引起了房贷月供数额的提升,这是否会抑制对房地产的市场需求?

  众多专家认为,在以自住型投资为主体的需求格局下,加息虽然提高了购房者按揭贷款月供的数额,但上升幅度很有限,因此加息基本不会导致需求快速萎缩。

  那么,以这一次加息为例,个人房贷到底会增加多少呢?

  一位银行业内人士向《小康》记者分析,按照中国人民银行的决定,5年期以下贷款利率加息的幅度此番都为0.27%,5年期以上贷款利率增加了0.18%。由于大多数住房商业按揭贷款执行0.85倍的优惠利率,因此贷款利率上调对供房一族的影响要温和一些,1-5年期住房贷款实际仅增加0.2295个百分点,5年期以上住房贷款利率实际仅上调0.153个百分点。如果市民贷款20万元,期限15年,享受优惠利率,加息前月供为1700.71元,加息之后为1717.35元,其实增长并不多。

  众多专家认为,房地产行业持续发展良好,加息和政策调控都不会改变长期趋势。

  “在当前房地产业快速发展的形势下,对于优质房地产上市公司而言,加息不但不会对其构成负面影响,相反资金成本提高和土地监管压力将会加快资源价值高的大股东集团向上市公司注入资产的进程,从而将快速改善和提高上市公司成长性和竞争能力。”一位赵姓房地产业高层人士向《小康》记者分析道。

  最近,国泰君安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由于2007年上半年房价和销售超预期增长,他们对主流上市公司未来业绩的高增长继续持乐观态度。

  金融行业“偷着乐”

  金融行业作为典型的资金密集型行业,加息直接关系到这些企业的经营状况。

  “本轮加息实际上是利好,基本不存在对银行业的负面影响。”易宪容向《小康》记者表示。

  易宪容所指的是,央行这轮加息周期兼顾到了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益问题,以本次加息为例,存贷款利率同步上调0.27%,意味着存贷利差并没有缩小。实际上,对于商业银行效益影响最大的并不是存贷款利息的总水平,而是存贷款的利息差。今年上半年,银行的效益普遍都为历史同期最好,其中一个因素就是,利差在以前的调整中相对扩大。

  而在贷款需求方面,加息也不能有效抑制微观实体的融资冲动。

  中国建设银行研究部高级经理赵庆明向记者指明,“由于一般工商企业对于利率并不敏感,与目前实体投资20%左右的平均回报率相比,目前贷款利率仍比较低,因此加息并不会对其信贷行为产生很大的遏制作用。”他认为,加息基本上不会对银行的经营产生负面影响。”

  另外,此次宏观调控还附带了另一银行业“利好”,即减征利息税。

  樊少杰向《小康》记者强调,此次减征利息税,从存款人的角度可以理解为加息,但商业银行的经营成本却没有增加,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吸引商业银行的储蓄存款。

  与银行行业一同看好的还有保险行业。

  “影响基本上是正面的,加息周期不会对保险业带来实质性的冲击。”银河证券高级分析师李锋向《小康》记者肯定地答复。他指出,目前的保险机构持有资产的50%都属于现金,银行加息无疑会使资金收益大大提高,这明显对保险业是利好因素。此外,他看好保险业的另一大理由是,目前经济高速发展,人们的收入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对保险的需求也在与日俱增,因此,越往后发展,对保险机构的销售越有利。

  在券商方面,加息影响更是微不足道。

  “虽然加息一方面会使券商直接增加利息支出,另一方面也会使券商贷入资金的成本提高”,国泰君安研究所研究员梁静向《小康》记者指出,“但整体上看,加息并不会对券商经营构成太大影响。由于优质证券公司资产负债率较低,加息对其影响微乎其微。”

  在梁静看来,对券商最大的“利好”在于,加息将使得企业间接融资的成本升高,企业将更多寻求直接融资,因而将直接推动证券公司融资业务的开展。长期来看,加息将有助于宏观经济的稳健增长,有助于推动上市公司基本面的改善,从而有利于证券市场的长期稳定发展,进而推动证券公司各项业务的发展。

  加息,加息再加息

  从目前来看,自2004年来的7次加息从总体上并未对房地产和金融行业带来实质性负面影响,有专家分析,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局面主要一个原因是由于每次加息幅度不大。但目前基本已形成的共识是,在经济高速运行,通胀压力持续加大的背景下,今后央行还有可能继续加息,那么,未来的加息会不会成为房地产和金融行业发展的“拐点”呢?

  “大幅加息肯定对房地产业带来负面影响,但这样缺乏可操作性。”银河证券首席分析师左小蕾向《小康》记者分析。她认为,影响房地产业发展的因素非常复杂,不单是加息一个方面的因素。如果利率上调10%,那么对房地产业的影响肯定很大,但这样将对整个宏观经济也照样带来影响,因此,利率根本就不会提高到那种程度。“仅凭调整利率来整体影响房地产作用有限。”

  同样在房地产需求方面,专家分析,如果大幅加息,则会为持币待购者带来支付能力下降的结果;而对投资者来说,则造成融资成本提高,投资利润下降;对投机者则带来融资成本提高,价格预期改变的后果,而这些都将使市场整体的需求曲线发生移动,导致房价下跌。但出现这一结果的前提是大幅加息,如果以后加息仍维持小幅攀升格局,则在需求方面的影响很小。

  而对银行业而言,持续加息则不太乐观。

  “对银行业来说,决定经营状况的主要是存贷利差,如果利差缩小,负面影响就较大。”易宪容向《小康》记者表示。

  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研究员伍永刚向《小康》记者分析,事实证明,历次加息的边际负面影响在逐步加大。加息周期刚刚开始的时候,利差扩大使银行盈利提升,但历经几次加息后,银行收益在渐渐缩小。这是因为,持续加息将会减少社会投资总量,抑制贷款需求,从而将减少银行收益。另外,在加息会吸引大量银行存款的前提下,目前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已由7.5%提高到12%,但准备金利率却没有相应提高,因此在持续加息的情况下,银行的资金成本就在提升。

  而对保险业而言,持续加息则是实实在在的“利好”。

  业界众多分析人士一致认为,从长期看,保险公司新的投资资产的收益率水平会提升,同时加息往往与经济加速增长相伴,

股票市场的投资回报预计会保持在较高水平,因此保险公司的长期收益率水平将呈上升趋势。

  伍永刚说,持有大量现金资产的保险机构无疑将是持续加息的最大受益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