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底水柱“泄”出东晋古墓续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19日10:44 江南都市报

  墓主生前为海昏县骑都尉

  出土文物对佐证1500多年前神秘消失的豫章郡海昏古城具有重要价值

  14日,在南昌市青云谱区八大山人梅湖景区工地,挖出了一座东晋合葬古墓。18日,经过南昌市博物馆考古专家 的清理,墓主的身份浮出水面。在出土的古代“名片”里,记载了墓主曾为豫章郡海昏县骑都尉的身份。这一发现,让考古专 家们惊喜不已。1500多年前神秘消失的海昏古城,至今没有找到与之相关的实物佐证,这个记载了“海昏县骑都尉”的“ 名片”,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名刺显示墓主为海昏县骑都尉

  发掘古墓当天,在棺木里找到的墨写木片引起了考古人员的注意。这个类似现在名片的名刺,很有可能成为揭示墓主 身份的关键。在南昌市博物馆,为了防止文物被风化,工作人员将两个棺木出土的文物,分别用水浸泡在两个大塑料箱里。

  “出土的文物中,有4件木件还留有墨写的文字。”南昌市博物馆副馆长赵德林介绍,从沉睡的东晋古墓里,共出土 了银耳挖、铜镜、木器、漆器等20余件,甚至还找到了一根长约24.5厘米,标有刻度的直尺。但是,其中还是以漆器以 及记载了墓主身份的名刺最为重要。

  “豫章郡海昏县都郎吉阳里骑都尉周涉年五十六字子常”。在4件写有文字的木件中,其中一个木件的字迹清晰完整 地记载着:墓主叫周涉,字子常,56岁,生前为豫章郡海昏县都郎吉阳里的一名骑都尉。从另一个棺木里找到的名刺,则只 能看清“问起居海昏字子常”的字样。按照东晋时期的固定格式,考古专家推测,这个字迹不完整的名刺应该记载的是“弟子 周涉再拜问起居海昏字子常”。赵德林介绍,根据出土的名刺,可以确定墓主是一名海昏县的武官。

  随后,记者查阅了《中国历代职官辞典》了解到:骑都尉,汉武帝始置。晋以后历代沿置,唐为勋官十二转之第五转 ,即相当于从五品。宋、金沿置,元、明为从四品。清为世爵名,乾隆元年时,改拜他喇布勒哈番汉名骑都尉,在轻车都尉下 ,云骑尉上。骑都尉最初是设置来监羽林军的,后来就属于安置外戚、皇室、诸侯的闲散官职,作用就是拿到这个官的逢年过 节可以参加朝会(奉朝请),属于上殿许可证性质。东晋时,骑都尉属于卫官,卫官不是正规的职事官,而是受祖父或父亲的 资荫,在任正规官职之前的准备见习阶段的一种官职。骑都尉俸银110两,每俸银一两,禄米一斛。

  方形木制印章可随身携带

  在有文字的木件中,有一个正方形的小木块与其它3件墨写的木件不同。这个小木块上,用篆体刻写着6个字,正面 4个,反面2个,中间还有个对穿孔。从外形来看,考古专家们推断其为墓主的印章。

  印章上,可以清楚地看到正面刻写着“周×言事”,反面则是“周×”。“虽然上面的字迹很清晰,但是“周”下方 的那个字仍暂时无法判断。”赵德林说,由于印章上的字是反刻在木块上的,考古人员用纸将字临摹了下来。但是,其中仍有 一个字难以判断。不过根据出土的名刺推测,这个难以辨别的字,不排除是“涉”字的可能性。此外,考古人员还发现,这个 木制印章的中间有一个对穿孔,墓主以前很有可能是用绳子将印章绑住,挂在身上,随时使用。据了解,这种印章在当时已经 很常见,在过去的考古工作中,也出土过不少。

  此外,出土文物中,还有一个木制,两头均为叉形的物品,考古专家们还未能确定其用途。

  出土文物可反映当时社会风俗

  “尽管名刺只介绍了墓主的身份,但是根据出土的文物,我们可以推测出当时的社会风俗及状况。”赵德林说,虽然 名刺上没有写明古墓的年代,但是出土的青瓷碟和青瓷盏是典型的东晋物品。通过出土的名刺,也可以看出,当时当地的墓葬 形式里,随葬名刺已经是一种葬俗。这种名刺,并不是向世人介绍墓主的身份,而是类似向“神”来说明自己的身份。此外, 出土的铜镜做工比较粗糙,可以反映出当时的工艺有限,以及六朝时期的动荡不安。

  目前,这些文物都还暂时用水保存。赵德林介绍,他们将向国家文物局申请保护资金。

  江西首次发现海昏古城实物证明

  墓主的骑都尉身份,相对过去发掘的达官贵族来说,显得有些渺小。但是,名刺上记载其为海昏县人的信息,却让考 古研究人员兴奋不已。尽管简单的几个字不能解开海昏古城的千年谜团,但至少是研究海昏古城的重要佐证。

  海昏,汉代豫章郡所辖十八城之一,南朝宋元嘉二年(公元425年),经历600多年沧桑的海昏古城神秘消失。 至今,由于缺乏实物佐证,汉代的海昏古城和历陵古城仍然踪迹难寻。1986年版的《永修县志》里记载,高帝时海昏县治 在今吴城镇芦潭西北数华里。并且还有一说,海昏县为汉景帝(公元前154年)设置。但是这仅仅是史料记载的只言片语, 目前在这个地方,都还没有发现有关海昏的实物证明。

  江西省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李科友说,此前,他没有发现过有关海昏县的实物证明,这次记载着海昏县的名刺出土, 有可能是关于海昏古城文物的首次发现。按照史料记载,汉昭帝驾崩,因为没有留下儿子,其侄子山东昌邑王刘贺为皇帝。后 因其只知宫中淫乐,被遣返昌邑故国后,被汉王朝废除王爵,赐汤沐邑3000户。不久,又被汉宣帝改封为海昏侯,就国于 豫章郡海昏县。有专家推测说,新建县鄱阳湖滨的铁河乡,至今有一座汉代古城紫金城,刘贺被削去昌邑王号,贬为海昏侯后 ,就居住在此城中。如果当时的铁河乡正是海昏县的范围,那么在青云谱区出现海昏人墓地也是极有可能的。尽管出土的名刺 目前还不能解开海昏城消失之谜,但是其作为海昏古城的实物佐证,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为何两具棺木出现同一人名刺?

  保存较为完整的名刺,揭示了墓主的身份,但是,两个棺木里出土了同一个人的名刺,又成了困扰考古专家的谜团。 据了解,这座东晋古墓里,有两具棺木,通常情况下,很有可能是夫妻合葬墓。在发掘过程中,考古人员分别从两具棺木里, 找到了两个名刺。奇怪的是,这两个名刺介绍的都是“周涉”,那长眠于古墓的另一个人到底是谁?

  名刺,作为古人的“名片”,其上面要介绍的应该是棺木里人的身份。可是,考古专家从两具棺木找到的,却是同一 个人的名刺。如果说,这是一个夫妻合葬墓,为什么没有任何关于墓主周涉妻子的介绍。如果说,这个东晋的古墓只埋葬了周 涉一人,那么又为什么会出现两具棺木?江西省考古研究所所长樊昌生说,在两具棺木里出现同一个人的名刺,还属于首次。 目前,考古研究人员还需要对两具棺木出土文物的多少、种类以及名刺是否有缺少等情况进行分析,从而确定这个东晋古墓是 否是夫妻合葬墓,解开两具棺木出现同一人名刺之谜。文/图记者邓旭敏许南平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