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兵:一个群体形象的变迁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20日16:46 新世纪周刊

  -本刊记者/汤涌

  大众眼中的士兵经历了一个世纪的变迁,他们是英勇善战的庄稼汉,有情有义的壮士,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王宝强是那种扔到人堆里根本找不出来的普通北方小伙子。当这位“傻根”出现在《士兵突击》里,以特种兵许三多的角色出现的时候,你很难觉得他会成为一个偶像。

  许三多和我们记忆中的士兵形象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近六十年里,无论是现实里,还是影视作品中,士兵的形象不断变化,一些深入骨髓的特质却是这些士兵们一脉相承的。

  英勇善战庄稼汉

  和过往的很多士兵一样,许三多入伍前是一个农民,初中毕业。家里有个挺封建家长的老爸,守着几亩地,养了几口猪。

  在战争史上,最强悍的士兵往往都是武装起来的农民组成的。他们几乎无一例外的属于庄稼汉:贫农、长工和土改后的自耕农。

  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城市兵被认为娇贵、不好带,怕吃苦,城市兵受到的最高评价就是“你真不像城里的”。按照《高山下的花环》里靳开来的说法:“要打仗还得靠咱庄户孙。”

  军队被称为熔炉,从庄稼汉变成人民军队的士兵,还需要许多磨炼和思想的指引。这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战争电影的重要题材之一。鼓舞了许多代士兵和青少年的《董存瑞》就是典型的这一主题的影片。年轻的英雄需要一个语重心长的“父亲”角色,一般是一脸正气的指导员。(这类角色往往最后不幸牺牲,跟他们相比,《士兵突击》里的高城和袁朗可谓幸运)

  姚雪垠的短篇小说《差半车麦秸》也曾经描写了一个变成战士的庄稼汉:“差半车麦秸”是他的绰号,翻译成今天的语言就是“严重不靠谱”。抗日战争期间,这个不知道日本是外国,非常恋家,爱往鞋子上蹭鼻涕的,甚至有点胆怯的庄稼汉在同志们帮助下成了最可信任的战士。

  现在,中国士兵的农民烙印,也许是世界上最深的。现在,这个国家有8亿农民,农村为这个国家提供了稳定而可靠的兵员。在《突出重围》成功之后,诸如《DA师》、《垂直打击》一类的高学历现代军官戏出现得很多,却逐渐被观众们疏远。相反,《士兵突击》这样把目光投向基层士兵、重拾农村兵传统的电视剧,却吸引了观众。

  有情有义的壮士

  “从改革开放之后,一些艺术家开始把军人重新塑造成有血有肉的人,这是没错的。”知名影评家周黎明说,“但是有血有肉,和单纯生硬地添加爱情戏是两回事。”

  周黎明举“文革”前影片《柳堡的故事》为例子,十八岁的哥哥和小英莲之间的爱情,就是一种淡淡的爱情,没有充分展开。如果这种爱情写得太实太碎,就没有了味道。

  “在军人都是英勇无敌的正面形象的时候,有一两个关于爱情的细节能打动观众。在“文革”时期,电影中的这些细节都被取消。战士们说一样的话,说正常人不说的话。其实你到部队去过就知道,每个军人性格不同,说话的方式也不同。让他们每个人毫无分别,就是把他们变成机器人。”周黎明说。

  每个角色的个性化是《士兵突击》的一大亮点。在百度“士兵突击”吧里,不同的角色有不同的“粉丝”支持,喜欢班长的,喜欢三多的,喜欢袁朗的,喜欢成才的都有。这部没有女角的电视剧一样刻画了一群“有血有肉”的兵。

  “男女搭配是一种最常见的搭配,我们看美国电影里导演会给主角进行老少搭配、黑白搭配,最多的还是男女搭配。但是男女搭配并非一定就有好效果,纯男性角色(《兄弟连》)和纯女性角色(《喜福会》)的影视作品有的时候效果也是很好的。”周黎明这样分析,“从近几年的军事题材影视作品看,导演们还是在努力学习和借鉴当中。他们学习《拯救大兵瑞恩》和《兄弟连》,努力把军人写得有情有义和有血有肉。”

  现实生活中,军官和战士的感情,比地方上、大学里都要简单明快的多。部队中的情义和血肉,更多的是那份战友之情和手足之情,这是几千年来各个军队的共同主题:今天我们还能听见他们唱《送战友》、《我的老班长》??

  没有该种体验的作者或者导演想描绘出这种男人之间的感情是很难的。金庸就曾经在《倚天屠龙记》的后记里认为自己对谢逊和张翠山的兄弟情写得不够好,“因为我那时还不明白”。

  最可爱的人或是傻大兵

  流传于陕北的民歌《东方红》原本的歌词中有一段:“骑白马,跨洋枪,三哥哥吃了八路军的粮。”短短六字,一个骑兵战士的形象何等威风。在解放区土地改革之后,“当兵保田”成为光荣伟大的事业。

  20世纪50年代的通讯集《谁是最可爱的人》更是给士兵这个群体戴上了桂冠。一口雪一口炒面,步枪打败美帝的奇迹让中国人扬眉吐气,军人成为普通群众学习的目标和榜样。

  60年代的英雄是雷锋、王杰、欧阳海,这三位的事迹表明一支善战的军队在和平建设岁月里同样是道德楷模。

  那个时代的电影屏幕上,战士们纪律严明、英勇善战,老大娘拼命向他们口袋里塞鸡蛋,巴不得这些浓眉大眼的好小伙子们成为自己的姑爷。敌人的军官则听着腐化的留声机郁闷地想着办法,女特务甜美凶狠地玩弄愚蠢的伎俩,敌人的普通士兵抢完了粮食踹倒了老大爷还想抢人家女儿,那是一个脸谱化的时代,红五星就是美德的化身。

  出生于70年代和80年代早期的人往往会记得对越南自卫反击战。在近二十年没有打仗之后,老百姓目睹了战士们为国捐躯。艺术家唱起《血染的风采》,解放军叔叔在各个小学做报告,戴着红领巾接受孩子们的敬礼,但在80年代战士们蹲猫耳洞的日子里,社会也在悄然变化。

  “一等人是公仆,老婆孩子都幸福??十等人是傻大兵,东南西北分不清。”流传在那个时代的民谣体现了有些人对军人的不公正。90年代初,有军人去饭店吃饭,因为只吃一个菜还被无业青年用剩菜羞辱,最后是老板请客来替他解围。

  这种不友好的趋势止于21世纪,随着军队职业化程度提高、待遇提高和武器装备的现代化,参军再次成为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每年冬天都有在校大学生入伍,其中不乏全国重点大学的学生,在相亲找对象的时候,军官身份往往说明该男子家世清白、品德方正而且受过高等教育。

  这一时期军事题材电视剧上的军人形象多数英俊、反应敏捷,有大学学历甚至留过洋,讲出来的道理都是关于未来战争、信息战、电子战的,不懂电脑的观众也在乐呵呵地看。

  电视剧里的士兵们甚至展示了幽默的一面,在《炊事班的故事》之后,以其原班底部队演员为主的《武林外传》征服了大批观众。

  经历了长期的神化和一度的矮化后,军人在今天更接近其本质:和医生、律师、运动员一样是职业,不同的只是社会分工。在任何一个行业当中,许三多这样努力上进准备成为英雄的年轻人,都是值得社会尊重和鼓励的。

  《士兵突击》被观众的认可,证明了这样一个道理:不再进行拔高或者贬低,如实描写每一个军人,是军旅片该做的任务,也是社会对军人应该抱有的态度。

  为士兵一生痴狂

  -本刊记者/刘炎迅

  他想当兵想了一辈子,尽管从军梦破灭,但士兵的精神却让他在商场上找到了方向

  “我的确被感动了,反反复复看了好多遍!”说起《士兵突击》,46岁的崔明华显得颇为激动,“血性的钢七连,坚持不懈的许三多,宁折不弯的伍六一,他们让人热血沸腾。”崔说,这些年,他看了很多类型的军事片,很少有一部能如此深的征服他的内心,“上一部是很早之前了,那是《巴顿将军》,一部影响我人生的影片”。

  “了解我的人都说我是个军痴,怎么理解呢?行动坐卧走,几十年来,每日的生活,我都把自己看作一个士兵,以军人的思维看待问题,以军人的姿态去处理问题。虽然,我从未当过兵。”面对《新世纪周刊》,崔坦言。

  少年“司令”

  1961年,崔出生在江苏盐城市的一个乡镇里。打他记事时起,就经常看到父亲和几位叔叔在一起回忆曾经的戎马生活。“父亲他们都是老战士,打过很多仗。”崔说,小时候,家里还没有电视,更没有机会去看电影,唯一让他兴奋的,便是听着父辈们讲述的亲身经历的战争故事。“那时就觉着,军人了不起,做事情有魄力,不拖泥带水,更为关键的,是军人身上那种天地不惧的勇气和信念。”

  少年时,崔几乎每日扛着父亲给他做的木头长枪,和一群小伙伴打来打去,“基本上都是我做头,指挥他们”。

  15岁那年,在一次“战役”中,身为“司令”的崔,被“敌方”的一个“小兵”偷袭,按在地上,动弹不得,那柄长枪也被硬生生夺去。“那时感觉是受了奇耻大辱,闷在家里几天不出门,后来就觉的,必须习一身武艺,才能做个无敌的士兵。”崔笑着回忆,“那时总幻想有一天参军上前线。”

  那一天,这个15岁的少年,背着父母,拿了家里的钱,独自一人搭车去了徐州,那是江苏最北面的一座城市,历来尚武,民间隐着一群“武术高手”。几天后,崔正跟着师傅走梅花桩时,被家人找到,揪着耳朵带回了家,挨了一顿“木板炖肉”。

  破灭的从军梦

  “木板炖肉”让少年崔明华几日疼痛难耐,坐卧不得,却丝毫没有改变他骨子里的士兵梦想。1987年,崔26岁。他第一次看了电影《巴顿将军》。那是一部关于二战将军的史诗式传记片。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中国的南方边陲战火刚刚停息不久,举国上下弥漫着浓郁的崇敬军人的气息,绿色的军装成为大街上男女挚爱的流行时装。

  “那是一部非常棒的影片。”崔说。影片一开始,在一面硕大的美国国旗里,巴顿将军作了长达五分钟的开场独白。“没见过这样的,很新鲜,很兴奋。”

  在这部影片中,崔看到了遍地砂砾、怪石嶙峋的北非沙漠,看到了硝烟弥漫、银妆素裹的草原,大自然的优美景致和战争的氛围交织成一幅幅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的画面。“然而这些都不是最关键的,还是巴顿将军,这个充满魅力的军人,让我着魔。”

  巴顿的魅力,不仅在于他有过人的勇气和意志,更在于他标新立异、不循成规的治军手法。正是这点,对崔影响至深。“我想成为这样的人。”那时,这个年轻人不停地告诉自己。

  机会终于来了。1988年夏天,部队征兵,崔果断报名,“体检也合格了,部队领导都来我家和我谈话,一切都显得非常顺利,我感觉,明天就能参军入伍了”。送走前来考察的部队首长,崔兴奋不已,连夜将自己的几百本书籍和被子等生活用具捆扎好,书都卖给了废品站,扎好的被子放在床头,“就等着光荣入伍了”。

  第二天,一个通知让他沮丧万分,“部队通知我,因为一些家庭原因,我不能被批准入伍”。崔回忆说,这盆冷水当头淋下,让他消沉了半月,那段时间里,他不再到当地供销社做临时工,每天在家里抄碑帖,“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这些诗崔抄的最多。

  崔回忆,那段时间,他基本只做两件事,一是泡在镇上的电影院里,看各类战争片。二就是在家研究兵书,“《孙子兵法》、《三十六计》等等,我都看,那时没有放弃士兵梦,觉得自己应该准备着,随时奔赴前线”。崔说,现在想想,那时的自己太偏执了。

  1989年秋天,崔只身去了浙江的舟山群岛,他的最好的朋友在那里当炮兵。在那片海岛上,崔整日与战士们在一起,一起训练,一起种地,“前后有大半年的时间,突然有一天,我意识到,自己不能再这样下去,真正的士兵精神,是带着责任心和积极的态度去面对生活”。有了这样的顿悟,崔终于告别海岛,回到家里,他决定,要把士兵精神对自己的激励,用在工作中去,那样才是正途。

  以军人的素养去经商

  1991年初,崔明华跟着表哥去了南京做生意。

  在南京,崔忽然感到,原来生意场如同战场一般,自己曾经的兵法积累和战术思想能够派上用场了。

  崔始终记得,在《巴顿将军》里有这样一个镜头,巴顿的部队在经过一座狭窄的桥时,被迎面而来的一辆二轮车和两头骡子挡在了桥中央。见此情景,巴顿二话没说,拔出手枪,当场打死了两头骡子并拖到一边,使他的部队能够继续前进。 崔说:“面对突发问题,一个果敢的军人,就要迅速出击,不能拖泥带水,在经营公司时,有时也是如此,当断则断。”

  这段时间,在朋友的推荐下,崔看了《士兵突击》,“好久没有那种畅快感觉了,那是一群真正的战士,特别是许三多,一开始显得很弱,但是并不服软,拚着鼓劲,最终成为一名优秀的士兵”。他说,这两天正在考虑,要在员工间推广这部电视剧,让每个员工都能长些士兵的果敢和勇气。

  事实上,在此之前,崔已经先后给员工推荐了《激情燃烧的岁月》、《垂直打击》、《DA师》、《壮志凌云》、《亮剑》、《炮兵少校》、《历史的天空》等多部有关士兵和军队的影视剧。每一次,他都会在公司里召开座谈会,自己给员工谈观后感,也让员工讲述各自的

心得体会

  有的员工说,崔老板就像个指挥官,我们都成了他的士兵。崔说:“我并不是在实施军事化商业管理,事实上,整个公司的运作,没有如军队那般森严的等级阶层,大家都是朋友,我只是在推行一种意识,一种士兵的意识和精神。”

  崔说,最大的遗憾,就是自己没有能走进军营,但是一直以来的士兵梦想,让他受益匪浅,“士兵的精神始终激励着我,当我最初走向商场,我一点底子也没有,我获得了一种特殊的信念和气质,让我能不惧困难,坚持着、努力着,就像许三多那样,挑战自我,走向成功”。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