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林涛:“高摆”技师三十而立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21日02:06 大众网-齐鲁晚报
孔府菜是我国延续时间最长的典型官府菜。解放后,孔府菜的许多绝技濒临失传。1985年,曲阜市成立中国孔府菜研究会,评审出孔府菜制作名厨、名师,使孔府菜发展迈入新阶段。 镶错一籽,全盘皆废 史料记载,孔府寿宴是专供衍圣公及其夫人、尊长祝寿的特定宴席。开宴前,要放置一种特殊的“高摆”。“高摆”呈圆柱形、摆放在四个大银盘中间,里面放进精心制作的点心、面食、水果、蔬菜,且上面还摆出“福如东海”、“福寿绵长”等文字或花纹,用于点缀宴席的气氛。 随着老厨师去世或退休,目前年轻厨师中掌握这种绝活的仅有极少数人,刚过而立之年的林涛就是其中一位。中国·曲阜孔府菜研究会常务副会长魏国告诉记者,林涛于1992年拜彭文瑜为师(彭文瑜系孔府内三班厨师孙召仁的徒弟),学习孔府菜制作工艺。 林涛说,镶字是制作“高摆”的关键步骤。字是用黑瓜子摆示的,摆字时不能让面产生裂缝。瓜子要一次到位,尺度要适宜。镶错一个瓜子,整个盘子都要更换。第一次制作“高摆”,花了林涛四天四夜。 梨球不长“刺”,差点挨勺子 1992年,林涛来到曲阜市饮食服务公司上班。当时,彭文瑜是公司的厨师长。刚参加工作的林涛,喜欢多看、多问,一个月后就开始上大灶,半年后就基本掌握了做菜的基本功。 蜜汁梨球是林涛独立制作的第一道孔府菜。林涛说,梨球从开始加工到做好需要30分钟。要让梨球浑身“长出”刺并不容易,但这正是这道菜的关键所在。初期,虽然有师父在旁手把手地教,但林涛做的蜜汁梨球并没有达到理想效果。师父恨铁不成钢,恨不得拿勺子敲他。 烤箱替代慢功夫 根据《孔府档案》和北京故宫《曲阜典籍》记载,孔府菜始于公元前272年,是我国延续时间最长的典型官府菜,其烹调技艺和传统名菜代代承袭,菜肴的制作过程极为考究,料精、细作、火候严格、注重口味,而且巧于变换调剂、应时新鲜。 林涛说,现在,顾客对上菜的速度格外在意,一些原始制作工艺因耗时长等原因而被当代工艺所代替,烤花揽桂鱼就是一例。填充完调料的桂鱼要放在铁箅子上,将铁箅子置于炭火池上慢火烤制1小时左右。除非有顾客专门要求,现在多数情况下都用烤箱代替慢火烤制。 诗书世家,典故入菜 孔府菜众多菜品中,有的是以典故命名的,如“诗礼银杏”是取孔庙诗礼堂前的银杏加糖、蜜制成的,典故来自《论语·季氏》中的“鲤趋而过庭”章。孔子在庭院中要求儿子孔鲤学诗、学礼,并告诉儿子“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后世建诗礼堂,堂前的雌雄二株银杏树均为宋朝种植。以银杏做菜,使人忆起孔子遗训。 孔府菜的命名极为考究,有的取名古朴典雅、富有诗意,如“阳关三叠”;有的是管家厨师投其所好,如“一卵孵双凤”;还有一类菜名是用以赞颂其家世荣耀或寓意吉祥的,“一品锅”、“福禄寿禧”等。 随着孔府菜的日益丰富,孔府菜研究会对孔府菜菜名进行了创新,如“鲁壁藏书”、“孔子六艺精华宴”、“名胜古迹宴”等。林涛说,为提高孔府菜的文化品位,还将对有关人员进行培训,向客人讲解其中的历史典故,让客人在品尝美味的同时感受孔府菜的文化底蕴。 曲阜孔府菜研究会常务副会长魏国介绍,孔府菜名师短缺是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为此,研究会采取措施保护身怀绝技的老师傅,并培养新一代像林涛这样的孔府菜研究专业人士和管理人才,并进一步健全孔府菜文档。 记者 曾现金 张晓科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