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涉黑团伙覆灭后的反思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21日10:59 法制周报-e法网
80后涉黑团伙覆灭后的反思
被告人冯志希在庭审中(左一)

  核心提示

  广州首个“80后”涉黑团伙“黑龙会”覆灭了,但该团伙在当地中小学中拥有众多会员的事实提醒人们,关注未成年人特别是中小学生的心理变化,是教育者和社会应当高度重视的社会课题。

  ⊙本报特派记者 李俊杰 发自广州

  广州市白云区竹料一中恢复了平静,这一切,源于当地一个名叫“黑龙会”的黑帮团伙的覆灭。

  “黑龙会”是广州破获的首个以“80后”年轻人为主体的黑社会性质组织,过去数年间,该组织在竹料地区发展中小学生入会,平时打架斗殴,寻衅滋事,直至闹出人命。

  今年8月中旬,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始对“黑龙会”案进行审理。

  “黑龙会”的覆灭

  荒野的两具尸体让“黑龙会”开始进入警方视线。

  2006年6月4日晚,冯志希怀疑广西籍打工人员刘玉祥、陈亚志盗窃黑龙会“总部”里的DVD。随后,冯志希召来十余名“手下”殴打两人长达4小时,两人死亡。

  他们也许不会想到,带给死者家属的伤害到底有多大。刘玉祥的姐姐告诉记者,刘的老婆得知他遇害后,就丢下两个近10岁的孩子跑了,现在两名小孩留在广西老家,由年迈的爷爷照顾,两个可怜的小孩到现在还没有读书。“他们的手段极其凶残,令人发指”。

  冯志希是帮会中的“头目”。生于1978年12月。除他之外,包括他弟弟冯志钊在内的其他19名骨干成员都是“80后”。在受审的14名被告中,其中有10人只有小学文化。

  2007年8月中旬,该案在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法官说,“庭上的冯志希戴着黑框眼镜,看上去像名大学生”。貌似文弱书生,但他在实施犯罪的时候却不斯文。

  2006年6月8日,当时只有16岁的成员骨干“杰哥”(外号)在参与殴打刘、陈两人时“有些害怕”,后在其亲属的带领下,主动向公安机关投案自首,并交代了在逃其他几名团伙成员的下落。

  此后的几个月,团伙其他骨干成员相继落网。

  而作为“老大”的冯志希曾在2002年9月26日因抢劫罪、过失致人死亡罪被广州市白云区法院判处有期徒刑5年,2005年2月被假释。2006年8月因“黑龙会”案再次被捕时,冯志希尚在假释考验期。

  他的亲弟弟冯志钊也曾于2000年10月因抢劫罪被判刑2年6个月。2001年12月刑满释放。两人只读到小学便辍学在家,整天游手好闲。

  据检方指控称,“黑龙会”曾先后活活打死2人,枪击致死1人,欺行霸市,敲诈勒索多起。 

  因不满竹料大纲岭村村委会将村建筑工程进行招标承建,为获取非法高额利润,冯志希组织成员及社会部分闲杂人员围攻大纲岭村村委会,采取威胁的方式强迫村委会将所有建筑工程取消招标,指定由冯志希承建,共收取村委会人民币18万元。

  为壮大实力,冯志钊通过多种非法途径收集枪支5支,子弹66发。此外,还贩卖毒品、开设赌场、为他人的赌场“看场”和收取保护费。

  一个场景让当地人至今仍记忆犹新。冯志希的母亲在竹料镇荔江酒店过生日,因嫌菜口味做得不好而大为不快。冯志希即让骨干成员冯志君找人给酒店一点“下马威”看看。冯志君在竹料一中门口召集了二十余名黑龙会学生“马仔”,命他们换掉校服,两人一组,霸占十余间包房而不点菜。

  易进难出的“帮规”

  随着“黑龙会“成员的相继落网,另一个沉重的话题也开始令人关注——据不完全统计,当地大约有60名左右的学生加入了这个帮派组织,成为“马仔”。

  广州市人民检察院在起诉书中提到:“2005年底,被告人冯志希、冯志钊为进一步网罗组织成员,利用未成年人处于生理上的成长发育期和意志薄弱、可塑性大的特点,指使各组骨干成员将组织势力渗透到广州白云区竹料地区的中小学校,采取威胁、恐吓、引诱等各种手段积极发展在校中、小学生加入该组织,并对加入该组织的在校学生实行严格筛选,统一登记,要求加入组织的学生签订‘保证书’,继而统一安排至骨干成员名下,定期召开会议,严格实施管理,并利用、引诱学生从事违法活动。”

  警方抓获成员林某后,在其住处搜集组织人员资料、名单10叠,里面还有入会保证书。

  为强化该组织的“组织性”、“纪律性”,冯志希要求所有组织成员都要上交“生辰八字”(即出生年月日)、电话号码及家庭情况等资料,并登记在案,装订成册。

  在冯志希的“管理”理念中,他认为应该“宽严相济”。冯志希不定时地召集组织成员召开会议,宣扬“组织纪律”,勒令组织成员“服从指挥、忠于帮会”、“不准出卖组织秘密”,并对组织成员的出勤情况进行登记和考核,剔除不合格或违反组织内部规定的成员。

  为笼络人心、加强内部管理,冯志希、冯志钊在该组织成员生日时以庆祝生日为名宴请全部成员,不定期将部分违法犯罪所得交由冯志君保管,作为“会费”用于组织活动,并登记在册。

  此后不久,冯的学生“马仔”迅速发展到近六十人。

  现在在广州市区读高一的冯新(化名)曾在竹料一中读初中。他姐姐冯香(化名)也是这里毕业的学生,现读高三。

  “我不怕你,我在外面认识某某。”冯香告诉本报记者,在大多数学生的眼中,他们觉得那样做“很威风,认为认识‘黑龙会’的人了不起,有荣誉感”。

  在冯香的印象中,她们同一年级就有两个女生加入了“黑龙会”,有次两个班的女生吵架,另一女生公开扬言说,“下午有你好看”。结果,那个女孩子被“埋伏”在巷子的几个“黄头发”扇了几记耳光。

  “只要请‘黑龙会’的人抽烟,上网和溜冰,就可以随时叫他们‘出面’。”冯新说,特别是在初一、初二的学生当中,“黑龙会”的“威望”颇高,甚至有些人很崇拜。

  实际上,这种现象早些年就有了。今年已经读高三的冯香回忆说,有学生家长还曾为此事找到过学校,但通常情况下,学校老师都会把双方家长叫过来,“私下解决”。

  冯新说,那段时间,他差点也跟着进了帮会。

  “加入帮会,每个月都要交约50元左右的费用”,冯新说,只要交了钱,就不必担心被其他学生欺负的问题。

  由于当时拿不出那么多钱,冯新就放弃了。(法制周报新闻热线:0731-4802117)不久,他开始有些得意自己当初的决定了——只要帮会的一个人出了事,其他人都得无条件到场,要不就会“遭殃”,如果想中途退会的话,只有两种选择,要不就交5000元,要不就砍手指。班上一个同学曾想过退出,但冯志希告诉他说“后果很严重”,无奈之下,该同学也只好打消了念头。

  “要是学校老师都像管‘抽烟’那样严格就好了”冯新说,学校买烟的学生很少,“老师从身边走过的时候,只要闻到了烟味,就会叫他们搞卫生,包括清扫学校的厕所”。

  “有学生加入‘黑龙会’?”面对记者的质询,竹料一中的值班老师反问说,“我怎么没听说过”?在得知记者身份和来意后,一位老师要了一张名片,说要先请示一下校领导,几分钟后,该老师告诉记者,学校领导均已下班。

  而该校的一些同学却是另一种说法,一名初三年级的男生告诉记者说,今年开学时,学校还专门让各班班主任在班会上宣布“黑龙会”覆灭的消息,并提醒学生,如果以前被逼入会,可以主动向学校交代入会的情况,但至今并没有学生主动交代。

  实际上,所谓的帮会总部不过是个简易搭建的棚子而已。几张沙发上满是灰尘。地上还有散落的扑克。墙角上,摆着一些炊具。一个红面关公塑像下,香炉上残留着上百根香炷。警方曾在此处搜出二十几根铁管和十余把砍刀。

  防范策略

  早在2005年,广州审判的七少年劫杀六名摩的司机的大案也发生在竹料镇,其中数名被告是该镇中学的一些辍学少年。

  广州市检察院检察官张雁昌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认为,未成年人在心智未成熟时就迅速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很容易误入歧途。

  华东政法大学青少年犯罪研究所副教授姚建龙博士认为,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曾经出现和正在出现黑帮渗透校园的现象,可以说这一事件的出现是有其必然性的,也因此而更值得警惕。

  他认为,出现这种情况,主要原因在于中小学生是非辨别力差,容易被黑帮诱惑,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不足,容易被黑帮胁迫;黑帮本身对部分中小学生,特别是那些校园边缘学校具有特别的吸引力,如能让一些少年产生归属感、安全感,满足虚荣心、逞强好胜心等;在中小学生加入黑帮初期,大都只是发挥为黑帮“壮势”的作用,但他们中的不少人经“培养”后可以发展成为黑帮的骨干。

  “黑龙会”事件对于我们如何防止黑社会组织渗透进校园也提供了诸多启示:

  “黑龙会”能够成功吸收的中小学生绝大多数是校园边缘群体(双差生),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些学生是被学校主动推进“黑龙会”的。要想避免“黑龙会”事件的重演,完善我国教育体制,让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关心、爱护学生,防止学校将双差生边缘化,避免学校的异化是关键的环节。

  增强学生辨别是非能力、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也是关键的因素。我国港澳台地区和欧美许多国家都有专门关于学生如何避免被黑帮团伙诱骗、胁迫的教育内容,这值得我们借鉴。

  加强校警合作,公安机关应当将“校园警务”作为重要的工作内容,及时发现、制止和严厉打击黑帮侵入校园的现象。司法机关对于黑帮吸收未成年学生的行为应当依法从重处罚。

  (34225)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