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首部中小学性教育读本频遭家长投诉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21日17:13 新民晚报

  深圳市首部中小学生性教育读本出版4年陷入难推广的尴尬境地,更因涉及学生自慰行为的困惑、何为性骚扰和性侵害、学生模仿性游戏的危害等“敏感”问题而屡遭试点学校家长投诉。类似的教材在本市有没有推广空间?沪上专家出言谨慎:青春期性教育已成为教育界迫切需要关注的问题,但如何妥当地推广性教育,学校、家庭和社会,缺哪一环节都不行。

  读本 分年龄阶段编排

  深圳市首部性教育读本《深圳市中小学生性健康教育读本》,分小学、初中、高中三个版本。在适合9~12岁的小学读本中,已开始用简单的语言讲述避孕、节育等,还涉及到如何避免性骚扰、性侵害、预防艾滋病等性传播疾病的知识。而12-15岁的初中读本中开始涉及到月经、手淫等性发育问题,并详细地谈到了怀孕的诊断方法、三种避孕措施和人工流产等内容,并开始提及同性恋、性心理障碍等,直面网络色情、网恋等问题。

  自2004年起,深圳市就在24所学校中开展性教育试点:小学五六年级每学年不少于5课时;初中阶段每学年不少于6课时,高中阶段每学年不少于8课时,可开设选修课或讲座,并尝试使用该读本作为教材。但该教材出版和试点教育后,却遭家长几番投诉和反对,投诉的原因大多是内容“不适宜”、插图太暴露等,因此,推广开展至今,首印2万册的教材仍大量滞销。

  学校 缺乏专业的师资

  虽然早在1992年9月,

卫生部和国家教委就联合发布了《中小学健康教育基本要求(试行)》,提出对
青春期
性教育的要求,但性教育仍然处于“灰色地带”,遮遮掩掩难登堂入室。据了解,目前,上海中小学也没有一套比较独立的青春期性教育教材,而性教育内容一般都被划入德育课程,不少学校上课也是一笔带过。

  市教科院德育研究与咨询中心主任谢诒范认为,师资缺乏,是青春期性教育难开展的一个原因。“上海中小学一般由校医、心理教师或班主任等兼任健康教育课老师。专业性不够,使授课方式不妥当,造成接受难的局面。”

  谢诒范说,青春期性教育,不是简单地传授性生理知识,而应结合性心理、性伦理等多方面的内容。“单一地进行性生理教育,反而对孩子起负作用。初中的孩子已有由性生理带来的心理变化。性教育的目的不是让孩子当禁欲主义者,而是让孩子学会自控和承担责任。”

  家长 也要有“教育读本”

  “受中国

传统文化影响,我们习惯把性作为私密的事情,不拿到台面上来说。但实际上,性教育的缺失正在使得孩子不恰当的性行为愈来愈多。”谢诒范认为,家庭在孩子青春期性教育中应是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家长首先要接受性知识教育。

  上海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上海青春期教育专业委员会主任张志刚建议,家长应引导孩子正确对待青春期萌动。“中学是富有想象的年代,当然包括对爱情的想象。我们的教育干脆把人类有关爱情的文化精髓提供给青少年,去充实他们的想象。爱的内容可分为心理和生理,家长假如不是一概禁止,而是有意充实和丰富青少年爱的精神范畴,凭藉着心理(精神)和生理之间特有的差异性,青少年性生理的活动自然就有充分可能得到调整。”

  本报记者 马丹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