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上海制定步行交通规划欲实现人车分离(图)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23日09:20 东方网-文汇报
昨天凌晨,连接徐家汇商城第六百货与太平洋百货地面通道的全铝合金人行桥吊装就位,国庆节前,这座人行桥可投入使用。张牡婷 怎样让行人安全地穿越马路?日常生活中人人都会碰到的出行“小事”,如今成了让市政专家殚精竭虑的大课题,如何让快的更快,慢的更加安全和舒适?前天上午,在上海市市政工程管理局“公共交通周”活动现场,相关负责人透露,上海中心城区“步行交通规划”已初步制定。 上海人步行速度有多快? 在上海这样一座快节奏的城市,市民的步行速度是多少? 根据实地观测,上海青年人步行速度平均为1.35米至1.51米/秒,中年人步行速度平均为1.37米至1.45米/秒,均高于全国标准。而老年人的平均步速只有0.96米至1.01米/秒,低于全国标准。 “在双向八车道上,如果过街绿灯时间少于30秒的话,可能有15%的老人无法一次过街。”专家解释。 快步慢行规划基于习惯 申城“步行交通规划”提出,步行设施规划应基于人的习惯,充分考虑人的需求。干道上应以“快行”为主,在效率与安全的基础上推动“快慢分行”;在生活区、商业区则以“慢行”为主,限制机动化,在舒适与安全的基础上开展“慢行改善”。 规划还对中心城区各级道路与各类区域过街设施的“最大间距”提出了建议。比如,商业、办公区域的干道过街设施间距,最大不超过500米;学校正门、公交站台及轨道交通出入口,距干道过街设施最远不超过200米;中小学校前应规划天桥过街,老龄社区和大学门口宜多用平面过街等。 人车分离选合理过街设施 步行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短途出行方式,目前占中心城区出行总量的1/3,特别为中老年市民所钟爱。然而,在历年各类交通方式死亡事故中,步行死亡人数居高不下。 “步行交通规划”指出,鉴于目前中心城区普遍存在“人车冲突”现象,“人车分离”势在必行。建议因地制宜选择合理的人行过街设施—— 采用天桥或地道来跨越城市快速路; 在轨道交通站、公交枢纽、商业办公区,结合相关工程设置人行天桥或地道; 无法建造天桥或地道时,可在超过4车道的城市道路上设置人行二次过街设施,并设置护栏、增大街角空间等加以防护。 一体化交通出行更加轻松 “步行+公交+步行”“公交+步行+公交”,这样的一体化交通体系,将在上海大力推广。规划积极建议与轨道交通建设结合起来的步行交通系统,做到“干道过街”和“步行廊道”协同规划: 利用轨交站厅及其延伸通道,使进站乘客过街前就融入轨交系统,使出站乘客过街后再汇入地面交通,人车立体分流,缓解地面交通压力; 通过步行廊道连通大型社区、商业中心、巴士枢纽、对外交通场站,缓解重要人行道的高峰压力。 行人过街文明素质待提高 此外,记者获悉在行人交通事故中,“违章穿越机动车道”死亡比例最高,特别是行人对转弯车辆的危险性往往估计不足,引发了大量死亡事故。调查中发现,非高峰期市民过街的违章比例在70%——90%之间,10点后接近100%。不难看出,车流量和交通协管是制约行人违章的“主要力量”,标线和信号灯的警示作用非常有限,市民过街的文明素质亟待提高。 本报记者 张艳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