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触摸中国股市的脉搏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25日10:00 央视《中国财经报道》
触摸中国股市的脉搏 触摸中国股市的脉搏 《中国财经报道》2007年9月24日播出“触摸中国股市的脉搏”,以下为节目内容。 2007年,中国证券市场已经走过了17个年头,17年里,上证指数也从最初的100点,上涨到了近5500点,算下来,中国股市每年的平均上升幅度达到了25%左右。尽管在这17年里,中国股市经历了多次牛市、熊市的寒暑交替,也经历了许多风风雨雨,但与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相比,中国股市还是跑在了前面。特别是2006年以来,股市不同以往的大幅上涨,给投资者带来了财富的不断增长,使得越来越多的老百姓,更加关注中国股市的健康发展,更加关注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今年九个月来的股市轨迹,共同触摸中国股市跳动的脉搏。 2007年,上涨成为中国股市的主基调。短短九个月时间,上证综指就从年初的2700点,突破了5400点。伴随着股指一步步攀上新高,许多人也从牛市的行情中得到了不菲的收益。于是,更多的人加入到了股民的行列中。在北京的一个证券营业部里,人头攒动的景象,不由得让人感叹中国股市的吸引力。 投资者:“我是近期对股票有点兴趣,就想投点小钱在这儿玩玩。现在股市比较活跃,可能在这近期呢,如果投资得当的话,可能能获点利吧。” 9月5日,沪深两市账户总数达到1亿2千万户。9月6日,两市总市值首次突破24万亿元。而沪深两市八月的资金存入量比七月份又增加了2200亿元,创出13000亿元的新高。除了两市市值和资金量的屡创新高,中国股市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也在逐步增强。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数据显示,2007年上半年,A股市场共融资1913亿元,是2006年同期的4.2倍。40多家公司进行了首次公开发行,募集资金1230多亿元,已经接近2006年全年发行规模的75%。而中国平安、交通银行、中国远洋等大盘蓝筹股的上市,更进一步加强了1500多家上市公司在国民经济中的代表性。 中信建投东直门南大街证券营业部总经理张昕帆:“股票市场突然出现大幅度的暴涨,确实有道理,我觉得中国的崛起呢,已经打破世界很多记录了,它的速度之快,国力增强之快,是吧,我们人民的勤劳,我们GDP长期的强劲,确实是在全世界的这个经济史上,我考察了一些经济史,是非常罕见的一种现象。” 华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副总裁张后奇:“2006年,2007年社会资金在大规模进入资本市场,我想这是一个社会资源,从单一的间接金融渠道,向直接金融间接金融平衡发展过程中一个阶段性的释放吧,所以呢那个成熟市场上,它的这个潮水已经在大河里平静流淌是不一样的,我们这是泄洪式的这种,这样的情况。” 然而,九个月的股市轨迹,也有许多波折与震荡。今年1至8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一直在小幅上扬,许多人也因此推测,政府将采取新一轮的调控措施。九个月里,每一次CPI的发布都直接影响到深沪两地的股市行情。 4月19日,国家统计局延迟发布第一季度CPI数据,沪深股市双双下跌,上证综指和深证成指收盘跌幅分别高达4.52%和5.23%,而当天深沪两市总市值更是缩水了7700多亿元。而到了7月1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数据,上证综指和深成指也分别下跌了17.12点和50.57点,两市成交量又一次回落到一千亿元之下。9月11日,八月份CPI指标发布,物价涨幅创下6.5%的新高,加上受财政部将面向社会公开发行2000亿元特别国债、建设银行600亿A股即将发行、QDII次日正式启动等诸多消息影响,上证指数当日暴跌241.32点,创出最近三个月以来的最大跌幅。 除了CPI的上涨,央行等政府部门每次出台的宏观调控政策,也都或多或少地影响着股市的短期走势。5次加息,7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降低利息税、提高印花税率。除了调控政策的力度,政策出台的频率也创下了新纪录。央行的第五次加息,仅仅距离前一次加息间隔了25天。然而,2007年的几次加息,并没有给股市带来负面影响,股市,依然循着自己的上升轨道在不断攀升。 中信证券研究部首席策略师程伟庆:“尽管今年四次加息,股指上并没有明显的负面表现。比如3月18号加息以后,股指在第二天依然上涨了2%,在5月19号第二次加息的时候,次日股指依然上涨了1%,那么7月份的整个,在加息的过程中,股指依然上行,而8月份最近一次我们可以发现,在第四次加息关闭以后,整个上证指数反而会突破了5000点。” 中国政法大学法与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刘纪鹏:“就是说CPI来了,你就是加了息,你还是负利率,我不如投到股市,所以这是中国加息之后,股市上涨的原因。” 面对不断上涨的股市,面对5000点之上的上证指数,许多人开始困惑,许多人开始谨慎,也有许多人不断思考,究竟是什么力量在支撑着股指屡屡突破历史新高。回看九个月的股市轨迹,股市里的三种现象引起我们的关注,也许这就是大家一直在寻找的答案。 一、存款搬家 让手里的钱最小化的贬值,这已经成了许多居民对“理财”一词的最新理解。CPI涨了、房价涨了,而银行的实际负利率,更是让许多习惯把银行储蓄当作理财方法的居民,开始寻找新的投资方式。 石阿姨:“我这个去年拿了100万,我都没挣着利息啊。” 这位北京的石阿姨告诉记者,原先她总是把钱存到银行里,以为银行储蓄是最稳妥的理财方式,2005年她就把家里多年积蓄的100万存了一个五年定期。 石阿姨:“我说的用不着,我把那个钱就弄一个5年。然后将来给我女儿留着,结果没想到那个老加息老加息,全都变成活期了,根本就没挣着利益,等于负利率,您要(再加上)20%的(利息税)什么,挣不着钱。” 华夏时报总编辑水皮:“(CPI)到了5%以上,那么大家就会觉得这个物价上涨的压力,就比较大了,关键是什么呢,关键是我们拿它跟存款利率相比,大家就会觉得,这个,钱不值钱了,因为这个5.6也好,4.5也好,都是,远远的超过了同期的银行存款利率。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专业咨询委员会委员张连起:“当然会影响到老百姓。说用什么样的办法,投资产品才能保值,才能……,或者说不至于很大程度上缩水。那当然就会说,投资房市,所以房市过热,投资股市,股市过热。” 9月15日,央行第五次加息,使得一年期银行存款利率已经达到3.87%,然而,今年的五次加息并没有改变银行储蓄负利率的现状。于是,石阿姨把原先的银行存款,转向了新的理财方式。 石阿姨:“加息我5月30号在招行理财了。那个客户部经理跟我说这个理财这个是175天,4.8的利率。我拿50%的钱理财了,然后弄50%跑买认购来了。” 中国人民银行在全国50个城市进行的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显示,存款搬家直接或者间接进入股市,是当前百姓理财的一个主要趋势。选择储蓄作为最主要投资渠道的居民比例一降再降,从2006年第1季度的70.4%降至2007年第3季度的50.4%,下降了20个百分点,而选择股票和基金的居民比例则提高了27.5个百分点。 华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副总裁张后奇:“这还不算,像企业年金啊,社保的这个全国社保啊,像保险公司的资金啊,也包括一部分就是这个集团公司财务公司的这种资金啊,就是通过规范的渠道流进这个资本市场,整个社会无论是你自然人还是法人,如果从投资理财的角度,他们可能对这种低利率的储蓄产品或债券产品的偏好程度,和有风险的股票和股票基金(相比),我觉得他可能更偏好于后者,那这也是股票指数持续的居高不下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中信建投东直门营业部总经理张昕帆:“储蓄大搬家这种现象背后折射两个问题,一个有喜一个有忧,喜是什么呢,储蓄应当搬家,老百姓如果再把存款大量的放在储蓄里面,肯定是被中国财富边缘化的,这问都不用问,第二忧的是什么,忧的你不能以暴富的心态,以逃跑的心态,以无头苍蝇的心态,搬家就乱买,那是错误的。搬家之后应该有目的,有计划,有安排的投资到这些理财的品种上去,那么从长期角度讲那肯定会给你增值。 根据央行公布的数据,2007年前七个月,居民户人民币存款余额有三个月出现了负增长,特别是四五月份,存款余额大幅下降,分别比上个月减少了1674亿元和2784亿元。据不完全统计,八月份,存款搬家的趋势又有所回升,居民存款余额再度减少418亿元。 央行行长周小川在总结目前金融市场存在的问题时强调,“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结构不平衡的矛盾依然突出,银行贷款在社会总融资量中仍占绝对比重”;而存款搬家进入股市的现象说明,源源不断的资金,正在通过股市进入上市公司,这就不断提高着上市企业直接融资的比例。也正是因为这些资金涌入了证券市场,才推动了股市行情的不断走高。在股指连创新高的背后,基金的表现不可忽略。 二、基金火爆 央行的调查还显示,居民对投资基金的偏好明显高于股票。2007年第三季度,选择基金作为最主要投资渠道的居民高达25.4%,比上季度提高了5.4个百分点,再次刷新历史记录,而选择股票投资的居民,从2007年第二季度12.8%的历史高点,回落至10.2%,下降了2.6个百分点。记者在证券营业部中的随机采访也验证了这种现象。 投资者:“准备买基金。(记者:为什么准备买基金。)风险小一些不是。我听我们老兄说的风险小,我就试着来。” 记者:“现在开户情况,基金开户多,还是股票开户多?” 证券营业部工作人员:“基金和股票基本上都是50%,50%吧,//也可能是经过前期的那种,市场对大家的风险教育吧,大家可能相对来说更理性一些了,入市也稍微谨慎一些,所以说现在比较而言,可能买基金的人,相对来说会比“530”前更踊跃一些吧。” 目前,国内59家基金管理公司手中掌控的基金总市值已经超过2万7千亿元,换句话说,基金公司持有了A股市场上超过30%的流通股。而基民的数量也在大幅增加,从今年4月的1700万户猛增到4000多万户。通过购买基金分享股市收益,已经成为许多人的理财选择。 华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副总裁张后奇:“巴菲特这样的全球最顶级的投资家,年平均回报也只是22%左右的水平,中国像去年、今年,股票基金都在百分之一百以上的(回报)。” 中信建投东直门营业部总经理张昕帆:“现在五千三四百点,股票波动很大,是吧。那么确实是很难判断股票涨还是跌。那么基金呢,因为是专家理财,专家帮你来判断一下,因此买上基金,因为看了基金,每次大跌大涨之后,基金表现的比较平滑,不像股市表现那么直接的波动。所以其实对普通老百姓,如果你不懂股票的话,又不能选出好股票,基金是一个非常好的办法。” 眼下,基金销售火爆的场面也已经不再是新闻。行情波动的剧烈变化,让许多散户放弃了短线的操作,转向抢购基金进入股市。而众多基金争抢深沪两市的指标股、蓝筹股,对股指的走高起到了关键的推动作用。然而,不管是存款搬家带来的资金支持,还是众多基金的推动力量,都只是中国股市行情向好的外因,。那么真正推动牛市行情的内在因素究竟是什么呢? 三、业绩增长 说起代表经济发展速度的经济指标,很多人都会首先想到GDP。这些年,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速始终保持在10%左右。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GDP已经达到106768亿,同比又增长了11.5%。 中信证券研究部首席策略师程伟庆:“这次GDP的一个上涨,核心的推动因素呢,可能是二产和三产,那么,第一产业的整个推动作用相对比较小,而二产当中呢,工业企业所贡献的风险份额是比较重的,因为我们可以发现,工业生产增长值同比增长,仅仅也是18%,也是非常高的水平。” 正像每个词条都要有一个解释一样,2006年以来,中国A股1400多家上市公司业绩的大幅增长,已经给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做出了注解。2006年年报披露的上市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45.81%。而2007年上半年深市主板公司的盈利能力实现跳跃性增长,加权平均每股收益0.195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82.53%。 中国政法大学法与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刘纪鹏:“首先这一系列的行为是来自股权分置改革,股权分置改革之后,企业的上市公司的经济行为,和国民挂钩,和大股东挂钩,和大股东所聘用的职业经理人挂钩,那么这种制度也就是我们谈的,他将从技术方面,就释放出了生产力,所以我们说,资本决定制度,制度决定技术,那么这样的股权分置呢,资本的改革,带来了企业业绩的上升。” 中信证券研究部首席策略师程伟庆:“比如说,加工制造业,这是股市中非常大的一个板块,从市值上讲呢,它也占到了整个股市市值的1/3左右,而在今年一季度呢,而制造业的业绩同比增长是90%以上,那么在二季度呢,依然有可能维持比较高的一个增长。” 中信建设东直门南大街证券营业部总经理张晰帆:“全世界几十年的发展(来看),这几个行业蓝筹,恰恰是老百姓最适合(的投资选择)。第一个是金融,第二个是消费,第三个是商业零售,第四个是保健品、制药啊,第五个是能源。这几个是老百姓都可以接触的,那么这是非常适合老百姓的。就像我说的,其实我在不同的场合说,如果你不会买股票,老百姓啊,就买点金融龙头股,银行保险的龙头企业你放它20年,当然你不断地感受它们的服务,这就是调研上市公司了。” 然而,随着股价走高,对上市公司业绩增长的关注也越来越多。国际投行摩根士丹利日前发表研究报告指出,A股上市公司的业绩增长被投资收益及非经营收益所夸大,预测2007年A股上市公司的核心市盈率将达到58倍,这在新兴市场的历史上也是最高的。深交所在针对深市主板2007年半年报的分析报告中,提示投资者谨防业绩增长背后隐藏的泡沫性因素。在采访中,不少股民也对上市公司业绩的真实性存在疑虑。刚进股市的石阿姨就告诉记者,前段时间她十几元一股买进的股票,就让她吃了大亏。 石阿姨:“他那个增长说50%到100%吧,结果这牌又打出来,要破产,要那什么。所以我们俩八块三给割肉了,一人赔八千多块钱。割完了你看现在又涨上来了。” 按照2007年1月1号起实施的新会计准则,一些拥有土地、房产或者参股券商、银行的上市公司,因为资产价格上涨,利润就会大幅增加。此外,重组收益可以计入利润,也使得一些进行了债务重组的公司大幅增值。4月13日,*ST长控就上演了一幕暴利神话。因“债务豁免”,2.71亿元的债务重组收益被计入了当期损益,每股收益从0.141元一下子暴涨到4.726元。复牌后*ST长控股价从14.36元一路飙升到85 元,涨幅达到1083.84%,最高涨幅一度达到1381%。除了极端个案,新会计制度的实施也导致上市公司投资收益发生了急剧的增长。统计表明,深圳证交所487家公司的2007年中报中,实现投资收益104.1亿元,同比增长190.8%。投资收益在净利润中的比重达到21.9%,这意味着,上市公司每股0.195元的收益中,就有4分钱来自投资收益。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专业咨询委员会委员张连起:“原来就是你投资多少,你就在帐上记多少,那么现在大家知道,今年(上市公司参股)证券公司,那收购的(资产收益)都是数十倍的增长。由于这个股市,包括这个交易费用的提升啊,那他现在就可以把按公允价值,把现在这个价值记到表里来。那当然,这就抬高了利润的水平,这一点啊,也是比较明显了。” 中国国际经济关系学会常务理事谭雅玲:“美国一流、二流的银行在全世界的影响是非常突出的,但是它每年银行业的盈利水平,就是他的业绩的报表都是在10%到20%,基本上没有超过20%,从90年代到现在,但是从中国银行业的改革来看,那么他上市以后,对他的这个经营,对他的业绩带来比较大的刺激,或者比较大的拉动,那么他的业绩水平,达到50%、60%,甚至有140%,那么这个中间我们值得深刻的思考。我们的业绩报表和西方发达国家的业绩报表的差别在哪儿?我们产生的利润指标和实际的竞争力水平差别在哪儿?” 中信证券研究部首席策略师程伟庆:“到目前为止呢,依然有将近70%的公司,目前的股价并没有超过530下跌之前的水平,也就是说很多公司的股价呢,并没有回到前期的高点,那么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呢,就是这些股票可能有,前期有过度炒作的这种嫌疑。” 八月底,三家证券报分别刊发头版评论员文章,提示国内股市存在的风险。 《证券时报》的标题为《切莫过度透支A股未来》的文章提醒投资者,“历史经验告诉人们,没有只涨不跌的股市。任何市场的调整往往发生在投资者的乐观情绪最为膨胀的时候。风险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对风险缺乏足够的认识和准备。” 许多业内人士也在提醒投资者谨慎投资。中信证券副总经理德地立人日前提出:A股市场目前的动态市盈率为50倍,但合理市盈率应该在30到40倍之间。因此有10到20倍的市盈率为泡沫。中国资本市场短期应该调整,如果不调整,可能会影响未来的增长。但从中长期看,中国资本市场仍让人乐观。他预计,到2010年,中国GDP可能达到30万亿元,而股市的市值可能达到40万亿到45万亿元。 中信建设东直门南大街证券营业部总经理张晰帆:“其实有些东西并不怕贵,但你要买对。因为如果你买对了,时间会给你弥补回来。因为现在很多股票,肯定是透支未来一年到两年的业绩了。即使最优秀企业的股权,它也透支未来的业绩了,高不高?确实是高。但是这些企业你可以用时间来慢慢换取你的成长,时间是最优秀企业的朋友,时间越长,你的风险就越小。比如说你现在买最优秀企业的股权,你用一年时间不赚钱,可能明年这个时候开始,可能就开始赚钱了。但你买错的公司,即使很便宜,它未来可能还会跌的很惨。” 华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副总裁张后奇:“中国经济在持续的健康的增长,我们不能说永远保持一个特别高的速度,但是持续的健康的甚至快速的增长,这还是可以预期的,//所以我想呢,只是我们的投资人应该更多的关注风险,理性投资,对吧,既不要就是盲目的就是追高,追涨杀跌,也不要就是恐高,觉得什么东西都不可以投资的,我个人觉得中国有一些企业,从长期投资的角度,还是有投资价值的。” 如今发行一只上百亿元的基金,上网不到几分钟就销售一空,新股发行申购资金也屡创历史记录。虽然每天到底有多少资金流入股市很难统计,但是现在就连最普通的股民也会经常把流动性过剩这样的专业词汇挂在嘴边。而流动性过剩正是当前一个最突出的现象,有人把它看成洪水猛兽,也有人认为是历史机遇。面对一场空前力度的针对流动性过剩的政策调控,不论是企业还是股民,不论官员还是学者都给予了格外的关注。 还是在年初的时候,兴业银行申购资金首次突破万亿,达到了1.1万亿元。短短九个月后,建设银行的申购资金就一举突破了2万亿元。流动性过剩已经成为近两年来中国经济最显著的特征之一。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专业咨询委员会委员张连起:“国外热钱涌入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贸易顺差带来的人民币过剩,银行系统的贷款过大造成的过剩,这个居民手持现金的增加带来的流动性过剩。方方面面的流动性过剩。” 中国政法大学法与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刘纪鹏:“各国的这个本币在升值过程中,连带的资本市场基本都是在上升,//人们看你中国资本市场的资产价格在上涨是有机会的,你的本币在升值也是有机会的,所以很多的资金都会冲到中国来。” 2007年年初,世界银行曾经预测,在外贸顺差的强烈推动下,2007年中国的外汇储备预计将突破1.3万亿美元。然而仅仅过了半年,中国外汇储备余额就已经达到了1.33万亿美元,同比增长41.6%。外汇储备的迅猛增长,带来了人民币货币投放量增加、贷款投资增长过快等一系列传递效应,这也更增添了国内流动性过剩的压力。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吴晓求:“流动性过剩呢它的负面的东西就在于,如果你疏导不好,你全面地把它堵住,那么流动性过剩,一定会爆发严重的物价上涨,//我们政策的重心是,是要通过结构性疏导,让这部分庞大的流动性过剩进入到一份适当的领域,这个领域不至于对整个经济秩序产生破坏性影响。” 9月6日,沪市大盘第一次登顶5400点。当晚,中国人民银行宣布第七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算下来,存款准备金率的7次上调,总体锁定资金超过1万亿元。为了收紧市场上过剩的资金,另一只“货币财政组合拳”也相应打出。9月10日,2000亿元特别国债将直接向社会发行的消息公布,许多人担心,特别国债将对股市的行情产生重大影响。 中国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与评价中心主任杜书明:“要向社会发行的话,它的确是会什么样,让我们的这个资金面造成很大的压力,所以大家当时是会担心这个东西。” 9月,分期发行的特别国债并未对市场产生太多的压力。股市也继续着平稳的牛市行情。然而,许多人都在思索,17万亿的居民银行存款,究竟该如何疏导。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吴晓求:“我们要利用流动性过剩这个金融环境,来大力推进中国金融结构的市场化的变革,来推进中国金融市场的发展,通过一个庞大的资本市场,它不断的吸纳这种过剩的流动性。” 中国政法大学法与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刘纪鹏:“所以你的政策就要紧紧地围绕着,依靠一个强大的资本市场体系和建立一个强大的现代金融,这个证券金融,投行金融体系来完成你的金融改革和发展的使命。” 在中国经济持续向好的大背景下,良好的企业赢利,给中国股市注入了活力,股票价格和交易量也因此攀上了一个新的高度。不过,当中国股市越过5000点之上,许多投资者更加关注中国经济的走向,更加关注物价的涨跌会给经济带来怎样的影响。毕竟,作为经济晴雨表的中国股市,与中国经济的互动将越来越强烈。 CPI,这个反映物价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经济指标,原本只是为政府进行经济决策提供依据,如今,已经成了许多老百姓经常提及的话题。 记者街头调查:“您知道CPI吗?” 报亭商贩:“CPI消费指数。” 股市投资者:“价格,价格指数吧。” 百货店店主:“这个问题,这老百姓的生活问题一般都关注。” 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我是觉得今年普及率最高的经济词汇啊,就是CPI(消费价格指数)。” 不管是国家统计局例行的新闻发布会,还是其官方网站上的数据公告,CPI指标再小的变动,都会牵动百姓的目光,引发全社会的议论。这种关注,在多年从事统计工作的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看来,是很自然的事情。 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大家之所以高度关注CPI(消费价格指数),因为CPI(消费价格指数)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CPI(消费价格指数)上涨意味着物价上涨,就意味着我们每一个人的支出压力要加大,所以这是大家关注CPI(消费价格指数)一个重要原因。还有一个就是股民了,我们股民现在之所以说有那么多对CPI(消费价格指数)的议论,他们关心CPI(消费价格指数)可能是进一步在关注是否加息等等,关注宏观政策方面的问题。”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从今年一至八月,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一直在稳步小幅上涨。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专业咨询委员会委员张连起:“表面看你是冷冰冰的指数,实际上是活生生的生活。去年(2006年)年底,当时说如果我们买啊,拿一个篮子,花100块钱,这里面买了一些肉、买了一些蛋、买了一些禽,就是这些鸡了等等,花100块钱,那么到了今年6月底,大约可能要花到150(元)。就是由100块钱到150块钱这样一个(上涨幅度)。就显然这个价格,大家是触手可及的。” 百货店店主:“收入高的对这儿就无所谓,但是退休的职工、下岗职工,他对这个就特别敏感。” 报亭商贩:“明显能(感受到)。买菜的时候,买米、买面的时候,这都能感觉得出来。” 出租车司机:“感受到了。反正猪肉是贵了。” 国家统计局的调查显示,今年1至8月,国内食品价格的上涨幅度从5%飙升到18.2%,明显超过其他商品价格上涨。于是,许多人担心如此高涨的食品价格会进一步推高CPI的上涨。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专业咨询委员会委员张连起:“如果放到银行,那么缩水的严重程度,如果按照这个数字,我做过一次测算,按照CPI的指数大约3到5的样子,这么一个比率,那(存款)放在银行5年就缩水20%,缩水20%。” 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当通货膨胀的时候,出现一个什么问题呢?就是说通货膨胀时期,价格信号混乱了,所以我们的投资人、我们的消费者难以通过价格信号的变化来决定自己的决策。所以,这是通货膨胀对整个市场经济机制的一个严重影响。” 如果翻开历史的日记,我们会发现,即便是在煤电油运供应紧张的2004年,月度CPI指标最高也只是达到了5.3%。当2007年7月,CPI指数突破5.6%的时候,一些国际投行推测,中国政府极有可能在近期采取紧缩政策。这也意味着,中国股市也在不断面临着一次次的考验。 四、CPI上涨的背后 为了调控连续上涨的物价,国家发改委连续出台了多项与价格相关的调控政策。然而,八月的CPI涨幅仍然创下11年来的新高。与此同时,国际食品价格的持续走高也给国内市场带来了压力。2007年上半年,美国的食品价格同比增长了7.5%;在欧洲,包括小麦、玉米、食用糖等8种农产品在内的价格指数在过去一年中上涨了10%。美国研究机构Bernstein预测,今年国际市场上食品商品价格将上涨21%,这将是近十年来的最大涨幅。 中国国际经济关系学会常务理事谭雅玲:“从国际市场基础商品市场来看,包括粮食啊,包括很多农产品,它的价格上涨的空间,也是在一个上升的周期,那么对中国市场的连接也会有比较大的影响。” 也许是受同一只市场之手的牵动,国际市场能源、矿产等商品价格也接连上涨。9月18日,纽约商交所原油期货价格首次突破每桶82美元。就在同一天,国际金价连续第3个交易日创下16个月新高,突破每盎司720美元。 中国国际经济关系学会常务理事谭雅玲:“未来像高盛等很多大的投行包括一些商品的交易商都预期,包括石油、包括黄金,会有更大一轮的这个上涨的空间出现,这样对国内市场也会有比较大的影响。” 今年,发端于美国的一场次级债危机也席卷全球的金融市场。为了应对可能产生的经济衰退,9月18日,美联储四年来第一次把联邦基金利率从5.25%,下调到了4。75%。 许多国际投行担心,国际能源价格持续走高可能推高国内的CPI指标,进而影响中国经济的稳定发展。不过,姚景源告诉记者,虽然CPI的增长幅度较大,但中国整个国民经济高增长低通胀的基本格局没有发生变化。 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GDP(国内生产总值)的高增长,它会带动CPI(消费价格指数)的增长,因为什么呢,因为经济的高增长,它首先会导致需求的迅速增长,而需求的增长就会拉动价格的上涨。价格的上涨呢它又会增加生产的供给,又会刺激生产和供给,于是生产和供给又进一步跟上。就是整个经济就会由平衡到不平衡,再到新的平衡。所以一般来说呢,GDP(国内生产总值)的快速增长,它会拉动CPI(消费价格指数)的增长。就是说,我们现在整个国民经济这种高增长低通胀的基本格局没有发生变化,说明中国经济现在还是表现为较快、平稳、健康增长的基本态势。” 作为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的姚景源,在一次次面对媒体的时候,都表现出了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乐观态度。他的感受和坚定,既来自于中国政府对宏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总体把握,也来自于大量取自中国各行业和市场调查的微观数据。亚洲开发银行在刚刚发表的《2007年亚洲发展展望》报告中这样推测,2007年中国经济增长率将达到11.2%,同时,他们还据此推断,在中国经济的带动下,亚洲发展中国家和地区2007年的经济发展也将保持强劲增长。 本期主编:刘宝恒 编导:谢崑 付丹 《中国财经报道》播出时间: 首播:周一22:08 重播:周日6:59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