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无车日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25日16:35 SMG《深度105》
聚焦无车日
聚焦无车日

  SMG《深度105》2007年9月24日播出“天下事——聚焦无车日”,以下为节目内容

  【主持人 李涛】 9月22日,是世界无车日,也是中国的第一个无车日。在这之前的一周,也就是从9月16号开始,全国、包括上海在内,共有108个城市开展了“首届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周及无车日活动”。这“无车”啊,并不是说马路上什么车也没有,而是要限制个人用车,鼓励市民采用以公共交通为主的绿色交通系统。为什么在中国离“汽车社会”越来越近的时候,会倡导“无车”的概念呢?本期的《天下事》,让我们先从上海“无车日”这天说起。

  【解说】

  9月22日早上7点整,上海的“无车日”活动正式开始。无小汽车倡导区为内环线以内区域,示范区为小陆家嘴地区、南京路、淮海路的主要路段,全长3.27公里。当天19点以前,除公交车、

出租车和特种车辆外,其它小汽车一律不准驶入示范区。市政府倡导全体市民这一天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出行。

  【解说】

  向先生是位“有车族”,两年前就买了一辆私家车。做销售工作的他,觉得有一辆自己的车还是方便很多。

  (上海市民 向先生:因为公交太挤了,不方便,容易耽误事,自己没办法要买车了)

  【解说】

  9月22号这天虽然是周末,向先生还是要到位于人民广场附近的单位去跟客户谈业务。为了响应“无车日”的活动,他决定坐公交车出门。向先生的家在定西路上,乘坐911路公交车可以直达人民广场。

  (上海市民 向先生:平常江苏路、华山路根本走不动的,一脚油门,一脚刹车,非常非常慢,主要很烦的。我从家里开到淮海路要40分钟。今天小车少了很多嘛,都是公交车啊,的士啊,所以交通很好。)

  【解说】

  今天向先生感到很顺心,公交车进入淮海路无小汽车示范区后,更是一路畅通无阻。最后到达西藏路时,总共用了25分钟,比平时省了一半时间。

  (上海市民 向先生:公交车堵就自己买车,但堵的时候我开车跟公交车一样的堵,如果每天都这样我就不用自己开车了,当然了也有可能是周末的原因吧。 [如果你平常上下班坐公交车,那你的车用来干吗呢]主要周末的时候可以出去游玩一下,我觉得在城市里面还是要支持多用公交。)

  【解说】【双框比较】

  在“无车日”里,街道的确畅通了许多。就在一周前的9月15日,记者用摄像机记录了淮海中路、南京西路的交通状况。两个周六的同时段相对比,“无车日”的车况明显要好。

  (市民1:感觉还可以,车挺少的。

  市民2:我觉得很不错的,给市民带来很大方便。

  市民3:每天都这样就好了,因为现在车太多了,平时上班不方便。)

  【主持人 李涛】哎,要是每天出行都和无车日这么通畅就好了。这“无车日”的活动最早起源于法国,1998年的9月22日,法国35个城市的市民自愿在这一天里弃用私家车。此后,这一活动很快扩展到欧洲各国乃至全球范围。可见这交通拥堵啊,是目前世界范围共有的“城市病”。相信每个都市人都对堵车有着切肤之痛。“车多、路堵、人着急”,是每天早晚高峰的常见景象。我现在手上有一份《2006年上海中心城区道路交通状况报告》,让我们来看看,这车到底有多堵。

  【解说】+【图式】

  这份报告将上海中心城区道路分为高架、地面、越江通道和跨苏州河桥梁四个部分。据报告分析,所有高架路中,南北高架和延安路高架最为拥堵。如果按照车行每小时55公里以上为畅通来计算,南北高架晚高峰期间畅通度只有13%,延安东中路畅通度只有29%。

  【解说】

  我们的记者对此专门做了一番体验。在一个工作日的上午8点,两路记者分别乘车从较为拥堵的延安路高架虹许路上匝道和南北高架延长路上匝道开始,向中心城区行驶。从虹许路到茂名南路,距离7公里,结果用了40分钟。而延长路到威海路距离不过5公里,也用了半小时。按照这样的速度,早高峰期间在这两个路段行车的平均时速只有10公里左右,比骑自行车快不了多少。如此拥堵的交通状况,无疑困扰着人们。

  (市民1:上班的时候还是满堵的,假如堵的话要一个多小时。)

  (市民2:堵久了心情也会变得很差。)

  (市民3:耽误事。[碰到过这种情况?]是的,有的时候都跟客户约好了。)

  【解说】

  在我国,交通拥堵造成的损失巨大,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5%—8%。按照2006年中国的GDP计算,平均每个公民因拥堵造成的损失就有1000元左右。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如此拥堵的状况呢?

  (上海市市政工程管理处 城市快速路监控中心主任 杨中良:我们06年和05年来相比的话,交通需求的增长大概是10%,道路的增长大概是在1%,所以交通需求的增长是远远大于道路供应量的增长,供需矛盾还是比较突出。)

  【解说】

  就上海的路网状况而言,浦西中心城区进行大规模的道路改造已非常困难,因此,合理、有效地使用现有的道路资源显得格外重要。国内其他大城市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这正是催生这次大规模“无车日”活动的重要原因。

  (上海交通管理局新闻发言人刘铭:作为一个城市来讲,它的道路资源总归是有限的,那么在道路资源实际跟不上小汽车的进入家庭这么一个发展,越来越多的车在占用有限的道路资源。那么我们觉得倡导这个无车日也就是提醒一些驾驶员、车辆的使用者,你们在一种可能的情况下,能够使用公共交通,减少开这个小汽车,能够把有限的道路资源让给为更多的市民服务的公共交通来使用。)

  【主持人 李涛】搞“无车日”活动,除了是为缓解交通拥挤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目的,那就是节能减排、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在世界很多国家,“无车日”都被视为一种环保活动加以推广。的确,汽车在带来出行便利的同时,所产生的灰尘、噪音、尾气又在困扰着人们。

  【解说】

  冷先生的家在繁华的南京西路边上,他已经在这里住了二十多年,眼看着南京西路上的车越来越多。

  (上海市民 冷先生:车子比以前增加了十倍都不止,现在就是一条长龙,以前没有这个情况。)

  【解说】

  车水马龙的声音,冷先生已经习以为常,他最受不了的就是汽车产生的灰尘。

  (上海市民 冷先生:灰啊,基本上每天都是一层,我昨天没擦,你看我手摸一下,你看,天天要擦,不擦就不行。)

  【解说】

  冷先生的感受并非个案,上海市环保部门的统计数据表明,川流不息的汽车的确给市民生活带来了负面影响,上海内环区域80-90%的空气污染都是源于汽车尾气,80%的噪音也是由交通产生。

  (上海市环保局环境污染控制处 蔡智刚:从我们内环区空气质量的监测情况来看呢,现在汽车尾气排放的一氧化碳、氮氧化物,它的分担率或者说污染贡献率基本上在80—90%左右,所以这个比例还是比较高的。)

  【解说】

  今年“无车日”的活动主题为“绿色交通与健康”,因为大量的汽车尾气排放,会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直接损害。尾气可能引发呼吸系统疾病,诱发皮炎、结膜炎,甚至致癌。

  (上海市环保局环境污染控制处处长 蔡智刚:它还有一些苯系物,没有充分燃烧的苯系物,还有二恶英,这些指标都被医学证明是致癌物质,尽管它排放量很少,浓度很低,但从长期来看,对居民的身体健康是有很大的不利影响的。)

  【解说】

  目前上海平均每年新增10万辆汽车,截至2006年底,全市汽车总数已经达到110万辆,虽然有关部门对高污染机动车施行严格控制,但迅速攀升的汽车总量还是在不断加重环境的负担。目前,能最有效地解决拥堵和环保两大问题的办法,就是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据了解,同样运送100名乘客,使用公共汽车与使用小汽车相比,道路占用长度要减少近9倍,而排放的有害气体最多可降低15倍左右。

  (同济大学交通工程系主任 杨晓光:一个和谐的交通体系应该是公共交通为主,像上海这样的大城市的话应该是以轨道交通为主,配上快速的公共汽车交通和干线公共汽车交通,加一些支线的公共汽车交通,然后配上自行车交通换乘、步行换乘,再加上适量的小汽车交通。)

  【解说】

  但事实上,公共交通现在发挥的作用并不理想,全国公交出行的分担率平均不足10%,也就是说每100个人当中,只有不到10个人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出行,虽然上海的比例高于全国,但也只有25%左右,仍然远低于一些国外大城市70%—80%的比例。

  【主持人 李涛】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开私家车的人越来越多;由于车越来越多,交通就越发拥堵,环境负担也越沉重,于是乎形成了恶性循环。“无车日”是号召“有车族”少开车,可什么事如果光是凭觉悟,那恐怕也很难长期坚持下去。依我看啊,只有想办法让公交车快起来,那才能让大家能心甘情愿地少开车。但是不可能天天都是“无车日”啊,公交车怎么才快得起来呢?

  【解说】

  2007年8月21日,上海市城市交通管理局公布了《上海市2007-2009年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三年行动计划》,这个计划旨在增强公交系统对于市民的吸引力。

  (上海城市交通管理局新闻发言人刘铭: 增强(公交)吸引力,能够把我们上海现在只有25%的出行比率,能够增加到,我们的目标是在2010年的时候//出行比率从25提高到33%。)

  【解说】

  在这个三年行动计划中,一项重要措施就是建设300公里公交专用道,争取在高峰时段公交车辆的时速能大于15公里。

  (上海城市交通管理局规划处处长 杨长海:在专用道上所行使的公共汽车线路车辆,我们经过这几年的评估下来,原有的速度在每小时10到12公里,现在提到15公里到20公里,应该说效果是非常明显的。)

  【解说】

  目前上海共有70多公里的公交专用道。记者决定在设有公交专用道的延安路做一个测试。9月20日早上8点半,记者从定西路站上了925路公交车,前往石门一路,这条公交线路要经过江苏路、华山路等拥堵路段。与此同时,采访车一同出发,按同一条线路行驶,全程总长4公里左右。

  【双框比较】

  【解说】

  经过15分钟的行驶,925路公交车在8点45分到达石门一路站,而采访车3分钟以后才到。经过两次测试,结果证明在拥堵状态下,尽管坐公交车途中还要停五站,但还是比开小车要省时间。

  (上海城市交通管理局规划处处长 杨长海:(优势)就是体现在它专用上面,这两个字是很重要的,所以说我们在不断地推进公交专用道这个过程当中,把路权优先和专用道结合,可能就会提高它[公交车]行驶的速度。)

  【解说】

  三年中,上海还将投资约1100亿元的资金,完成轨道交通和综合交通换乘枢纽等基础设施建设目标。除了累计完成410公里的轨道交通建设外,还计划建成60个交通枢纽站。

  (上海城市交通管理局规划处处长 杨长海:我们很多枢纽都有P+R的功能,就是停车换乘功能,比如说我到某一个点上,我把私家车开到这个枢纽,然后进行停车,再乘坐地铁或者公交进入我要去的目的地,这样以后可以减少私家车在中心城区的一些行驶。)

  【主持人 李涛】“无车日”倡导使用绿色交通系统,其实除了公共交通外,绿色交通还包括骑自行车以及步行。其实说到底啊,最原始的步行才是最环保最健康的出行方式。如果离单位不远的话,不妨作一个“走班族”,顺便还可以健身,据说“走班”在上海的一些白领中间还挺流行。

  【解说】

  在一家大公司做秘书的李小姐就是一位“走班族”,家住福州路的她,每天早上八点一刻左右出发,步行40分钟到单位上班。

  (上海市民 李小姐:我家离公司大概就是两站多路,平时这条路很堵,坐车也要40分钟,还不如走着去。路边欣赏一下风景也不错。)

  【解说】

  李小姐走路上下班已经有两年了,除了天气十分恶劣的日子,她一般都是“走班”。

  (上海市民 李小姐:[您手里拎着的是什么?]

高跟鞋。高跟鞋走路太累,但是上班需要,所以穿双休闲鞋,再带一双搭配的鞋子。)

  【解说】

  作为一位白领,李小姐的收入并不低,自己还经营过一个服装店,但小有积蓄的她还是没有开私家车的打算。她觉得,自己很享受“走班”的生活。

  (上海市民 李小姐:原来我的上班生活可以说是跟冲锋一样的,车一堵,心情就坏。现在走走心情很好,不用加入到拥堵大军里去,而且我少开一辆车,也为环保做了点点贡献吧。)

  【主持人 李涛】最近,我听到一句话觉得挺有道理,这句话说的是:“城市应该是人的城市,而不是车的城市。”的确,我们需要的是“以人为本,以环境为本”的城市交通,但要做到这一点,还得靠咱大家的共同努力。每个人都尽一份力,车少了,污染少了,路也通了,与人方便自己方便,多好啊。“无车日”很快就过去了,但我相信,它所传达的绿色交通理念会传播开来。

  编导:张莉、赵慧侠

  摄像:韩展、李会杰、查家旻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娴间椒绗熼張宥呭 
璺�濞存瑦鐫欓崡搴㈢亜閻″墎娲婇張澶愭閸忣剙寰�

閺堫剙宸堕悽鐔堕獓閸氬嫮顫掗悺鍓佹磰閿涘苯顢栭弬娆

www.chinahualin.com

璺�閺冪娀鏁楅崚鈺傛Е濮瑰€熸簠鐠愬憡妲楅張锟�

娑撴捇妫紒蹇涙敘闂呰泛鐫樺鍛扮瀵伴攱鏌�-婵

www.wuxistar-auto.com.cn

璺�濮圭喕瀚冮崡鈩冣偓婵婂紑閼捐鲸婀囨鐗堟箒

鐎规氨鍋i悽鐔堕獓閸ヨ棄顔嶆径姘嚋闁劍婀囩憗鍜

www.casdelly.com

璺�濮圭喕瀚冮崡鈩冣偓婵婂紑閼捐鲸婀囨鐗堟箒

鐎规氨鍋i悽鐔堕獓閸ヨ棄顔嶆径姘嚋闁劍婀囩憗鍜

www.casdelly.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SINA缁旂偘鐜�閹存垼顩﹂崣鎴濈 
濞存瑦鐫欓崡搴㈢亜閻″墎娲婇張澶愭閸忣剙寰�
閺堫剙宸堕悽鐔堕獓閸氬嫮顫掗悺鍓佹磰閿涘苯顢
www.chinahualin.com
閺冪娀鏁楅崚鈺傛Е濮瑰€熸簠鐠愬憡妲楅張锟�
娑撴捇妫紒蹇涙敘闂呰泛鐫樺鍛扮瀵伴攱鏌
www.wuxistar-auto.com.cn
濮圭喕瀚冮崡鈩冣偓婵婂紑閼捐鲸婀囨鐗堟箒
鐎规氨鍋i悽鐔堕獓閸ヨ棄顔嶆径姘嚋闁劍婀
www.casdelly.com
濮圭喕瀚冮崡鈩冣偓婵婂紑閼捐鲸婀囨鐗堟箒
鐎规氨鍋i悽鐔堕獓閸ヨ棄顔嶆径姘嚋闁劍婀
www.casdell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