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台北李永萍:从小到大我都是文艺女青年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25日16:35 外滩画报
李永萍 37岁的李永萍原来是个文化人。大学时代,她曾创办并领导台湾前卫艺术的剧团达十年之久。她拿过纽约大学新闻 硕士学位,在电视台工作过。她接替龙应台就任台北市“文化局长”,上任一年不到,人们对她的评价是:“果断、明快、有 魄力。”这位文艺青年出身的政治女人告诉记者,她从政来自台湾政坛名女人陈文茜的影响,是她带着李永萍一步步了解政治 ,走入政治。 文/刘牧洋 9月7日,“上海?台北?香港?深圳:城市文化论坛”的第一天,台北市“文化局长”李永萍来到上海。 她第一次来的时候是2001年,这6年的落差让她很惊讶,除了上海的交通,她觉得这里的一切和台湾没什么不同 :“我来内地的机会非常多,不论哪次来,都会听到我们从小就会唱的歌。我们共享着同一个文化。” 她很开心地和记者聊起了台北这些年的变化:“公厕都非常干净,不仅仅五星级酒店的卫生间如此,就连曾经让人公 认为最脏的加油站地下停车场里的公厕都是五星级的水准。”但随即又激动地骂起来,“过去几年中台湾的文化感知力变得十 分粗俗,我认为现在是台湾文化复苏最后的机会。” 自认是个文艺女青年的李永萍,并不热爱政治,却在37岁那年,一脚踩了进去。李永萍的人生,在文化界和政治圈 来来回回,最终找准了一个位子。对于这个曾由知名女作家龙应台出任,最后又弃之而去的台北市“文化局长”的位子,李永 萍显得轻松很多。 她这样评价她和龙应台的异同:“龙应台非常适合做台北市‘文化局’的首任‘局长’,她这样的人会搞出很多不错 的构想和制度。台北市‘文化局’是一个年轻的局,七年后的今天有很多运作还是得力于当初她创立的制度。但是,她是用一 个文化人的身份来做这份工作,难免有不适应的地方,而我已经对政府机关很适应了。” “但是,我们俩都是领导风潮的人。她用书去突破,而我用行动去突破。”她最后这样强调。 这个在台湾民众眼中以“果断有魄力”著称的女政治家精力旺盛,晚上10点的访问,忙碌了一天的她坐在椅子里, 眼睛闪亮,丝毫不见倦意。她说她最大的愿望是能在50岁时退休,回到20岁时的梦想去,做一个小说家或者编剧。 “跳入火海斗斗去” 文化人李永萍的从政,和对“权力”的认识有关。 台北市的华山园区仓库,这个设立在1916年的台北酒厂的旧址,建有米酒制造场、蒸馏工场等大仓库。但随着台 北酒厂的迁址,这些仓库被闲置,直到1992年,“立法院”看中了这个台北市的中心地段,决定圈其为新址。 从那一刻起,台湾艺术家们与当地政府的争夺战正式拉开序幕。1997年,一群艺术家组成“华山艺文特区促进会 ”,开始争取这块闲置的公有地,希望华山园区能成为一个全民共享文化活动的多元艺文展现空间。促进会的领头者正是当时 的台湾媒体圈中的文化女人——李永萍。 李永萍带着艺术家们签写请愿书,上街游行。她趁着台湾当时的政党竞选期,在各政党中游说,“我们利用不同政党 对峙的关系逼他们签下承诺书,承诺当上‘市长’以后那块地归文化界使用,又趁‘立委’选举时发动民众以不给选票相逼, 可以说用了一切的技巧。”那是李永萍第一次,明白赤手空拳的努力有多么无力。那也是她第一次认识到权力的作用。 华山园区暂时保住了,身为文化人的李永萍,却决定拿起政治的枪。“在台湾,文化人太弱势了,各种努力都会被泼 冷水。当我们想用自己的力量改变些什么的时候却发现身后没有支撑,那与其只会抱怨泄气,不如进入政治圈把权力夺取过来 。当时我所做的媒体工作也是一直要跟政府人物打交道的,我一气之下,就想干脆跳入火海和你们斗斗去。” 2001年12月,李永萍当选第5届区域“立法委员”,并任“教育及文化委员会”委员、“科技及资讯委员会” 委员 、亲民党“国会”办公室主任。 “从政只会感觉更不幸” 进入“立法委员会”的李永萍立刻用夺来的武器保护文化,2002年,李永萍和当时同为“立委”的陈文茜联手提 案,把准备拨给“立法院”在华山园区仓库改建的240亿台币的预算经费删掉。没有经费的改建被落空,这场历时5年华山 园区仓库“保卫战”终于宣告结束。如今,华山文化园区已经成为台北最繁荣的创意中心和艺术家集散地,也是台北市“文化 局局长”李永萍试图复兴台湾艺术的“根据中心”。 不过,当时的李永萍并没想到她会是自己种树自己乘凉,“人生的缘分很有意思,在我修正这个法案的时候从来没有 想过我会担任现在的工作,但结果这个法变成了我现在工作的重要依据。” 2004年12月,当李永萍再度当选为第6届“立法委员”时,她的好搭档陈文茜已离开“立法院”,随后的日子 变得有点孤掌难鸣。她想到了离开。 长达5年的“立委”生涯让李永萍感慨万分:“如果用通俗的话来表达,我当时是在落实一种阿信精神。我从小就是 个爱打抱不平热情洋溢的人,这是个优点,但是往往有热情是不够的。这个领域中有很多‘阿信’,但也有很多人耐不住这样 的苦痛退出,放弃了。” 李永萍最快乐的时光在1986年,还在台湾大学外文系念书的她一手建立创设起“环墟剧场”,1980年代在台 湾风起云涌的小剧场运动中独领风骚,成为小剧场运动先驱。那时,她可以尽情地搞怪,挥洒她的创意。 回忆年少时的轻狂,她忍不住笑了起来:“20年前,我们一群大学生响应赖声川的号召,搞集体创作,并把演出地 点扩大到整个城市的任何地方,而不仅仅是局限于剧场内,随时随地都在演出。小剧场的意义还在于我们使用了一些怪招让‘ 文化局’的一些审查制度崩溃,一两年以后这个审查制度就彻底废除了。” 她并没有如人们所预料般青云直上,闯入政治风暴中心,“像我这样的人去从政本来就十分意外,从政既没有自我实 现也没有人生的幸福感,它只有让你觉得更不幸而已,这样的事情没有什么可追求的。” 2007年1月12日,受台北市“市长”郝龙斌相邀,43岁的李永萍辞去“立法委员”的职务,出任台北市“文 化局长”。 对她而言,“文化局长”的身份是离政治远了一些,离文化近了些。她的任务是和时间赛跑,用“文化局长”的权力 在很短的时间内把资源整合,制度重整,重新点燃台湾艺术家们的希望和热情。 台湾政坛的双姝 台湾政坛最有名的女人陈文茜有个好朋友。早些年,陈文茜因病住院,拒绝了所有的访客,唯有此人例外。这个人就 是李永萍。 “30岁时我去纽约读书,认识了文茜。至今,她和我是十年的好友。”在异乡的相识,让年龄相仿的两人很快无话 不谈,李永萍并不清楚陈文茜在台湾政坛的地位,让她们惺惺相惜的是相同的兴趣,“我们在文化的品味和认知上很像,如果 给文化分门派的话,我们就是一路的。” 在纽约有看不完的戏,她们一齐去看,场场都能共鸣。李永萍看得哭了,回头一看,陈文茜也在默默垂泪。遇到好笑 的剧情,陈文茜会搂着李永萍笑得直不起腰来。 直到后来两人感情亲密时,李永萍才得知真相,“她大我6岁,当时30多岁,已经是政治运动中教母级的人物了, 我后来能够从政和文茜有很大关系,因为她是我当年唯一认识的政界重要人物。” 如果没有陈文茜,也许没有后来的“立法委员”李永萍,也没有今天的台北市“文化局局长”李永萍。“我的家是一 个非常单纯的,和政治无关的家庭,从小到大我都是文艺女青年型,没有一丝的想法要去碰政治,而且当时想到政治就觉得很 可怕。”陈文茜带着文化人出身的李永萍一步步了解政治,走入政治。 2001年,已经协助陈文茜参与过一些政治工作的李永萍正在为要不要参选“立法委员”而犹豫不决,陈文茜成为 她的军师,“她认为我已经在媒体处理政论节目有了好几年的经验。虽然是文化界出身,但是观察力比较敏锐,基本的政治判 断没有问题。她告诉我当时已经正式进入媒体当选的时代,没钱没资源只要靠形象就可以当选,再加上我是个女生,不需要用 旧的游戏规则就可以选上。” 事后证明,陈文茜的判断是对的,媒体出身的李永萍几乎没有费力便以高票当选当届的“立法委员”,两个人从好朋 友转变为亲密的战友和伙伴,随后联手在“立法院”内部推动多项重要议案。 一样爱好文学,一样处在政治圈,但这对台湾政坛的双姝的历程却截然不同。“在我20岁的时候,成天都在梦想着 成为一个好作家、好导演,但陈文茜20岁的时候已经投入政治。她也很喜欢文学、艺术,但是20岁到40岁这段人生最重 要的时间,她并没有在从事文化工作而是投身政治,而我那段时间都是在做文化工作,37岁以后才转向政治。我要回文化界 很容易,但文化之于文茜相当于要开创事业的第二春。” 这不影响她们的感情亲厚,李永萍至今未嫁,陈文茜在电视节目中为她抱不平:“像我有一个朋友叫李永萍,她要去 当郝龙斌的‘文化局长’,她长得漂亮,身材又好,人又可爱、又体贴,她也嫁不出去啊!丑的、漂亮的都嫁不出去,只要优 秀,而且一从政,大家就说,哎呀,这个女的好恐怖!大家都不要娶这样的。”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