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伦敦奥运会:奖牌开始规范化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27日16:48 中央电视台
1906年,临危受命的英国人为了能让第4届奥运会如期举行,立即成立了奥运会筹委会,发动英国所有体育组织的力量投入筹备工作。赛会组织者用高效的计划和管理,仅用了一年的时间就在伦敦西区一个丛林地带,兴建了可以容纳7万观众的白城体育场。 报名参加伦敦奥运会的国家共22个,运动员2008人,基本实现了顾拜旦创建现代奥运会的初衷:五大洲各国青年人的友好聚会。 这届奥运会各项比赛的技术性工作,从制定赛制、编排赛程,到选派裁判、组织比赛均由各单项体育协会负责,专业化和规范化程度大大提高。 也正是从这届奥运会起,奥运会的奖牌开始规范化。 希腊举办第一届奥运会的时候,为了向获奖冠军表示祝贺,大会升起了获胜者国家的国旗并由乐队演奏国歌,这成为奥运会的惯例。不过那时颁发给冠军的奖牌是一枚银牌和一顶橄榄花冠。这样做是因为当时希腊人认为“金子显得庸俗”,而橄榄花冠源自古老的希腊神话,代表了和平与荣耀。 而1900年巴黎奥运会却成了奥运史上惟一一届没有奖牌的奥运会,获胜者得到的竟然是雨伞、图书等五花八门的博览会礼品。 到圣路易斯奥运会时,“金牌”这个概念才得以流行,美国人开始为获得前三名的运动员颁发金、银、铜牌。 运动员奖牌的样式采用统一标准的是从1908年的伦敦奥运会开始的。金、银、铜牌的直径一律为60毫米,正面使用国际奥委会制定的统一图案,反面由主办国设计,以突出国际奥委会的地位和作用。 在这届运动会上,有一位运动员虽然没有获得任何奖牌,他的名字却留在了奥运史上。他就是身着19号运动衫的马拉松运动员,意大利糖果商多兰多·皮特里。 从第一届奥运会起就列入正式比赛项目的马拉松赛,在前4届比赛中长短距离不等。 在伦敦,由于英国王室成员提出要观看这次马拉松赛,大会组织者特地把出发点安排在温莎宫的草坪前,终点在白城运动场的王室成员包厢前,全程总长42.195公里,这个距离从此被固定下来,成为以后马拉松赛的标准距离。 在比赛进行到一半的时候,皮特里开始领先,他身材矮小,但步伐轻快。 看上去,这个小个子的意大利糖果商夺得马拉松冠军是没有问题的。 但就在皮特里第一个跑进运动场的时候,一件谁都没有料到意外发生了。 《泰晤士报》记者这样描述说:“一个疲惫的人,他晕眩,困惑,几乎失去了知觉。他穿着红短裤,白背心,头发因为落满灰尘而变白了。他就是意大利人多兰多皮特里。” 他蹒跚地跑着,先是跑错了方向,后来因为疲劳过度,几次摔倒在地,但每次他都挣扎爬起来向前跑去。 离终点还有最后15米的地方,他再次倒下了,这一次,他无法自己爬起来。好心的医生和裁判搀扶着他走到了终点。 因为借助了他人的力量,多兰多·皮特里被剥夺了获得金牌的资格。英国王后亚历山德拉为了安慰失望的皮特里,捐了一个奖杯,并在闭幕式上亲手赠予皮特里,以示同情和鼓励。 宾夕法尼亚大主教有感于皮特里的事迹,说出了那句脍炙人口的奥林匹克名言: “重要的不是取胜,而是参与。” 这句话让顾拜旦感慨万千。 自1908年起,这句名言成为奥林匹克的信念,出现在历届奥运会及有关奥林匹克活动的场合与刊物上,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接受。 在英国最大的广播电视公司BBC总部的一面外墙上,刻着1908年伦敦奥运会奖牌榜,它告诉人们,这里曾经就是著名的白城体育场。 如今,那座著名的体育场已经不复存在,只留下一条白城路让人依稀记起100年前的生动岁月。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