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感动别人,首先感动自己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28日11:55 法制周报-e法网
本报特派寻亲记者 李俊杰 两座不同的城市——广东河源和湖北武汉。同一个目的——为烈士寻亲。 “寻亲活动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有耐心和毅力。”在我加入寻亲报道行列之前,一位参与报道的同事告诉我。 一段尘封近半个世纪的历史。50多年前,在那座叫老营盘山的荒山上,他们曾经在战火纷飞的前线上,冲锋陷阵,书写气壮与豪迈。此刻,他们却安静地躺在那里。默默地,无人知晓。 这是一段不能遗忘的过去。终究,烈士被发现。一部分烈士亲人被找到。 他们流泪。他们痛哭。从他们收到亲人阵亡通知书的那天起,在那些含糊的信息中,他们无法准确地找到亲人遗骨所在地。传达的一个信息只是,亲人去了,不再回来。突然,他们被告知亲人的孤魂找到了,他们那一行热泪不知是感动还是伤心。 还好,魂兮归来。 寻亲之路是艰难的。程序式地重复着同一个过程:电话,发函,求证,确认,采访……但还得一如既往。 到达广东的时间是9月17日凌晨,头沉重,我心却醒着。急着往河源赶。除了在网上获得一些相关信息外,在媒体朋友提供的一本族谱中,我找到了曾仁资烈士的相关情况。资料显示的地点是连平。满脑子的兴奋,启程前往。 所幸的是,曾烈士还有家人。最亲的亲人是他弟媳张阿六,一位80多岁的老大娘。大哥曾娘资早年被国民党抓壮丁抓走以后,四弟曾旋资被过继给了他人。这么多年以来,变故并没有让亲情就此分隔,旋资的儿子跟三弟慈资的儿子依旧情同兄弟。 地方方言是难懂的,我强要自己把耳朵叫醒。“哥哥高大魁梧,对我很好。”老太索性站起来,用手比划着,讲着当年的点点滴滴。遗憾的是,自当兵以后,曾仁资一直没有回来,直到收到阵亡通知书和他的遗物。 “父亲去世的时候,紧紧握着我的手说,让我们一定要帮他找到哥哥曾仁资。”这个愿望终于实现了,曾慈资的儿子双手合十,在父亲的遗像面前,这个大男人眼角也湿润了。 村里当年跟曾仁资一起入伍的,还有两位老人健在。78岁的曾汉华老人身子硬朗,说起话来丝毫不比当年逊色,他说,讲起那时的战争故事,他可以一天一夜不合眼。 赤脚,橡胶塑料鞋,褪色的军裤,开了口子的上衣,眼前的曾汉华,仍保留了艰苦朴素的作风。 “曾仁资很上进,当兵的时候就入了党。”在一张收藏的黑白合影里,曾仁资的同村战友,78岁的曾木兰凭着微薄的记忆找到了曾仁资的相片。他依稀记得,曾仁资有个习惯,“喜欢用舌头顶上嘴唇”。 在寻亲的队伍中,有一群志愿者不容忽视——华中科技大学的大学生们。 他们都是“80后”的学生。 黄欢是该校新闻系2005级的学生,家住岳阳汨罗。寒假的时候,她选择了寻找湘阴籍烈士刘保初的家属。 这个身材娇小的女孩一直坚持到春节的前两天。她歪着头,俏皮地说,这个过程中,爸爸给了她很大的帮助和支持,晚上,等他们寻亲小组回来后,还找出地图,给他们分析。 最让黄欢难以忘怀的是,在汨罗寻亲小组确认找到了刘保初家属的那一刻,她差点没跳起来。次日早上,她5点就起床了,坐最早的班车从湘阴赶去汨罗。收拾了一天的疲倦,准备回家,却得知小镇的末班车已经开走,他们等着,等着,5个人都睡着了。 她说,那天,她们真的累了,长这么大,是第一次。可是,她们还是笑了,为了烈士英魂的回归,她说,值得。 寻亲团团长聂红波从大一起就加入了这个行列。最开始是加入王艾甫老人为84位烈士寻找英魂故乡的行列。相比其他人,他更有经验,更有故事。所以,他成了寻亲团的“头儿”。 曾当过3年老师,后又考入华中科技大学的王浩是众多寻亲小组中的一名“光杆组长”。那个寒假,为寻亲,平时省吃俭用的他毫不吝啬地花了近500元。 从他们身上,我真切地感受到了寻亲以外的东西,他们重新诠释了“80后”的定义。 感动别人,首先感动自己。他们都做到了。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