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位免费师范生的选择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30日10:24 民主与法制时报

  免费师范生的考分并不低,他们大部分来自农村。“除了免去学费和住宿费,学校还给我们每人每月400元的生活 补助,老师说以后还会涨。”但是,按照《师范生免费教育协议书》,他们毕业后一般要回生源所在地省份从事中小学教育工 作至少10年。是什么原因使他们做出了这样的选择?

  □本报记者李梦娟

  “在填报高考志愿的最后一刻,我把原先的志愿表揉成一团,扔了。在新的志愿表上写下了北京师范大学。”9月8 日,高翔从贵州来到北师大报到,他是首批免费师范生。

  按照

北京师范大学的招生计划,今年像高翔这样的免费师范生总计招1050人,其中450人从提前批次计划中直 接录取,其余600人等开学后再进行内部调节。新生入学两年内,学校根据学生自愿的原则,从非师范专业学生中择优选拔 600人。

  9月19日下午,高翔没有课,开学10天了,他终于有了一刻闲暇。19岁的他,外貌给人的印象是来自非富裕地 区:面色发黄,没有光泽的短发中夹杂着几根白发,那件颜色跳跃的上衣肩部略微开了线。

  高翔对免费师范生的待遇很知足:“除了免去学费和住宿费,学校还给我们每人每月400元的生活补助,老师说以 后还会涨。”

  免费师范生在享受这些待遇后,也要履行义务。按照《师范生免费教育协议书》,免费师范生毕业后一般回生源所在 地省份从事中小学教育工作至少10年。到城镇学校工作的,应先到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任教服务两年。

  报答家乡老师和朋友

  高翔他们班共有23人,都是免费师范生,大部分来自农村。

  高翔的同学孔泉来自青海山区,用浓重的西部口音说:“我家很穷,考免费师范生主要就是为了给家里减轻负担。” 他以高出当地重点本科线100分的成绩考上北师大。

  孔泉坦言,他并没有什么崇高的理想,之前也没有想当老师。“只是觉得国家免费培养了你,你就应该去国家需要的 地方。”

  “我们那里的师资很差,是放羊式的管理,老师都不管学生。”孔泉说,“我一个小学老师,从部队转业后就来教书 ,他本身就没有多少文化。”孔泉想毕业后回到家乡,能多少改变点家乡的落后教育状况。

  谈起报考免费师范生的原因,高翔说不是因为免费政策才报北师大的。“如果是因为贫困没钱,可以去贷款解决问题 ,无非是毕业后还贷款。”

  西部家乡落后的教育给高翔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我们学校真是太缺老师了,那里的经济条件、教学条件都不如 东部地区。一些有经验的老师都出来了。”高翔读高中时甚至抱怨这些老师,但后来他理解了:“人往高处走嘛。那些老师想 往外走,不仅仅是外面的工资比这边优越。这也和学校领导有关,他们的才华施展不开,个人抱负不能实现。”

  优良教师外流的同时,学生却在苦苦学习。高翔说:“我们那里的学生太了不起了!在师资力量差的条件下,在艰苦 中一步步前行,考上大学。如果有更好的老师教他们,他们会上更好的学校。”

  高翔不承认他的思想境界有多高:“我没有什么民族大义,只是想回去为家乡做点贡献。因为我是从那种环境中出来 的,我知道那儿的孩子需要什么,我了解那里的人才结构。”

  在家乡念书时,高翔也遇到了一些好老师。“他们真的非常好。老师不仅给我经济上的帮助,到学校给我申请免费, 申请补助金,还帮我解决思想上的问题。”

  “在高考的前一天,一个老师把我叫到他家里去,硬是塞给我30块钱。他怕我高考这两天吃不好早餐。这个老师的 收入也不高,他妻子也没有工作,就靠他一个人养活一大家人。可他每年还要资助一个贫困生,每个月供给他100块钱。” 高翔回忆说,“我是在这些老师朋友的帮助下走出来的。”

  还有一位老师给高翔印象深刻:“他在教育事业上默默地奉献。他对我说,教育做的就是无愧于心。我们晚上一般会 学到12点或者凌晨1点,他常常1点还去看我们,第二天早上5点又起来了,我们去教室的时候,他已经在教室里了。”

  “这些都是我想当老师的理由和动机。这是对帮助我的老师和朋友的交待和报答。”高翔告诉记者。

  希望工程的明信片

  高翔报考免费师范生无形中与他珍藏的几张明信片有着某种联系。

  那是贵州省实施希望工程9周年纪念邮资明信片,明信片已经有些发黄。他拿着这几张明信片告诉记者:“这是我小 时候,大伯送给我的。当看到这些卡片时,我觉得这些学生太穷了太可怜了,那时候也没多想什么,不知道为什么看到这些我 就流泪了。那一刻,我有个想法,就是长大后去帮助这些学生。”那时高翔家还算富裕,然而,在他不到9岁时,家庭发生变 故,父亲成了残疾人,没有文化的母亲靠卖菜维持生计,供他们兄弟3人读书。“弟弟正在读初中,家里已经供不起他了,他 差点辍学。”

  遭遇变故后,高翔的处境和明信片上的孩子相差无几。

  这套明信片共有10张,现在还剩下4张,其中一张就是最有名的“大眼睛”的照片。“这张我一直珍藏着。其他的 几张,要么送给了老师,要么送给了最好的朋友,还送给了一个家里很有钱的朋友。那个朋友在我们看来生活奢侈,我希望那 张明信片对他能起到教育作用。”直到现在,高翔还时不时地拿出这4张明信片看看,他认为这是对自己的提醒。

  “很多东西可能是天生的,后天没有办法改变。”另一位免费师范生陈洁认为,心理学上的“情结”就是很难改变的 ,也是很敏感的。

  陈洁说当老师虽然不是她最大的愿望,“但我从小对贫穷有一种情结或者说是情愫”。正是对贫穷的情结,让陈洁最 后选择了免费师范生,她想去帮助那些贫穷的孩子。

  “填报志愿时我并不坚定。”陈洁很坦诚地说。但在假期,电视荧屏上的几个镜头却触发了她内心深处无法改变的情 结。有一个10岁的小女孩,父母都到外面打工了,家里就她自己,感觉非常凄凉。因为营养不良,她的个子很矮,站在凳子 上洗碗时不小心摔了下来,额头摔破了。因为没有钱看病,她就随便用一块破布裹在额头上。

  “我当时真的被感动了,当天晚上我写下了一句话:选择免费师范生是我这辈子最不后悔的决定。”陈洁说。

  也曾犹豫和彷徨

  然而后来,陈洁对她的志愿还是有些动摇。毕竟这不仅仅意味着她将去哪里就读,还确定了她将来的工作。免费师范 生与其他大学生相比,提前4年择业了。

  “人是很脆弱的,周围很多因素都在左右他。如果不是从小立志要做教育家,很难保证他坚定地填报志愿。他选择的 时候,发现自己以后要走这么一条路,自己还能够接受,他就觉得还挺符合自己的心愿,他就会尝试着去走。但他在走这条路 时,他可能会犹豫,以后会不会有更好的一条路等着他。我觉得这是每个师范生在选择时都要考虑的问题。”陈洁分析着免费 师范生的心理,“因为大学毕业后的生活是怎样的精彩,外面的世界对我们来说虽然是个未知数,但很刺激。贫困生会想,我 非常努力,我以后的生活会多么流光溢彩。”

  “我暑假时想过,以后的路都已经铺好了,我突然觉得很迷茫。以后的人生我都看得很清楚了,那这样的路对我还有 吸引力吗?我突然觉得我失去了很多东西。”陈洁毫不隐讳她当时的困惑。

  高翔在填报志愿时也同样彷徨。6月10日到6月15日是贵州省填报高考志愿的时间。

  “我用了5天的时间犹豫,一直徘徊到最后一刻。”

  高翔的兴趣爱好很广泛,他想学政治从政,他也想学经济学,他还喜欢机械设计。“从前做老师的愿望并不强烈,它 一直埋在我的心底。只是后来有个外界的因素把它从心底呼唤出来,才大胆填了北师大。”

  北师大的免费师范生在提前录取批次,高翔开始在提前批次填的是国防科技大学。

  回家的路上,高翔在想这两所学校到底有什么差别。“无论在哪个岗位上,都是要体现自己的价值,为国家做自己的 贡献。”最后,他把填国防科大的志愿表揉成一团,扔了,选择了北师大。“选择了北师大后,心情豁然开朗,圆了小时候的 梦。我觉得好像是老天爷注定要我当老师一样。”高翔告诉记者,他听到的第一个名牌大学不是北大清华,而是北师大。

  在选择北师大的过程中,高翔考虑了很多。“我曾经想过,如果选择北师大,就要回到基层奉献一辈子,我也害怕自 己的才华得不到施展。但一想到我们那里教育的落后,之前那些想法就荡然无存了,我觉得这是心灵的选择。”

  在之后的一段时间,这两种想法会反复出现在高翔的脑子里,就像志愿已经交上去一样,明知道不可更改,可还是想 。“有时想也许有些遗憾,但有时觉得这个选择还是很明智的。”

  对自己的承诺负责

  “每个人不能用自己的青春播撒,你为别人播撒,但是谁来为你负责。我没办法理清这个思路。一个人有两种矛盾, 一个是需要广阔的天空,充分实现自己的价值,另一种是需要一种平和、一种崇高。”经历一番思考之后,陈洁想明白了这个 矛盾的问题。“报了免费师范生,也许我会失去人生的另一种精彩。人生都是一样的,最终的目的还是要充实自己,向社会体 现自己的价值。所以我觉得可以安心下来,走自己选择的这条路。”

  免费师范生还要面临的一个问题是,跟别人在心态上是不一样的,别人都面临未知的人生,而他们面临的是一个已知 的或者是模糊呈现的未来人生道路。现在的陈洁已经调整好了心态。“其实我觉得刚开始的心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以后你怎 么认识你的选择、怎么理解国家的政策。我们进来的时候也许有过彷徨和犹豫,但我们应该要在这个过程中努力认识自己,看 清前面的路,对自己的承诺负责。”

  “可以肯定的是,每个师范生心目中多多少少都会有一些对社会的责任,有一份理想作为土壤,然后开花结果。”陈 洁告诉记者。

  一位非师范生告诉记者:“我很佩服他们,但要我转为免费师范生,我还要考虑考虑,我可能受不了在一个地方待1 0年。”

  “有人问我,你要在那里待10年,在那里生根发芽,人生发展的黄金时期就过了,到时候出来再闯还有什么用。我 觉得不一定非要出来,非要去外省,在家乡当好老师就行了。”高翔告诉记者,他将来或许是终生从教,不止10年。

  高翔觉得他很适合当老师,他说:“我周围的人也是这么评价我的,他们的评价对我最后的决定也起了一定的影响。 ”

  “我能和学生打成一片。”还是学生的高翔已经有了些老师腔,“我读高中时就给比自己年级低的学生辅导,我能够 把他们不懂的用浅显的话表述出来,而且在特别重要的地方,我的强调恰到好处。”

  高翔现在就已经开始钻研教学技巧了。“读中学时,哪个老师跟学生打成一片,他是怎么跟学生打成一片的;学生们 喜欢听哪个老师的课,他是怎么吸引学生听课的,我现在已经开始思考这些问题了。”

  9月9日,温家宝总理来到北京师范大学与免费师范生座谈。为了表达免费师范生的心声,学校给温总理一个纪念册 ,上面是学生们的留言。高翔写的是:

  “温爷爷你好,今天你成就了我,成就了我的梦想,明天我一定去祖国最需要我的地方,贡献我的力量。”

  (应采访对象要求,文中高翔、孔泉为化名)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