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旗帜与道路之三:科学发展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30日15:26 SMG《时代》
五集系列访谈《旗帜与道路》 第三集科学发展 VTR(1) 在和平与发展的21世纪,从南半球到北半球、从东半球到西半球,人们普遍抓住“和平”的大好时机谋“发展”, 谋“发展”带来的美好生活。但是全球“发展”并非人们所期待的那样理想、美满。“沙漠化”、“气候变暖”等现象给人类 不断带来摧毁性、灾难性的打击。另外,贫富差距并没因为发展而缩小,穷人、穷国、并没有因为发展、文明时代的到来而减 少。那么,人类还要不要发展?发展到底为了什么?如何谋取发展? 这些疑问同样摆在领导中国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中国共产党人面前,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必须破解的发展难题。 科学发展观破解了这一难题。科学发展观继承了前人的探索和思想,又根据新世纪新阶段的新形势和新任务,成功地 进行了理论创新。“科学发展观”这个“观”字很重要,所谓“观”,就是对事物总的看法和根本认识。它反映了中国共产党 人对发展问题的新认识。 科学发展观 对发展理论的继承和超越 二位好,今天我们来谈科学发展。我们知道科学发展也有一个内在的形成和发展的内在的规律和客观的过程。 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发展的价值观,一个是发展的方法论。价值观就共产党自身的从诞生到发展到现在情况看 ,共产党任何时候都没有说我不要发展,共产党的立足的基础实际上在于发展。这个从最初它要解决民生问题甚至是在根据地 里面,采用的种种措施实际上也都是发展的。保护民生,发展民生,但是呢,方法论有很大的差别。 我们党历来主张要发展,就是石老师讲的。但是由于它整个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呢,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任务和 要求,所以到了改革开放的年代,尤其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呢,世界经济,国内的经济形势社会形势的发展给中国的发展提出 了更严峻的要求。你如何把握这个机遇?所以三代领导集体可以说是不失机遇的根据不同时代的要求、特点提出了发展的一些 思想。到了胡锦涛总书记这里呢,实际上提得更全面,更完整,把科学发展作为科学发展观,作为一个理论和我们党的战略思 想,完整、系统地提出来了。 再简单概括一下,实际上它反应了一个发展的逻辑上升的辩证过程。发展观一直是有的,三代领导人都是有的。毛泽 东时代的发展观,我们基本上可以把他根据实践的过程概括为低水平均衡的发展,就是发展要均衡,最后我们看到的结局就是 两点一点是差别不大,另外一个特点就是低水平。因为你要均衡那不可能是高水平的,在当时条件下只能是低水平的,然后快 速发展,肯定是要打破原有的静态均衡。快速发展了以后,打破原有均衡又会产生新的不均衡。 新的矛盾 在这基础上提出科学发展实际上是基于前面这个快速发展所导致的一些现实的矛盾提出来的。 对,一种深刻的思考,战略的思考 VTR(2) 通过上述回顾可以清晰地看出,科学发展观与我们党的发展思想,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我们党对不同阶段的发 展认识,是与当时在实践中面对的问题相联系的。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对发展问题的认识有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这个过程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在领导现代化建设第一步战略 目标,即实现温饱阶段的实践中形成的发展思想。在这一阶段,我们党提出并牢固确立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 线和战略布局。 第二阶段,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领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设进入第二步发展战略目标,即总体上实现小康社会目标的阶段形成的发展思想。这一阶段,我们党开始强调并更加注重全面 发展,形成一系列关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观点,并做出一系列重要部署。 第三阶段,是党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新世纪新阶段开始实施第三步战略目标,即全面 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中,在全面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发展思想。这一阶段,我们党深入分析我国发展的 阶段性特征,针对发展的不平衡问题已成为全局性突出问题的情况,创造性地提出科学发展观的重大理论。 它关于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的阐述,丰富和发展了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又深入了一步。 旗帜与道路 VTR(3) 科学发展观在世界发展与现代化历史进程中具有哪些理论贡献呢? 从学理上看,科学发展观最突出的理论贡献是解决了全球发展的理论难题,即“发展”隐含着的悖论。 第一个是“经济增长”悖论。 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经济史学家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论”的观点被国际社会普遍接受,由于它线性、直观 且又完整地勾勒了当时各国经济增长经历的阶段,这既能较容易地获得发达国家的认可,因为他们就是这样“发展”过来的, 又能为急于摆脱落后或贫困的发展中国家接受。因此联合国将国民生产总量增长作为1960到1970年的“第一个十年发 展目标”。 然而,“经济成长阶段论”的内在逻辑矛盾是:经济成长不可能是直线递进的,经济成长过程实质上是一个利益与资 源重新组合、分配的过程,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与重组过程。因为,经济成长不可能像人们期望的从一个阶段过 渡到另一个阶段,复杂的社会经济活动与人的期望、愿景以及当下的感受始终是有矛盾的。“经济成长阶段论”最后因不能摆 脱现实的困惑:即经济成长了,但它并没有改变一些发展中国家人民的生活,反而带来了社会两极分化、动荡不安等意想不到 的后果,而被冷淡了。 要超越“经济增长”的逻辑矛盾,就必须要科学地认识“增长”与“发展”之间的关系。 科学发展观 超越经济增长的逻辑矛盾 那么我们就来分析一下,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对于我们党在发展理论方面的贡献有哪些。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呢,实际上它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概念的提出,实际上是意味着我们党对于发展理念, 发展的目标,发展到底为了什么,是为谁而发展,是为了物还是为了人,所以我们党开始认识到,整个发展就是为了人。 刚才鲍老师提到一个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对发展理论的一个贡献,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角度。另外一个 值得我们关注的角度就是从方法论角度说,它更多的强度协调发展,统筹兼顾,科技进步。提高科技进步,在经济增长当中的 贡献率,这也包括用科技进步武装人,实现人的现代化。这里面就合乎逻辑地提出,相对于过去快速增长并且由此导致各方面 矛盾,相对增加的情况下面用什么方式来实现统筹和协调,作为经济基础之一,,那就是改变经济增长方式。 最近的提法叫转变发展方式,而不是讲增长方式。以往呢,有好多人把邓小平讲的发展是硬道理误解为增长是硬道理 ,那么增长是硬道理呢?这个实际上在国际社会也有过教训,就是拉美的现代化。拉美的现代化我们说它是陷井,实际上就是 只讲经济增长,不讲发展方式的合理性。就是石老师一开始就强调,始终讲的这个方法很重要,所以经济增长发展,它也有方 法的问题,方法呢它必须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所以我们必须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现在提的就是要转变发展方式。 旗帜与道路 VTR(4) “发展”隐含的第二个“悖论”是“现代化”悖论。 现代化是一个“目标集合”概念。它是人类对经济、政治、文化等目标的理想追求,在“现代化”概念上的集中体现 。因此,人类的现代化不仅仅是经济的现代化,还应包括政治的现代化、文化的现代化、社会的现代化、制度的现代化等等。 科学发展观 超越现代化的逻辑矛盾 普通的老百姓对现代化的理解,可能就是说看家里,就是说我家里用的这些用具,家电里面有多高的科技含量,看一 个城市就是看它高楼大厦有多少,马路有多宽,汽车高级不高级。 不能简单地看一个家里,看一个城市的形态、形象多美、多现代,还有它城市的功能,它的素质。功能实际上就是, 比如我举个例子,就是说到一个城市,你的下水道的功能到底好不好,发达国家它整个的下水道,比如在巴黎雨再下几个小时 ,五、六个小时的暴雨它水很快就通过下水道排掉了。那么同样在我们国内呢?青岛呢它是从整体考虑的,而不是分而自治的 ,所以这个功能的现代化呢?我就举这个例子,很简单。素质现代化呢,就是刚刚石老师也讲到的,就是人。 实际上现代化最根本的是两条,是人的现代化和物的现代化。没有物的现代化呢?人的现代化最后你会发现它没有物 质载体,没有基础,没有物质基础。没有人的现代化呢?最后就简单地把现代化表现为楼宇的增加和楼高的增加,那么最后你 会发现,我们最初所追求的现代化跟我们最后人类所要达到的现代化大相径庭,甚至是南辕北辙。我们所看到的,实际上这里 面就包含了您刚才讲到就是最后实际上落脚点还是在人,人的现代化上。现代化至少应该包括这么几个大类的指标,一个是最 小化污染,第二是资源最优化消耗和使用,第三就是人口素质的现代化,再一个就是教育文化的全面发展,再就是社会和谐, 最后就是为了稳定社会预期所必不可少的相对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这六大类实际上核心是人。 在这个意义上说呢科学发展观,它又是对世界各国原来的各种各样的现代化理论是种超越,这个超越实际上是立足于 中国这么一个大国如何真正实现现代化,就是它必须要有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以科学发展观作为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来指导, 使我们能够走上一个可持续的全面协调的发展道路。 旗帜与道路 VTR(5) “发展”隐含的第三个“悖论”是“生态”悖论。 人类从生态资源和环境对发展与现代化支撑能力的视角提出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观,形成了发展的“生态逻辑”,即 人类发展要有合理的“权限”,在满足当代人需求的同时不能损害后代人的发展需求。这种发展的合理“权限”在不同国家、 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群体乃至个人那里都是有差异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基本要求的科学发 展观,对人类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科学发展观 超越生态的逻辑矛盾 说到科学发展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而说起可持续发展我们又知道它的一 个基本的要求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对,这个是很关键的。发展呢必须考虑人和自然环境的协调、统一,中国传统哲学理念当中就是人是自然的一部分, 天人合一。 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必须依赖于有些刚性约束条件。比如自然基础,首先是土地,其次是水,第三是林地草场,第四 矿产资源。那么这四个刚性约束条件从现在情况看,我们都非常不容乐观。基于这样一个不乐观的自然背景,你要考虑经济增 长的时候,重要的是考虑增长的持续性。增长的持续性实际上是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可持续发展的一个经济基础。 对,石老师讲的资源可以为你整个的增长和发展提供多大的承载能力。我曾经听国内专门研究的专家说,实际上中国 ,他说最理想的是3亿人口,到比较高的高限是7亿人口,但现在实际上我们是13多亿人口,可想而知人这么多。 离那个高限实际上要翻一番了。 翻一番了,所以这个实际上是给我们的环境支撑本身就带来了许多突出的矛盾和压力。 对,你比方说土地问题,一讲到13亿多人口做分母,我们就发现人均一亩五分地都没有了。国务院要求十一五期间 要人均总的可耕地保有量达到18亿亩,我们现在压力相当大。 底线,这是规定的底线。 还有比方我们这个水资源,人均水资源2200多立方米,而且这还是讲的一个静态数据,如果考虑中国增长还将持 续下去,因而工业用水、消费用水、污染用水还会进一步增加的话,那么这个静态数据还将进一步减少。在世界上我们大概排 在第84位,而且这个84位实际上把撒合拉沙漠以南、以北,包括撒合拉沙漠地区的一些国家,干旱国家都放在其中,我们 也只不过排在第84位。矿产资源只相当于世界上人均水平的二分之一,所以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又处在工业化中期,相对 而言,它的资源环境的压力就更大了。还有一点呢,就是值得我们要进一步解读的,就是当我们强调以人为本的时候一定不能 把这个话理解偏了。以人为本,不是说我们所有的自然环境,简单地满足于人的需求,这里边还包括一个很重要的,也是值得 我们今后宣传和教育当中,要加强的就是人不仅是消费主体,环境消费的主体,而且更重要的是,环境建设和保护的主体,否 则,你所有的消费行为都是对你未来消费质量的一种损害,都是对别人权利的一种蚕食,从这个意义上如果我们来接受中国传 统文化里面的天人合一的思想,我想这应该是科学的。 VTR(6)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的 要义、核心和基本要求,从它蕴含的逻辑来看,又体现了自然逻辑,人文逻辑与社会逻辑的辩证统一。 自然逻辑强调的是:在发展经济的活动中,或在处理人、社会与自然的关系时,科学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学会 按照自然规律办事,这是自然逻辑的本质要求。 在自然逻辑中渗透着人文与社会的要素,今天的“自然”基本上是“人化自然”,有的是“人造自然”;以人为本的 人文逻辑,其人本性的源头在自然,人本性与自然性本为一体,其社会性,又是人的本质属性,因此可以说,人文逻辑既是自 然的、又是社会的,是以自然为基础、社会为本质的人文逻辑;社会逻辑则在遵循客观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强调人、自然、社 会的和谐发展,突出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正是在上述意义上说,科学发展观的逻辑又是“自然逻辑”、“人文逻辑”、“社 会逻辑”的辩证统一。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具有世界眼光和宽广胸襟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我们党无论是在革命中,还是在建设和改革中,都非 常重视世界经验,并善于吸收和借鉴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因此,中国共产党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不仅 重视自己实践的经验,而且重视世界各国人民实践的经验。科学发展观就是在总结这两方面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提出 的。科学发展观是对人类实践、现代文明进步成果的科学总结。 听完刚才二位的阐述,让我更加感觉到科学发展观提出确实是非常及时而且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科学发展观,它不是刻意在语词上求新。一,我们现实多年以来发展所产生的新的问题值得我们用新的科学的发展观 来加以解决。第二,整个人类社会长期发展当中已经积累了很多经验,当然他们教训也是很深刻的。无论他们的教训还是他们 的经验,都值得我们在考虑中国未来发展解决现实问题的时候加以借鉴,有的教训要加以避免。另外理论上来说发展经济学, 从最初均衡发展理论,大推进发展理论,非平衡发展理论,到后期的发展经济学跟国际贸易结合起来的新发展理论,实际上都 为我们提出和发展科学发展观提供了理论基础,也就是它不是无中生有。 不是刻意生造出来新的概念,也就是说科学发展观。它正是在立足于我们国家发展的当前的现实,继承了三代领导集 体发展的思想,同时又有一种世界的眼光 来吸收了关于增长理论、现代化理论、生态理论的基础上,实现了一种新的超越,同时又给我们未来的发展,应该是 如何选择发展道路,如何走一条文明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指出了方向。 VTR(7)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深刻回答了“中国为什么要发展”的问题,进一步明确了把发展作为党 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它深刻回答了“为谁发展”和“靠谁发展”的问题,进一步明确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 根本宗旨和基本动力;它创造性地回答了发展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深刻把握,又蕴含着对未来的关注、对未来的期待、对未来的历史责任。因 此,科学发展,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内在需要,必须坚定不移地加以落实。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