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帜与道路之五:全面小康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30日15:26 SMG《时代》

  五集系列访谈《旗帜与道路》

  第五集 全面小康

  VTR(1)

  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第一次提出了“小康” 概念,以及在20世纪末我国达到“小康社会”的构想。

  党的十二大正式引用了这一概念,并把它作为二十世纪末的战略目标。

  2002年11月8日,在党的十六大上,江泽民作了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的政治报告。我们党首次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概念。

  2003年中国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2006年又突破2000美元。从人均GDP1000美元跨入2 000美元仅用了3年时间,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巨大历史性突破。

  2007年6月25日,胡锦涛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和国家到2020年的奋斗目标,是全国各族人 民根本利益所在,必须坚定不移地为之奋斗。

  从“小康社会”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二位好,欢迎你们。今天我们的话题是有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我想请教二位,邓小平当年提出来的小康社会和我 们现在所说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

  按照邓小平当时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第一步是80年以后的十年到90年翻一番,第二步90年到2000年再翻一 番,这是第二步,第三步呢就是从2000年到2050年前后,这个时候中国基本实现现代化,那么在邓小平的概念里面呢 ,这个小康社会基本上就是现代化初步阶段的一个蓝图。

  人均GDP达到800美金以后,那么这是个什么样的状态?他也有一个描述。

  VTR(2)

  邓小平对于小康社会的特征曾经做过清晰的描述。1983年3月2日,他在与中央的几位负责同志的谈话中,以苏 州为例,谈到了人均接近800美元后,社会将是个什么样的状况:第一,人民的吃穿用问题解决了,基本生活有了保障;第 二,住房问题解决了,人均达到20平方米;第三,就业问题解决了,城镇基本上没有待业劳动者了;第四,人不再外流了, 农村的人总想往大城市跑的情况已经改变;第五,中小学教育普及了,教育、文化、体育和其他公共福利事业有能力自己安排 了;第六,人们的精神面貌变化了,犯罪行为大大减少。

  这些描述从衣食住等基本生活和生产资料等经济指标,中小学教育等文化教育指标,以及社会犯罪等社会进步指标等 方面,勾画了未来社会的远景。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邓小平当时提出小康社会,主要是给中国老百姓温饱型的这么一个小康这样一个阶段下达到 一个社会目标。

  那么到2000年以后,我们已经提前实现了翻两番的任务。那么到十六大以后,我们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仅 是经济上它有一个指标,而且在政治社会科技文化诸多方面都提出一个指标,实际上对这个全面有也一个界定,主要是六个更 加。

  VTR(3)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任务,指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 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 殷实。

  这“六个更加”的目标和任务,就是要把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不平衡的小康社会进一步推向经济、政治、文化 和生态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它有一系列的指标,第一个人均GDP从一千美金上到三千美金。第二个指标是什么呢 ?就是说我人均的这个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要从目前的一万二不到要达到一万八。还有第三个指标农村家庭人均纯收入要从目 前的四千元不到,三千多上升到八千多。那么这样的话,经济指标上凸显是三个指标,一个是GDP的指标,一个是城镇居民 的收入增长,第三个是农村人民收入增长。还有两个指标,也是作为全面小康社会的标志,一个就是反映生活水准生活水平高 低的恩格尔系数。恩格尔系数,目前我们总体还是大于40%,什么意思就是说,这个恩格尔系数讲的就是在全部家庭消费支 出当中用于食物的支出占整个消费支出的比例。随着经济的发展,这个比例逐渐要下降,那就意味着你家庭收入当中,随着经 济的发展,收入的增长,更高的比例拿出来要用于非食品的消费,比如说教育、文化、娱乐,精神层面的消费支出要扩张,那 么这个比例我们到2020年,也就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候,要小于40%,这是第二个。第三个我们的居住面积,人均居 住面积也要大幅度增加。目前我们目标是20平方米建筑面积,我们将来设计2020年的时候达到人均居住面积建筑面积是 在30平方米。那么除了这个经济指标以外,我们刚才说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它还有一整套经济的,还有社会建设。所以社会 指标,我们也有很多指标。比如说社会建设方面,大学入学率我们目前是14%到15%,如果往后我们期望在2020年, 能够达到20%甚至更高的比例,那么再比如说我们的公共卫生,公共医疗社会保障,特别是最低收入群体的覆盖面没我们要 达到90%以上,就是更多的人最低生活水准能够保障进来。这就是我们讲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量化的一个蓝图。

  那么这个呢实际上就是把我们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这个三步走更加具体化了。因为当时邓小平提的三步走战略只管了头 二十年,就是从80年到2000年的头二十年

  翻了两番。那么从2000到2050年,还有五十年的时间。当然邓小平在80年,设想这个小康社会蓝图的时候 ,他很难考虑2000年以后,到2050年的五十年,因为那太远了。但是到了新的世纪之初,我们已经到了2000年以 后了,那么我们如果说,从2000年到2050年这么长的一段时间,它不是二十年而是五十年,如果我们没有给它再构造 一个蓝图的话,那么我们未来的发展就会失去目标,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呢,十六大就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是把20 00年到2050年间,这五十年又分了两个阶段。一个是头二十年,头二十年就是2000年到2020年,这时候叫全面 建设小康社会。那么在这个阶段之后,从2020年再到2050年,是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阶段,这样的话把邓小平的三步走 战略当中的第三步又把它细化和具体化了。所以十六大报告就说这二十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二十年,是中国的一个重要 战略机遇期,如果把握好这个战略机遇期,就可以承前启后,就是承上邓小平的那个小康社会的这样一个基础达到全面小康社 会,就可以为2050年前后中国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一个很好的基础。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呢,这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一个非常关键的一个阶段,这就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跟前面讲的小康社会的一个差别。

  旗帜与道路

  VTR(4)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研究了构建社会主义

和谐社会的若干重大问题,指出,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按 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 、文化建设协调发展。其中“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我们建设的和谐 社会的六项特征。

  这六项特征是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六个更加”的目标和任务的进一步深化和具体化,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 条件和保障。

  科学发展社会和谐丰富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理论内涵

  当年小平同志提出来的小康社会的那个概念和十六大提出来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样的概念,它们中间体现了一种继 承和发展的关系,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出来这是我们国家现代化建设阶段上的一种跨越。我想请教二位,为什么在当前,胡锦涛 同志还特别强调这一点,这里头是不是又有什么新意呢?

  这六个更加和六个特征,实际上是相互补充相互支持的。某种意义上讲,胡锦涛提到的六个特征,和谐社会的六个特 征是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当中六个更加的进一步的展开,进一步的描述,进一步具体化。

  这六个更加我们看,基本上还是一种描述性质的,就是经济、政治、科技、文化、人民生活,一个描述性质的,但是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它的理论内涵怎么进一步来体现,我认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个概念和科学发展观的概念,这两个理论 就为它注入了很坚实的理论基础。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全面进步,那么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发展理念上的变化在这样一个发展理念的变化下,原来 的强调经济建设为中心,第一,当然要坚持,但是不能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还要考虑经济建设,到了一定阶段以后,中国的 社会结构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要构建一个什么样的社会,因为这个问题如果说是在前十年。前二十年提出来过于早的话,现 在则必须把这个问题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为什么这样讲,因为我们现在看到的问题是,中国的经济增长没有很大问题,不会有 大问题,谋求一个高增长。在我看来是非常容易的事情,就是说至少还可以持续十年到十五年的增长,但是这样一个增长过程 中,我们会发现很多问题,而且这些问题的背后,有些是社会层面上的问题,这个社会层面上很多问题,如果不能够很好地解 决的话,它可能会阻碍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的这个道路,所以从这一点来讲,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如果我们把它回过头去和小 康社会来看的话,我个人的理解是小康社会,当年是小平同志要告诉中国老百姓让大家过一个什么样的日子,让中国老百姓经 过十年二十年的努力,过一个什么样日子的话。如果主要是回答这个问题的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则要回答另一个问题,就是 中国社会发展的结构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建设应该是什么样的目标,所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它更多的是从原来的经济建设 强调经济建设为中心,同时还要强调社会建设,所以我觉得这一点非常重要。如果设想在推进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经济建设上去 了,但是社会结构扭曲了

  社会利益关系矛盾冲突,这个社会变得更加不和谐了,这样的现代化是没有前途的。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胡锦涛同志在6·25讲话里边就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纳入到了四个坚定不移的这个总的框架当中去,小康社会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具有总目标的性质,你解放思想,改革开 放,社会和谐,科学发展,它都是最后要建设一个小康社会,所以这样一个奋斗目标,是我们党在二十一世纪初已经制定出来 的。迄今我们还是要坚定不移地加以贯彻,但同时呢我认为,胡锦涛同志6·25讲话提出来以后,也为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 会注入了新的内涵。

  旗帜与道路

  VTR(5)

  胡锦涛同志告戒我们:“全党同志特别是党的高级干部,必须牢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认清全面建设小康 社会、实现我国基本现代化、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性、长期性、艰巨性”。

  因此,我们在坚定不移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特别要牢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想问题、办事情决 不可脱离实际。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必须牢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

  我想请教二位,为什么胡锦涛同志在这里专门把我们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这个国情重点提出来?

  一方面就是我们取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确实是很大的成就,我们已经跃居全球第四位,我们现在仅次于美国、日本和 德国,而且渴望今年,很多专家估计我们就会超过德国,有可能跃居第三位。按照十六大的目标,GDP超过三千美金是要到 2020年,现在很多专家估计,可能2010年我们说不定,人均GDP就可以达到三千美金了。所以呢这样的话就是说, 我们很多人就有一种乐观的情绪,我们现在发展得很好,所以在这样的一个情况下,假如说我们不能正确认识自己我们也跟着 沾沾自喜,觉得我们已经不得了了,很多外国人说你们已经不是发展中国家了。我陪些外宾来,他们到上海来看看,你们这哪 是发展中国家,你们比我们还好,一些西方人讲。所以这样的话,如果我们不能正确定位自己不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了,那我 们可能就会犯,一个全局性的错误。

  从GDP增长速度来看,这在世界经济增长史上可以说都是奇迹,但是这种增长还是有些问题,比如说我们的增长还 是比较粗放的,我们的高增长它产生的效益或者说增长的质量问题,还是比较麻烦。所以我们有大量的投入,有大量的

能源、 耗能、消耗,资源的消耗,但是我们的收益,我们的效益是比较低,所以我们面临一个经济增长方式如何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 变的问题,所以这是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我们对
中国经济
发展的阶段,之所以说我们现在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 还有一个判断就是我们不能把高增长等于经济发展这个概念。这在理论上都是非常清楚的,就是经济增长是GDP增长,但是 经济发展包括发展意义上的特别是强调人类发展这个概念来说,我们还是在很多方面还是落后于许多国家,我们人均GDP达 到三千美金,那个时候我们还不是到顶了,还不是到所谓的更发达的阶段,为什么,因为那个时候的目标也就是中等收入国家 的平均水平而已。

  按照联合国的有关标准,就是人均GDP达到一千六百美金,是发展中国家的中等水平达到三千美金才是中上等水平 ,八千美金以上才是比较发达的发展中国家就是发展中国家比较高的水平,是八千美金。那么至于说发达国家,比如说现在西 方的发达国家人均GDP一般在两、三万美金以上像最富的卢森堡、列支敦士登,他们的人均GDP现在都达到了七、八万美 金以上,所以我们要看到这个差距是非常非常大的。

  因此不管是小康社会还是全面小康社会都是一个阶段性目标。我个人感觉不是一个终极目标,所以有一些学者说中国 我们如果从人类发展指数这个指标来看,我们发展非常不平衡。按照我们讲的受教育的情况,人的预期寿命。还有是人均收入 水平,按照这些指标来综合评价,我们一个国家可以分成四个板块,所以我们说人类发展指数水平总体还不是很高,所以这更 强调我们将是一个初级阶段,更要牢牢地记住我们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所以国情问题是在建设小康社会是绝对不能忘记的 。

  其实也是提醒大家在这个成绩面前不要沾沾自喜,看到我们目前国内经济发展

  包括社会发展究竟处于一个什么样的阶段,同时也提醒大家就是我们坚定不移地进

  小康社会建设的过程当中。我们面临着什么样的内外环境

  所以他提出,我们一定要有三种意识,一个是忧患意识,一个是公仆意识,还有一个就是节俭意识。但是我们看我们 现在由于经济比较繁荣,现在GDP增长很快,所以很多人觉得我们很好了,所以大手大脚,所以一定要有忧患意识,要有节 俭意识,对干部要有公仆意识,这些都是跟我们现在的情况是非常有针对性的一些思想。

  我觉得我们之所以说我们现在还是初级阶段,除了从发展阶段上来讲,另外我们从改革的角度来看,还有很多改革的 任务没有完成。我们有许许多多的矛盾或者是制度体制上的障碍在阻碍着我们经济发展进一步提升。所以从这一点来讲,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的总体目标,完善的市场经济这个目标,还没有达成,还没有达到,中国在改革开放三十年当中之所以有一个高 增长,很大一个因素是来自于市场化改革,就是改革本身做了很大的贡献。但是这个改革到现在为止远远没有完成,所以我们 仍然不能离开,我们的改革也仍然处在初级阶段这样一个国情。

  旗帜与道路

  在当前我们强调要坚定不移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它的这个总体的思路和布局又是什么?

  从战略选择上来讲我感觉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的指导思想就是科学发展

  和谐发展。那么这里面最重要的就是我们十六大以后提出来的全面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讲到的五个统筹,这五个 统筹里面最重要的从协调发展的总体要求来看,最重要是要处理好一个叫区域协调发展的关系,比如说推进东部率先发展的同 时要强调东北的振兴,同时还要强调中部的崛起,那么另一方面西部大开发以及区域经济一体化,比如说长三角一体化,珠三 角的一体化,以及环渤海经济圈的一体化,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们首先要做的一件事情是在区域协调方面怎么样去更好 地按照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的要求来推进这个协调发展。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这是一个,第二个我们讲城乡协调发展战略, 那么这个呢,我们现在在推进全面建设小康我个人的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重要的一个任务是农村的小康水平。小康社会的 建设,特别是通过新农村运动,如何推进城乡二元结构的转变,如何推进中国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如何推进我们工业化水平的 提高,而这一点也是强调和原有的经济建设为中心是相衔接的同时又推进了城市农村的城乡协调发展,所以这一点我觉得是第 二点,很重要的一点。那么第三条我们要强调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我们知道在过去经济建设过程中我们过多地把精力放在 如何推进经济建设,而现在强调科学发展观,强调和谐社会的时候,一方面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另一方面也要强调协调 发展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那么包括在我们的公共服务、社会事业的进步这些方面都属于未来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要 做的。

  那么这个问题应该说中央目前已经很明确了,更加注重了社会问题,更加注重了对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所以这 样的话就形成了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这样一个总的框架,总的目标。

  这些方面发展上去了,我们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个目标就能够在2020年

  更好地得到实现。

  VTR(6)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和国家到2020年的奋斗目标,是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必须坚定不移地为之 奋斗。奋斗历程充满艰辛,宏伟目标催人奋进。经过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我们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征程上不断 取得新成就,迈出新步伐。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仍然需要我们艰苦奋斗,不懈 努力。我们要紧紧抓住并切实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