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教委称义务教育校际差距3年内将显著缩小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05日12:17 千龙新闻网 (来源:北京青年报)

  未来三年内,家长们将不再为校际差距过大而择校了。按照北京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计划部署,到2010年全市义务教育学校城乡差距、校际差距显著缩小,学生德智体美等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特别是身体、心理健康素质明显提高。为了缩小目前中小学校际差异,北京市教委有关负责人明确表示,北京市将用2到3年时间建立和完善义务教育质量监控体系和教学指导体系,建立和完善对区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检测、督察制度。

  示范高中招生指标分配到纯初中校

  为了缓解“小升初”择校热问题,北京市近年来大力推进初中

建设工程,已达到缩小校际差距的目的。“市教委除了出台将示范高中招生计划指标分配到纯初中工作外,还建立了市教工委、市教委领导联系32所重点建设项目学校制度。”市教委有关负责人说,“北师大、首师大两所高校还选派58名博士生导师或教授,脱产或半脱产深入初中学校进行帮扶等。”

  加快发展农村义务教育也是近年来北京市推进区域教育均衡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北京市把加快发展农村教育作为推进首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点,已取得了明显的成绩。”市教委有关负责人说。

  远程教育平台接到每个教室优质教育资源城乡共享

  在初步搭建了数字化学习环境的基础上,北京市从2006年开始构建规范的数据体系,全市中小学生的基本数据信息录入到学校管理信息系统。在“小升初”、中考、高考报名中实现与管理信息系统数据的对接。2006年,为全市中小学生免费发放学生IC卡90万张。学生IC卡不仅具有电子学籍管理、市政交通一卡通功能,还可以在

图书馆、计算机房、门禁考勤、自助设备等场所综合应用。学生IC卡已成为北京市推广市民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另外,市区和10个远郊区县开通远程教学站点、网上教研,组织优秀教师对农村教师进行备课辅导,使边远山区的师生也能共享城里优秀教师的授课资源,有效促进了教育的均衡发展。

  “两免一补”政策惠及弱势儿童适龄儿童都能公平受教育

  截至目前,北京市已经实现全部的义务教育学生免交杂费;农村户籍的学生、城乡低保家庭学生、残疾学生免交教科书费;对山区学生、城乡低保家庭学生、残疾学生每人每年提供300元助学补助。上述三类住宿生每人每月发放100元伙食补助。为实施上述减免,市、区县两级政府5年来共投入5.3亿元。

  在解决打工子弟入学方面,北京市采取了多种措施。目前,在公办学校就读的流动人口子女共25万人,占在京流动人口儿童少年总数的63%。各区县财政按公办学校实际在校学生数划拨生均经费,公办学校的教职工编制按学校实际在校生数进行核定。另外,市级财政投入近3亿元,对接收来京务工农民子女较多的公办中小学和区县给予专项补助,还对在公办学校借读的务工农民子女免收借读费。

  数字成就

  2006年北京市用于义务教育的财政拨款为76.12亿元,比2005年的61.86亿元增加14.26亿元,增长23.05%;2006年财政经常性收入比2005年增长18.06%,用于义务教育的财政拨款的增长比例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比例4.99个百分点。

  为了全面加强中小学体育和美育工作,2005年和2006年,北京市政府把为郊区农村中小学配备体育、音乐、美术教学设备列入为市民办实事项目,共投入5000万元,推进农村地区开展素质教育。

  2006年起,要求没有农村工作经历的特级教师应当到农村中小学或城镇一般中小学兼职支教;启动了大学毕业生支教工作,在昌平区和大兴区进行试点,接收了120名大学毕业生,今年还将选派500余名大学毕业生到农村中小学支教;在32所初中校中分别设立2至4个特聘岗位,鼓励和引导优秀教师到一般学校任教。

  2006年,完成了市级69名骨干班主任和535名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培训工作,首次评选出了全市十佳班主任,并以两委名义进行了表彰。同时,40个小学示范性心理咨询室基本建成,还有200所中小学开展家长教师协会工作。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