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动青少年廉洁教育时机已经成熟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06日13:39 中国青年杂志

  ——访清华大学廉政与治理研究中心主任程文浩

  采访-赵涛

  记者:2004年,您在深圳的一次论坛上提出:廉洁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当时您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提出这一观点的?

  程文浩:我当时通过自己的所见所闻和研究,意识到不廉洁的意识已经呈现向全社会泛化的趋势,一是从公职人员队伍向非公职人员队伍蔓延,二是从成年人群向未成年人蔓延。特别是一些低龄人群(包括幼儿),已经出现了不廉洁的意识和行为。如果不能充分认识这种危险趋势对我国未来反腐倡廉工作的危害,后果不堪设想。有鉴于此,我认为我国应尽快启动社会廉洁教育工作,并应从人的幼年时期入手,所以才提出“廉洁教育从娃娃抓起”这个口号。

  不料我的话被某些媒体转述时改成了“反腐败从娃娃抓起”,令人不解。至于这句以讹传讹的话后来流传甚广,并引起了广泛的争议,更是我始料不及。反腐倡廉是一个非常严肃的题目。希望媒体今后在引导舆论方面,能够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不要曲解别人的观点。

  记者:“目前中国启动青少年廉洁教育的时机已经成熟”,怎么理解您的这个判断?

  程文浩:近年来国内外廉政建设战略和工作格局的发展变化,为我国开展青少年廉洁教育提供了大的时空背景。在国际社会层面,《联合国反腐败公约》明确要求缔约国在学校开展廉洁教育。从国内情况来看,中央发布的《惩防体系实施纲要》明确提出: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共青团组织要把廉洁教育作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培养青少年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从具体工作层面来看,我国的某些基层地区(如杭州上城区)已经围绕青少年廉洁教育进行了数年的尝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教育部从2005年下半年开始,在北京、天津、上海、浙江等十省市大中小学开展了廉洁教育试点工作,已积累了相当的经验。这些前期的实践大大加速了我国青少年廉洁教育工作的探索过程。

  记者:确实,在今天的青少年中,存在一些“腐败”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仅仅是教育的缺失吗?它会不会还有别的生存土壤?

  程文浩:虽然教育领域并非净土,但我认为,青少年群体当前存在的一些不廉洁的意识和行为,主要还是由我国因为经济转型而处于腐败高发阶段这一社会现实所导致,受不健康的社会风气所影响。

  中国的传统教育思想一直是授业和修身并重。在当前不良社会风气毒害青少年之时,学校更应当坚定不移地承担起自己的育人之职,而不能对此熟视无睹,放任自流。当然,学校的廉洁教育同时也应包含对教育工作者自身的廉洁教育。这项工作应是一个师生共同参与、良性互动、共同进步的过程。

  记者:怎样的廉洁教育,才会使今天的青年收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程文浩:“润物无声”,即让青少年在不知不觉中树立起廉洁的意识和习惯,应是廉洁教育所追求的目标和境界。我认为这项工作应讲求实效,不能满足于道德说教。具体地说,就是要把理念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

  廉洁、腐败等都是相对抽象的概念,如果不和选班干部、奖学金评定、捐赠管理等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使青少年意识到凡有权力和利益之处,便有廉洁责任,那么他们就无从理解这些抽象概念和他们之间究竟有什么联系,因此也就难以认同我们要灌输的理念。所以,廉洁教育一定要针对青少年群体的特点,力争做到具体化、生活化、趣味化,而要避免过于成人化和政治化。

  记者:关于廉洁教育,在举国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它会成为一个尴尬的摆设吗?

  程文浩:这项工作在全国推广之后,我们下一步应重点关注各地学校开展这项工作的力度和实际效果。现在这项工作至少面临三重制约,一是缺乏成熟的教材(教什么),二是缺乏认同青少年廉洁教育的高水平师资(谁来教),三是缺少课时。不安排课时,廉洁教育自然就无法落地,流于口号。

  要解决上述问题,在师资方面,学校应加深教师队伍对这项工作的理解和认识,同时教师自己在廉洁方面应率先垂范。在教材和课时方面,既然廉洁属于人的思想范畴,那么应尽可能融入大中小学现有的思想政治课程,尽量利用现有的政治课课时和教材,并有意识地强化其廉洁内涵,而不必另起炉灶非得有单独的教材和课时。在当前的条件下,整合和利用现有资源,可能比较现实。

  记者:说到廉洁教育,我们中国的

传统文化在这方面会有着自身的优势吗?

  程文浩:我国不但是历史悠久的大国,而且有着源远流长的清官文化。中国的传统历史文化堪称是廉洁教育的富矿,如果我们能够广泛占有历史资料并注重提炼其中的廉洁理念,那么不但能够满足当前廉洁教育工作的需要,而且能够在国际社会独树一帜,开辟出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的廉洁教育之路。

  记者:其他国家或地区在加强青少年廉洁教育方面有什么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

  程文浩:青少年廉洁教育即使在国际社会也是一个崭新的前沿领域,只有具备相当远见的国家和地区才已开展这项工作。

  我通过对海外青少年廉洁教育实践的分析,发现其中比较成功的国家和地区,一定是教育者能够就地取材,即通过日常小事引发学生的思考,并使其能够以小见大,举一反三。青少年廉洁教育能否做到具体化、生活化、趣味化,密切联系学生和学校生活实际,引起青少年共鸣,是这项工作成败的关键。

[上一页] [1] [2]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