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众期盼更多公园回归公众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06日16:29 新华网
民众期盼更多公园回归公众
9月28日拍摄的北京天坛公园的古树。新华社发(陆欣 摄)

  新华网北京10月6日电 (“新华视点”记者林红梅、杜宇、钱春弦) 2007年“十一”黄金周渐入尾声,全国各地再创群众出游新高峰。各地的旅游景点游人如织,公园成为人们出游的主要去处之一。但是,公园的商业味过浓、高额收费、园中园收费等,给群众的出游留下不尽如人意之处。公园本姓“公”,让更多的公园回归“公众”,成为黄金周中群众的呼声。

  休闲类公园呈免费开放趋势

  《现代汉语词典》中对公园的定义是:供公众游览休息的园林。

  我国不少地方对公园实施分类管理。北京市按价值高低、景观效果、规模大小、管理水平等,将全市公园分为综合、专类、带状、街旁游园四大类。供市民日常散步、锻炼的带状类和街旁类公园纯属休闲性质,价值类别最低,免费对公众开放;综合类公园如紫竹院、玉渊潭、陶然亭等,以及颐和园、天坛、北海等世界文化遗产和重点

文物保护单位等专类公园,则收取门票。厦门市也将公园划分为综合公园、社区公园、专类公园、带状公园、街旁绿地五类。

  近年来,我国出现了休闲类公园向公众免费开放的趋势。武汉市从2001年以来逐步开放了30家城市公园。2007年春节起,武汉东湖听涛景区公园试行免费开放,取消了30元一张的门票。从小生长在武汉的周姓市民第一次和家人一起游览东湖听涛景区公园;杭州西湖从2003年起免费开放;上海也有120多家公园免费开放。

  黄金周期间,我国相继传出一些地方的公园实施免费开放的消息。福州市七成以上的公园“十一”期间免费开放;济宁的四大综合公园全部免费开放;重庆枇杷山公园10月1日免费开放,创下了10年来日游客之最;河南洛阳自10月8日起,王城公园、牡丹公园、西苑公园、中国国花园、隋唐城遗址植物园、南关公园除特定时间外全部免费开放。

  高价值公园“逼”游客“高消费”

  在休闲公园回归“公”字的同时,综合类、专类公园、名胜古迹公园却逆势而动,呈现出浓厚的商业味道。

  在北京一家企业工作的王女士,“十一”黄金周陪着来自农村的父母游览北京。在颐和园花30元买一张门票进园后,处处遭遇园中设园,想要参观,必须另买门票。就连万寿山也设起大门,收起门票。心疼女儿一个月1000多元工资的老两口,在园中匆匆转了一圈就出了公园。老父亲对记者说:“我女儿的收入不够我们老两口逛几次公园,一家人还要过日子呢!”

  目前全国各地实施收费的综合类、名胜古迹类公园,在分类上属于“高价值公园”。这些公园景区的门票太贵,是群众在假期出游时的普遍感受。在北京,一家三口人要逛一次公园,仅门票支出就要200多元。山东蓬莱阁一张综合性门票80元,还不包括乘坐索道的费用。

  除了门票贵外,“十一”黄金周期间走进公园,如同进了市场。在玻璃葫芦瓶里刻一个名字10元,射10支箭10元,各种吸引儿童注意力的游乐设施价格更是不便宜。孩子骑几分钟的玩具斗牛,就要花10元。

  李女士是北京一名

公务员,她说:“我们夫妻平时没有时间带孩子玩,现在陪孩子进公园玩一天,竟然花了500多元。一根冰棍4元,一根玉米5元,一瓶矿泉水3元,一碗方便面10元,都比一墙之外的商店贵一倍以上。就连一串羊肉串,外面卖1元,公园里卖5元。这哪里还是公园啊!百姓游园观赏被迫变成了高消费。”

  高价格未能控制住人流

  公园是涨价还是免费?这一话题已经争议了很久。公众坚定地站在免费一方,认为公园属于公众资源,理应免费,让群众享受得起。另一方则认为,对于文物、历史、文化价值较高的包括世界文化遗产在内的公园,必须设置一定的接待限度,以防古迹被过度践踏。提高门票价格,目的是控制人流、保护文物。由于后者的声音盖过前者,“高价值公园”在一片质疑声中频频提高门票价格,园中园越设越多,公园离公众越来越远。

  但是,高价值公园的高价格并没有起到控制人流的作用。“十一”黄金周中,各名胜古迹公园、旅游景点均出现了人流高峰。

  中共中央党校研究室副主任周天勇教授认为,随着百姓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和黄金周制度的实行,“高价值公园”是多数群众想去的主要去处。这些消费对于群众来说,具有不可替代性。这是高价格没有起到减少人流作用的原因之一。

  相反,拉萨的布达拉宫不用价格做手段,却起到了控制人流的作用。布达拉宫是土木结构,有13层,又建立在山上,必须对重量进行控制。管理处处长强巴格桑说,从2003年5月1日起,布达拉宫开始实施限制旅游人数的措施,一小时只许150名游客游览。在布达拉宫内,导游必须带团边走边讲,一小时内出宫门,否则将被罚款。到西藏的旅游团必须向当地旅游主管部门申请后,管理处才安排参观时间。至于散客,必须提前一天到售票处预约门票。记者看到,布达拉宫的门票很独特,上面的参观时间具体到几点几分到几点几分的时间段。在入口,验票员将一名手持时间段不符合要求门票的游客,不客气地挡在了门外。

  山东一位宋姓游客“十一”带着10岁的儿子到北京故宫、天坛等地游览,几天时间花去了一个月的工资。他告诉记者:“公园不姓公的原因在于公园成为公园团体谋利的工具,绝不单纯是为了‘保护文物’。政府应该查一查,公园从游客身上赚的钱都用到哪里去了?”

  回归公众是大势所趋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许光建教授认为,公园是全体人民的共有资源,回归公众将是大势所趋。

  许光建举例说,地处无锡市中心的公花园百年华诞时,政府和企业出资修葺一新,有些人提议,政府花了那么多钱可以考虑适当收一点门票钱。但当地政府决定,修缮维护公园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不收门票。

  武汉继各公园陆续对市民免费开放后,最近又出台规定,逐步撤出公园内经营性游乐设施。武汉市有关负责人表示,过多的游乐设施让公园的服务功能变味成商业功能,背离了公园的公众性质。

  目前,在公园界流行的观点是,我国的景区旅游资源还远远不能满足全体国民的需要,应该允许一些公园在是否收费的问题上有一定的自主权,以维持公园的正常运转。

  许光建指出,公园属于政府职能该管的公益性事业范畴。随着我国政府财力的增加,政府对公园景区等公共资源实施免费,已经具备能力和条件,公园正常运营的费用应由政府公共财政来承担。

  资料显示,世界上不少国家实施公园免费。英国的大英博物馆免费向公众开放,美国著名的中央公园免费开放,日本的公园和自然景观基本不收费。

  世界上一些名胜古迹类景点虽然收费,但费用并不高。巴黎卢浮宫门票不过几欧元,

意大利古罗马斗兽场门票6欧元,俄罗斯克里姆林宫门票100卢布,比我国黄山200元的门票、张家界258元的门票、云台山160元的门票便宜得多。

  周天勇认为,除政府拿钱外,还可以通过市民提供自愿服务,通过社会的公益性捐赠,来弥补公园经费的不足。对于企业或个人投资参与公园建设、景点开发的,政府要设定利润上限,设定投资回报的期限,以防投资商借机牟取暴利。待投资方收回投资后,马上恢复景点的公益性质。

  还公园于公众,是百姓的期盼。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