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十七大代表马艳红:工程勘察队伍中的铿锵玫瑰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08日08:03 人民网-人民日报
![]() 马艳红(中)与同事在北京一家工地勘察。 在工程勘察界,中航勘察设计研究院的马艳红名气不小,今年她又当选十七大代表。但她丝毫没有陶醉在荣誉的光环里,想得更多的是如何把荣誉变成责任。“成为十七大代表对我而言是一种鞭策。我要更加努力地工作,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马艳红说。 干工作,马艳红始终有一股子不服输的劲头。22岁,她成为勘察设计行业的一名“新兵”。她风餐露宿、日晒雨淋、跋山涉水,天天和土地打交道,父母见了直心疼,她却干得津津有味。“无非是脏点、累点,脸晒得黑点,上厕所、洗澡不方便点,这些都算不了什么。在最短的时间内拿出最佳方案,才是我最在意的。” 为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做地质勘察时,马艳红曾连续两个多月住在水稻田边的工棚里。有一次要获取水压方面的数据,她在水稻田里一站好几个小时,脚都泡肿了。“要么不干,要干就要干好,就要争第一”。凭着这股劲头,她主持的浦东国际机场主跑道勘察项目捧回了“国家优秀勘察奖”,成为航勘院第一位获得国家大奖的女性。 1997年,由于工作需要,马艳红调整到市场营销岗位,这对她是一个全新的领域。钻孔夯扩挤密复合桩地基处理技术是中航勘察设计研究院当时新开发的一项专有技术,与传统技术相比可降低工程造价20%多。马艳红利用一切机会,向客户推荐这项新技术,并组织相关人员实地考察、参观。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专有技术逐渐推广开来,马艳红也以技术为依托,凭借自己的热情和诚信赢得一个又一个客户,带来一个又一个订单。其中2005年,马艳红签订的工程合同额达2800多万元,占全院工程合同总额的25%以上。这项专有技术也在北京地区130多栋18―33层高层建筑的地基处理中成功应用,为国家节省基建投资10亿多元。 简历:马艳红,36岁,现任中航勘察设计研究院生产经营处副处长。2004年,她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2005年,她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