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炮技术营长曾满军:在人生最大风速中站稳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08日09:17 中国青年杂志

  曾满军:1974年出生,现任第二炮兵某部技术营营长。

  在人生的最大风速中站稳

  文-屈国阳 本刊记者 亓昕 图-宽地摄影

  这一天,将满22周岁的曾满军就要大学毕业了。

  哈尔滨工业大学自动控制专业,学生会主席,奖学金获得者,好人品好人缘……这些利好消息直接指向一个“高点位收盘”的就业结果,事实上深圳一家外企已经发来聘用函,资产千万的二哥也想让他帮忙打理公司,可是他出乎所有人的意料,竟应征入伍,跑到山沟里当起了兵……

  这一晃,十年过去了,有时他自己都会觉得恍惚。然后在每一个这样的时刻,点燃一支烟,就像这会儿,烟雾在瞬间遮住了他的表情,只能看见他左前额上那一小撮儿不知啥时长出来的白发,桀骜地站立着,像一种标志。

  从一个地方大学生到一名优秀军人,那似乎是最为艰苦卓绝的一种成长……

  1

  曾满军是全校第一个跑去报名入伍的,当时负责招收大学生干部的同志看看这小伙儿,又看看他的履历,目露喜色,然后问了句:“想好了?”

  “想好了。”

  “那赶紧填表吧!”

  就这样,1997年哈工大最优秀的本科毕业生之一曾满军同学,光荣入伍了。他那时的想法天真极了:自小家境优越,不用急着赚钱,那为啥呢?一个爷们儿,就是要到军营里去锻炼一下自己的意志,修正一下自己的弱点!

  只是没想到,这一“锻炼、修正”不要紧,差点就“幻灭”了。

  第一次参加集训,是到太行山脉某处侍弄菜地。那儿是海拔2400多米的地方,土质不好,种出来的菜状似侏儒,他本以为是要进行一场革命性的菜地改革,可是没想到他们的任务只是“把垄沟弄净,菜地抹齐,前后拉直”。

  他咬着嘴干了几下,烦了。

  “班长,这是在搞啥嘛,菜种好了就行嘛!”班长看了他一眼,没搭理,扭头走了。没走几步又回来了,有点不耐烦:“让你干什么就干什么,哪那么多话!”

  他是真搞不懂啊!这不是徒有其表吗?对菜、对吃菜的人有意义吗?被子要叠成那样,睡觉不还是得摊开吗?一个晚上从10点10分熄灯后,要紧急集合五六次,不是逗你玩吗?喊号子,就是喉咙喊穿了你也得喊,有这必要吗……

  呵呵,这就是一个地方大学生初入军营时的困惑。在意识深处,他还不知道军人与“群众”的本质区别,也不能够理解这种区别。若干年后的此时,他早已明了一些看似无谓的行动怎样地磨砺了一颗颗毛糙的少年心,而当时,有意见就提呗,所以,很爱发言,经常发言,以至开会时领导常常怕他,那也提。

  可是说归说,有意见归有意见,他把该做的事情都做得很好。那意思就是说“我能干好,还比别人干得更好,但是我不想干。”集训结束,他最后得到的评语是:“啥都好,就是不好管。”

  总之,地方大学生曾满军作为新兵的第一年,比较郁闷,他的领导也不太爽。假期回家,约高中同学出来吹牛喝酒,对方当时跟着叔父发财,已经小有实力了,但是上学时是万万不如他的。

  “你,一个月能拿多少?”同学问他。

  “你管多少钱呢。”

  “到底多少嘛!”对方紧追不舍。

  “几百块吧。”

  “到我叔这儿来干吧,就缺你这样的管理人才,钱不会很多,也就比你现在的多十倍吧。”

  他没吭声。

  临走,同学又来了,这次更认真:“回来吧,一个月8000!”他还是没吭声……

  回到部队,有点儿呆不住了,第一次,开始“认真地”怀疑自己的选择:“我这是在干什么?辛辛苦苦上了大学,就是这样的结果吗?这鬼地方,没娱乐,没待遇,打个电话都费劲,我真要在这儿呆一辈子吗?”

  然后,想到了“逃”……

  对,这就是今天被二炮授予“模范大学生干部”、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基层主官等荣誉称号的曾满军初入伍时的表现,这个思想上的落后分子,在想当逃兵的时候,遭遇了一件改变他一生的事,正是这件事情,坚定了他作为一个军人的信念。

  2

  1998年,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洪水。曾满军随所在部队前往洞庭湖抗洪抢险,他们的任务是堵管涌。

  一到事发地,他“什么想法都没了”,完全是受本能驱使冲入抢险现场,连续作战十昼夜,这其中因又热又累,他晕倒了三次……“在那种氛围里,哪有时间想你自己啊!还能顾上解决思想问题?晕倒了,醒过来摸过铁锹接着干。”

  十天后,抢险结束了,为了不打扰当地老百姓,部队领导决定提早撤离。

  他记得出发时大概是凌晨3点半左右,近百辆军用卡车悄然驶出受灾地。作为排长,他守在车厢末端,默默看着道路两边站满的得知消息前来送行的老百姓。因为“过于理性”他起初“并没什么感觉”。

  忽然,从人群中冲出一个中年男人,刚巧跑在他们车后,只见他肩上扛着一筐水果,手里提着两个装满鸡蛋的袋子,一边喊一边追,气喘吁吁地追了几十米远(上级有指示不允许停车),在坐倒在地的那一刻,突然孩子一样地大哭起来。

  “恩人啊……谢谢你们啊……咋就这么走了呢……老百姓感谢你们哪……”他一边哭一边朝着他们的车高声喊着。

  曾满军早已泪流满面。

  那是一次深沉的震撼,就是那一瞬间,他忽然懂得了迷彩服的全部价值;就是这个哭泣的男子,让他知道了军人的所有含义:所谓军人,就是老百姓生命和财产的守护者!就是他们的铜墙铁壁!就是整个家园的卫士!

  就在那一刻之后,在曾满军入伍一年零两个月的这个时刻之后,犹如“神启”,“月薪8000”等“俗世烦恼”再也没有出现过。一个真正的军人、一个真正领略军人的责任感与自豪感的军人,从此诞生。

  3

  只是,一个合格的技术军人,就是那么好当的吗?

  第一次参加为期40天的培训,他坐在第一排第一桌,像个小学生,浑身胀满了求知欲,逮着机会就向业务骨干求教,有一次遇到一位有操作经验的班长,他跟着人家边问边记,不知不觉到了洗手间门口,人家回头问他:“排长你也上厕所啊?”他这才恍然止步。

  苦学了两周,形势变了:由他问别人改成别人问他了;考试得第一名,平均成绩99分,并获得了一个光荣的外号:电脑。结果自豪感没持续几天,有一天参观其他战士进行“口令合练”,那架势,又把他给震了:“这些兵确实可以啊!那么多程序怎么记得那么准答得那么溜?”刚建立起来的自信又被挫伤了一大半,接着学吧!

  他去问人家:“这个东西有规程吗?”

  “有啊。”

  “有多少?”

  “不算多,八开的纸,也就一千多页吧!”

  一千多页!我的天!那还有法儿弄吗?

  这时,40天的培训已经结束了,他得到了“优秀学员”称号。然后回到队里第一件事就是找营长要了一份规程,营长一边递给他一边说:“要想把你的排带好,必须把这一千多页背下来!”

  “那不可能。”

  而事实上,这项高不可攀的任务他很快就拿下了:特意买了两个小本,把所有的规程都抄在上面,有时间就背,常常一个人站在那儿振振有词而又默默无声,目之所及都条件反射般地转化为规程,渐渐地,发现了规律。

  发现规律就好办了,他把这些“曾氏规律”记下来,整理了厚厚两大本,对照规律背规程,还是默默无声而又两眼发直……一个月后,在轮到他进行口令合练那天,他对答如流,那一千多页纸在他心里上下翻飞!

  就在这年年底,他第一次参加基地导弹专业技术比武,与上届冠亚军和各旅的技术室主任等高手同场竞技,一举夺得四个单项第一名和总成绩第一名!

  在他当排长期间,全排的所有技术他都烂熟于心,有情况找他准没错,战士们因此称他为“消防队员”。几年下来,他熟练地掌握了导弹全武器系统18个专业和80%以上岗位的操作,从“消防队员”荣升为“消防队长”;熟记了3000多个重要技术参数;12次参加各类比武、11次夺冠;编写的简明控制专业教程被二炮列为教材。

  4

  技术上拔尖了,他还要当一个出色的管理者、带兵人,而其实真正令曾满军感到骄傲的,不是他的技术水平,也不是他的指挥才干,而是他和战士的感情。

  因为他带兵,用的是情,是将心比心的那颗心。

  曾经有个来自农村的战士,因其小学毕业的文化水平在这个技术部队里做起来有些吃力,所以在选改士官的考核排名中成绩靠后,基本上没什么希望。他于是找到他的曾营长。

  “营长,我现在是我们家唯一走出过大山的人”,说着说着,眼泪开始在他的眼眶里打转,“妹妹在上学,如果我回去了,我妹没人供,就会跟我一样,一辈子都不可能走出大山了……”曾满军是最看不得战士的眼泪的,他知道一个大男人,若不是真的动了情,是不会哭的。他安抚了一下这个战士,然后径直去找上级领导。他向领导汇报的时候言语实在:“这个人的去留对部队也许没多大影响,但是对他个人的影响非常大,甚至会影响到他整个家族的命运,我会好好辅导他,争取让他早日赶上,请领导再作批示!”几经周折,在第二天就要定额的最后关头,他连夜开车赶了三十多公里的路,去找首长……

  战士的孩子不小心受伤了,他亲自开车送到

医院,为的是让对方“感觉踏实”;有个家属来反映“那谁好像网恋了”,他就把人找来,坐他跟前反省,直到完全承认错误并保证不出问题;战士的家人看病没钱了,他二话不说先给垫上;有个战士精神病治愈归队后,没人愿意接近,他就和他住在一起,白天照顾他服药,晚上陪他作康复锻炼……

  对新兵,他几乎是“疼爱”的。刚当连长的时候,每到除夕,他都会安排老兵去站岗,“凭啥让新兵去站岗?在家里他们可能还是放炮仗的半大孩子,你们在那儿看电视吃饺子,他能好受吗?”而通常8点~10点这段“春晚时间”他都安排自己。那次,呼啦啦一下子下来了十几个新兵要替他站岗……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就是特别喜欢跟兵们在一起。他们都是我的生死兄弟。有人说带兵难,其实不难,人都是有感情的,尤其是军人,其实他们更感性;用情带出的兵比什么带出的兵都更有战斗力!”

  除了以情带兵,他还用知识带兵。现在,全营整体文化素质显著提高,过去多年没有战士考上军校的历史,被连连打破。

  同时,他始终像打仗那样抓训练,组织官兵在酷暑天登山,在寒冬天拉练,在雾、雪、夜、暗等复杂条件下进行战术训练。甚至不顾危险,坚持用真家伙搞测试训练!他还和官兵一起研制了八套仿真模拟器材,大胆革新训法战法,使整体效率提高三分之一 ……

  就是以这样的人格魅力、情感沟通与知识育人,入伍十年来,当排长,他所在的排荣立集体三等功;当连长三年,连队年年被评为标兵连队;当营长,则是“军事训练一级营”,荣立集体二等功。

  5

  再扎实的理论基础,也许也不及一次实战来得痛快——终于,机会来了。

  那天,部队奉命执行发射任务。进行至关键环节,场区忽然狂风大作,完全超出适宜的气象条件。

  领导低声问:“曾满军,你有信心吗?”

  “报告首长,坚决完成任务!”他大声回答。

  总指挥示意后,他向全营下达了“开始”的命令。而此时,风越来越大,装备在风中不停晃动,所有人都为他捏了把汗。他在心底对自己说:“要稳住,沉住气!”随即,发布“控制晃动”命令,此时,全场的气氛几乎凝固了,所有人都屏住呼吸,注视着装备的操控,只见他指挥若定,装备在风中平稳移动,大风在耳边呼呼作响……

  终于,装备安全到位,那一刻,全场掌声雷动。

  一位首长拍着他的肩膀说:“好样的小伙子!你们创造了风速最大情况下完成任务的记录!”

  随后,导弹按时发射,并命中目标。消息传来,十年里的第一次,当着所有战士的面,曾满军哭了。

  其实,那也是他个人的一种记录:从一名地方大学生成长为一名出色的国防卫士,是信念与使命,使他安然度过了那曾经的人生“最大风速”,并从此愈战愈勇!

  “那一时刻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几乎无法形容,是我这十年的总结!在那一刻,所有的付出都找到了价值,一个人也找到了对于国家的价值!”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