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干部公选:选贤须扩视野跳出官中选官定势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10日09:51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10月10日电 近年来,全国许多地方政府及有关事业单位拿出许多领导岗位面向社会公开竞聘,但其中不少都限定了参选者的领导干部身份,最新一期的《人民论坛》刊文指出,这种“官中选官”的模式难以使年轻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成为了中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难点,因而必须要跳出这一思维定势。

  中共中央党校党建部教授李民指出,改革开放近30年来,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不断力求拓宽选人视野,打破工人农民干部的界限,更加广泛地吸收和选拔优秀人才。但有些地区、部门、单位在选人的改革上力度却不大,甚至有的尽管也摆出一套民主选拔程序,但实质仍然是在本单位的干部中 “少数人在少数人中选少数人”,发展自然也没有生机和活力。

  李民分析说,由于中国正处于不断改革进程中的制度转型期,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进展参差不齐,搞得好的,氛围和谐,人才辈出,人们安居乐业,呈现健康、稳定、全面发展态势;搞得不好的,则由买官卖官的市场左右当地的政治生态,领导干部的前程依其所依傍的上级领导的“荣”、“损”而变,经济社会发展自然问题丛生。本质差别就在于对人才重视的程度与具有什么样选人的理念与制度,这些不同必然导致选拔人才的不同,进而人为地拉大社会发展的差距。

  南京晓庄学院经济法政学院副教授李昌庚指出,虽然没有丰富的官场履历,有些人也许的确在才能、工作方法和技巧等方面不适合相应的领导岗位。但也必须认识到,有些人之所以不适合相应的领导岗位,却往往是因为他们不适应所谓的某种“潜规则游戏”。而从官场中选拔出的领导恰恰能够适应所谓的“潜规则游戏”。而这种所谓的“潜规则游戏”恰恰又是干部人事制度的顽疾所在,也正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心所在。

  李昌庚进一步指出,应该承认,许多政府或事业单位的官员能够胜任所竞聘的领导岗位。但同时必须认识到,长期在国家机关工作容易形成陈旧的思维定势和顽固的官僚习气;容易形成裙带关系,从而为腐败提供了“温床”。而且“官中选官”难以使年轻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因此,在公选干部的操作中必须跳出这一思维定势。

  李民也认为,改革开放近30年的实践,各行各业脱颖而出了一大批优秀的党政领导干部、科技教育工作者和企业管理人员。这些人是改革开放的闯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弄潮儿。从这些具有丰厚实践功底的优秀人才中选拔领导干部,比起仅仅局限在党政干部队伍中选干能够使决策更加具有代表性、可行性、前瞻性和创造力。因而打破身份界限,扩大选干范围,公开竞争、阳光竞争有利于更好地发挥党的执政功能,构建

和谐社会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