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外媒体如何报道北京奥运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11日10:12 南方新闻网-南方周末
境外媒体如何报道北京奥运
境外媒体如何报道北京奥运

  作者:南方周末记者 朱红军 发自北京、上海

  写在前面:这是本报奥运特刊第三次和您见面,我们将视角投向媒体同行,他们来自中国之外,可以确定的是,他们的视角绝对不仅仅是奥运会,他们会观察中国的方方面面,中国将如何面对这些“挑剔的眼睛”?这是一次考验,中国是否准备好去面对?

  北京将面对他们“苛刻的镜头”,2008年,这些镜头可能会无处不在

  关注“场外的中国”

  现在看来,能进奥运赛场的境外记者将是幸运儿。

  北京奥组委的统计是,采访北京奥运会的记者总数或将达3万人。但只有5600人拥有入场采访资格,显然,其他人只能关注赛场外的中国。

  比如华尔街日报,由于没有体育版面,只获得六个入场名额,“我们不会太注重纯粹的体育赛事。”华尔街日报北京分社副社长丁杰生说。

  10月2日报纸刊发《筹备奥运细致到猪》,之前,他们注意到有关中国企业为奥运会定点生产猪肉的消息,于是展开挖掘。

  最终呈现的报道包含食品安全、通货膨胀、贫富差距,甚至矿工和精英阶层等一系列元素,这是不是“奥运报道”?

  一周前,他们关注中国政府核查在华外国人非法签证的问题,一个月前,关于北京奥运兑现承诺将遭遇复杂情形的报道,登上报纸重要版面,报道提及环境、交通、外交、人权、国际事端。这似乎也是他们的“奥运报道”。

  CNN的“性格”和华尔街日报相似,这家著名的新闻机构,也只获六个名额,这与往届持平,尽管最终报道规模会是历年之最。

  按照国际奥委会规定,非转播机构身份的他们将不被允许在其节目标识中使用奥运的标志甚至字眼,CNN北京分社首席记者吉米说,只能起个类似“北京聚焦”的名字。“赛场之外的北京,体育之外的中国,才是我们的报道重点。”

  CNN北京分社已在紧锣密鼓地进行资料准备,包括文化、政治、经济、社会方方面面,从横扫英语别字、老百姓养狗、讲文明树新风到达尔富尔、台海风波,无所不包。这些都有可能是“奥运报道”

  《北京倒数》是CNN专门为北京奥运倒计时一周年录制的专题,“CNN不会说光坐飞机来到北京,告诉外国人说北京有多少辆自行车,然后就走了。”主播之一的鲁可蒂(KristieLuStout)说。

  “我们的难题在于如何出新。不可能细致而微的具象报道,比如奥运场馆造价,我们可能会置身于中国政府的行政资源配置能力强大的政治背景、中国的劳动力成本廉价的经济背景,”吉米说,“而某些时候,必须为每一个细节寻找到归属的大背景。”

  松村圭是日本共同社的专职奥运记者,他被共同社委以在常规赛事报道之外深入综合分析中国的重任,迄今,他已追问过中国的兴奋剂问题、举国体制走向以及环境污染、食品安全等非体育问题。

  他还关注中华民族的复兴与自尊,共同社的一篇文章说,中国意图恢复鸦片战争以来受损的自尊心,“奥运会不仅是体育盛会,更是不容失败的政治活动”。

  松村圭自觉压力巨大,他来中国已经三年,而对认识眼前这个复杂而庞大的国家来说,实在太短,以往的奥运会,一般都是专职体育记者前往,而这次,共同社的经济、时政、国际等部门的同事都参与进来。“毫无疑问,北京奥运最大的看点是中国站起来,中国的崛起。”路透社首席时政记者林光耀坚持认为,一句话概括一届奥运会的意义,这无疑是最恰当的话。

  “不做意见领袖”

  华尔街日报希望自己的报道“不预设特殊的视角、不轻易做判断,我们希望所有的问题都有涉及。”

  路透社首席时政记者林光耀强调,路透社没有社论,没有评论员文章,没有所谓的立场可言。

  “9·11事件”,路透社因为拒绝将肇事者称为恐怖分子,而为美国人诟病,但他们说,“我们面对的是全世界”。

  对于北京奥运,“我们的角度是反映中国正在发生的一些事物,不做意见领袖,不受任何新闻之外的影响。”林光耀说。

  俄新社记者叶菲莫夫,即便在被要求发表个人意见时,也表现踌躇,他语带调侃地说,不干涉中国内政,他从不主动提及任何与奥运相关的政治话题,他反对将体育盛会的奥运进行政治化解读,每个国家都有缺点,谁批评谁都不合适。

  韩国东亚日报北京支局局长河宗大持同样的观点,1984年的洛杉矶、1980年的莫斯科奥运会都因为政治问题而未能成为全球盛会,他认为,这些教训足以记取。

  当有外国媒体以北京奥运会开幕时间定于8月8日而批评中国的迷信思想时,河宗大显得不屑一顾,“每个国家都有自己对数字的偏好”。

  “北京主办奥运既是权利也是责任,好比把自己置身于显微镜下,挑剔和质疑在所难免,历届所有主办城市无不如此。”

  在CNN的节目中,对于北京的环境、交通以及苏丹达尔富尔问题,并未回避,吉米说,只要报道客观平衡,中国政府不应太过在意。

  俄新社北京分社奥斯特罗乌霍夫副社长曾在中山大学研究改革开放政策,北京奥运会,在他看来除了会促进经济增长,提高国际地位外,最重要的一条是,中国打开了窗户,让所有对中国有所担忧的人亲自来看看,北京究竟是什么样子的,中国究竟是什么样的国家。

  一个韩国记者对北京的期待

  奥组委媒体运行部副部长:媒体是奥运会的裁判者

  外国媒体的“中国战略”

 [1] [2]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