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民生问题应双管齐下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12日09:35 中国新闻周刊

  解决民生问题应双管齐下

  解决民生问题,政府改变原有的支出结构,增加民生领域的财政投入十分必要,但是,市场化改革却是解决民生问题的基础性工作,两者是相辅相成,不可偏废

  即将于10月15日召开的中共十七大将确认未来施政的行动纲领,即以人为本,纾缓民生之艰,以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

  近年来,中国社会呈现出一种奇怪的断裂状态。一方面经济在高速增长,甚至是超高速增长;另一方面,普通民众却抱怨生活艰难:有病看不起,贫困者“小病拖,大病捱,到死还不能往医院抬”,上学贵、房子价格也快速上涨。深圳的血汗工厂、山西等地的“黑砖窑”,更是以极端的形态反映了部分民众的困苦。

  执政党及政府过去几年来,一直试图解决上述问题。2002以来,执政党先后提出了“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执政为民”的理念,和“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执政纲领。政府围绕这些理念和纲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

  首先,政府财政明显地向民生领域倾斜。在农业领域,政府废止了农业税条例,惠及亿万农民。在教育领域,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全部免除;在高校和职业学校健全国家奖学金、助学金制度,落实国家助学贷款政策,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都能上得起大学、接受职业教育,每年资助500亿元人民币,受助学生2000万人;从今年开始,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也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

  其次,政府改革及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比如,加大农民参加医疗保险覆盖面,解决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资料,农村参加新型合作医疗的人数已达到4.1亿人,惠及全国近半数农业人口。政府也开始筹划建立保障性住房体系,重点是在原来的

经济适用房基础上,要求各地面向低收入家庭,逐步扩大廉租住房制度的保障范围。

  然而回溯90年代以来,政府、尤其是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快速增长,而政府在民生领域的公共投资,却并未同步增长,反而呈现相对萎缩趋势。近几年来,这种趋势逐渐得到扭转。财政部近日对外声称,中央财政支出用于社会保障的比例,已经从1998年的5.52%提高到2006年的11.05%。但应当说,与其他国家的财政支出结构相比,政府在民生方面的投入比重依然过低,理应继续调整。而目前的财政收入趋势也有利于进行这种调整,因为,财政收入依然快速增加,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使之向民生领域倾斜,不会引起太大震荡。

  不过,解决民生问题,同样也需要深化市场化改革,完善保障市场健全运转的法律、政治制度。“一个好社会就是不存在需要政府解决的民生问题的社会。”当然,这只是一个理想,但至少不能指望政府来解决每个人的吃饭、住房、看病问题。一个健全的社会,必得让每个人有最大可能的机会通过个人在市场中的努力,改善自己的境遇,让需要政府承担责任的民众的比例控制在最低限度。只有这样,政府才有能力承担责任。

  事实上,今天最严重的民生问题,症结还是市场化不彻底。比如医疗、教育、住房等领域,实际上只有商业化,并无真正的市场化,结果是,原有国有企业或新进入的民营企业享有了谋取暴利的垄断地位。他们可以随意提高价格,而不用担心竞争对手来压价。

  在上述这种环境下,政府出台的某些旨在解决民生问题的政策,也很难真正奏效。这方面的典型的是

房地产领域。过去几年来,政府一直在进行宏观调控,但房屋价格并未像政府期望的那样趋于平稳,反而呈现出暴涨趋势。原因在于,地方政府对土地供应的垄断和房地产
开发商
对房屋供应的垄断,本身就支撑了房屋价格持续上涨的预期,而政府不恰当的调控措施反而会强化这种预期。

  因此,政府要有效解决民生问题,首先应当进一步推动市场化改革,建立市场运转的制度框架,比如,大幅度开放市场准入,让民众可以自由进入现在的垄断领域;切实保障私人财产权,方便民众进行创业;让要素更为自由流动,土地、人员、资本可以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改变亲商的倾向,使党政部门、司法机构公平地对待投资者与工人、本地人与外地人、外国人与本国人,使普通民众可以更好地维护自己的权益。假如能够做到这些,则市场自由交易和整个社会效率提高的好处,就可以惠及最大多数人。在此基础上,政府利用财政手段解决民生问题的努力,方可最为有效。

  因此,解决民生问题,政府改变原有的支出结构,增加民生领域的财政投入是十分必要的,尤其是在这方面的投入严重偏低的时候,更需要予以根本的矫正;但是,市场化改革却是解决民生问题的基础性工作。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不可偏废。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