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21世纪中美医学论坛昨举行(图)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13日05:50 东方早报

  早报记者 李祎

  

第五届21世纪中美医学论坛昨举行(图)

  在昨天的论坛上,中美卫生部门的官员就两国医疗卫生领域的合作和一系列共同关心的话题展开了交流和讨论。小歆图

  在上海瑞金医院百岁华诞之际,由瑞金医院、交通大学医学院共同主办的“第五届21世纪中美医学论坛”昨天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举行。

  本届论坛中方主席由中国卫生部部长陈竺担任,美方主席则是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校长WilliamBrody。论坛组委会主席、瑞金医院院长李宏为,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医学院院长朱正纲分别在开幕式上致欢迎辞。上海市副市长杨定华在开幕式上讲话,上海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龚学平宣布论坛开幕。

  论坛上,中国、美国卫生部门的官员就两国医疗卫生领域的合作和一系列共同关心的话题展开了交流和讨论,他们包括:中国卫生部部长陈竺、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局长AndrewC.vonEschenbach、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MurrayM.Lumpkin。原世界卫生组织(WHO)副总干事胡庆澧,美国医学会前会长DonaldJ.Palmisano、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校长WilliamBrody也应邀出席本届论坛,并作精彩演讲。

  此外,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英国皇家工程院、美国华盛顿大学、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美国德州大学、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以及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浙江大学、四川大学也纷纷选派专家、学者积极与会,并在三个分会场就“新技术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大规模标准化循证医学的临床研究和验证”、“数字化医疗技术及医院管理”等议题展开深入而广泛的讨论。

  卫生部长陈竺:要给所有居民提供基本医疗

  陈竺表示,我国公共卫生体系的建设过程要充分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充分利用各方资源,推进卫生资源配置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加大卫生资源结构调整力度,合理配置卫生资源,加快存量资源向公共卫生资源的转移,形成一个政府调控有力、社会广泛参与、应急能力强大、充分调动社会资源的宏观管理构架,确保卫生体系全面发展。

  医改相关部门将实现信息共享

  陈竺表示,中国医疗改革涉及的相关部门正在积极进行协调开展工作,卫生、医药、保险等部门将要实现信息的共享,共同推进改革。

  “如果你对生命有非常好的渴望,对治疗病人来说实际上是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因为这是一种内心的渴望。”陈竺说,要发展中国的医学事业,必须要进一步提高卫生技术、科学技术在我国科研开发中所占的比例。卫生体系不能被认为是一个社会的负担,而要把它看成是将来可持续发展非常重要的部分。他提出了一个形象的比喻,目前的医疗体制改革模式好比一幢房子,里面有4个方面、8根支柱。中国力求在城市和农村地区都实现基础医疗的广泛覆盖,分别建立公共卫生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险体系和药品制造与分发体系等4个方面,同时强调“管理、操作、投资、定价、监督、人力资源、信息和立法”等8个支柱环节。

  陈竺强调,在改革的过程中,人力资源也是非常重要的。中国需要高技术的人才,需要教授,同样也需要更多的全科医生,需要在基层工作方面的医护人员,因此也需要有各种机制来支持这方面的工作。

  医疗保障体系力争实现全覆盖

  陈竺说,根据最近的统计发现,在2007年6月30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已经覆盖了2249个县,这包括了84%的县,也覆盖了82%的农村人口。这是在中国的历史上第一次绝大多数的农村农民医疗体系已经被覆盖,这个覆盖率在中国历史上还是比较高的。另外,国家也建立了一些疫苗接种体系,这些体系覆盖了全球最普遍的传染体系,为农村地区的公共卫生健康也做了大量的工作,包括饮水处理、污水处理等等。

  另外,陈竺表示还要加快城市社区服务体系,包括基础卫生体系、投资、管理、服务模式、卫生安全和保险等等。现在社区卫生医疗对于98%的城市来说已经能够达到非常好的水平,93%的县镇也能够被覆盖,也包括了26万社区卫生的管理人员开展的工作。这种服务体系能够使城市居民更好地得到医疗服务。同时这样也可以促进城市医疗和药物的改革。

  “我们的目的是为了建立一个基础医疗体系,这个体系需要覆盖不仅仅是城市,而且是农村,包括所有的中国居民,给他们提供基本的基础医疗。”陈竺说,政府已经对建立这个公共卫生体系进行了大量的投资,尤其在4年以前发生非典以后,政府还建立了基于互联网基础的全国直接报告系统,尤其是针对一些重要的传染病方面的紧急状况,从而获得更紧密的监控,尤其对紧急状况下的情况,正是因为这个体系使我们能够对禽流感的监测得到很快的控制。

  居民医疗支出保持基本稳定

  陈竺同时介绍说,“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活动自2005年在全国开展以来,对改善服务态度,提高医疗质量,降低医疗费用,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发挥了重要作用。这项活动也让2006年居民医疗支出与2005年基本持平,使百姓看病支出真正实现了基本稳定。

  更好的医疗服务离不开医疗技术的发展和开发,陈竺说,不同国家对于医疗卫生的需求结构不同。发达国家的医疗结构是为了细分需求从而满足不同阶层的人的不同要求,而发展中国家主要是满足居民的基本卫生需要,将治疗与疾病模式改变相结合。因为在我国,非传染性疾病已经成为死亡的一大重要原因,从而替代了传染性疾病,这就要求我们的医疗服务遵从这种疾病模式的改变而改变。

  疾病模式改变要求医疗服务随之改变

  陈竺表示,全球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剧,由非传染性疾病逐渐取代传染性疾病成为死亡和致残的主因的疾病谱变化,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要求医疗卫生工作必须重视疾病的预防和控制,将防病治病的关口前移,重点下移。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中国城市地区居民主要疾病模式也发生了明显改变,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中国城市居民主导疾病。有报告显示,循环系统疾病已成为中国城市居民第一大疾病,其中高血压、脑血管疾患已成为城市人口的常见病和多发病。

  随着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老龄化进程加快,慢性疾病将进一步上升。城市居民中,呼吸系统、消化系统、传染性疾病、皮肤病等感染性疾病呈明显下降趋势,而循环系统、运动系统、内分泌与营养代谢疾病则呈上升趋势。农村地区疾病模式与城市略有不同,农村居民正面临着感染性疾病与慢性疾病的双重负担。农村居民常见病、多发病仍以感染性疾病为主,如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等疾病。与此同时,一些慢性疾病的患病率在农村呈明显增加趋势,如循环系统疾病、运动系统疾病等。

  ◇关注中国卫生发展

  全民健康“三步走”:健康护小康,小康看健康

  在昨天的论坛上,卫生部部长陈竺公布了“健康护小康,小康看健康”的三步走战略,并透露了相关的行动计划。陈竺表示,中国医疗改革涉及的相关部门正在积极进行协调开展工作,卫生、医药、保险等部门将要实现信息的共享,共同推进改革。

  陈竺说,一个全民健康,人人享有基本卫生保健的中国是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同时也是实现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卫生部“健康护小康,小康看健康”的实施途径分三步走:到2010年,初步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框架,使我国进入实施全民基本卫生保健的国家行列;到2015年,使我国医疗卫生服务和保健水平进入发展中国家的前列;到2020年,保持我国在发展中国家前列的地位,东部地区的城乡和中西部的部分城乡接近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

  他说,实施这个战略,要使人均期望寿命、婴儿死亡率和孕产妇死亡率,有预期的努力指标;重大传染病和主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有一定的控制指标;卫生服务可及性与水平指标达到要求;生物药械产业发展水平、规模等有具体的发展目标。

  陈竺指出,卫生部将会根据我国居民的主要健康问题、主要危害因素以及相关国际承诺,确定卫生科技中长期规划的重点领域,进一步研究确定各个领域的关键目标和发展方向。重点领域主要包括:重大传染性疾病领域、主要慢性病领域、妇幼卫生领域、心理健康领域、环境健康领域、行为健康领域等。

  用有限资源完成世界1/4人口基本医疗

  陈竺介绍了1949年以来中国卫生和科学技术上的发展。他说,在我们五十年代只用了全球1%的资源覆盖了占全球25%的人口。

  在2006年年底有500多万卫生领域的工作者,其中超过400多万是医学技术方面的专业人士。现在全国有248家国家级的卫生研究机构,超过14000多名的卫生研究人员,在过去几十年,中国对卫生事业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陈竺举例说,瑞金医院史济湘教授在1958年成功抢救了一个大面积烧伤的患者,王振义教授提出了白血病诱导凋亡的治疗,这是白血病研究治疗中非常大的突破。在本世纪的转折点时,同样瑞金医院也加入了人类基因组的计划,对人类基因组的特性和分析疾病基因来说,也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有超过1000个基因是在上海瑞金医院发现的。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