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明教授:宠辱不惊看花开花落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16日16:05 人大新闻网站
彭明教授:宠辱不惊看花开花落
彭明教授

  与82岁高龄的彭明教授交谈是一件很愉快的事,他谈吐幽默,思维敏捷,让人不时会有获得新知的惊喜。采访伊始,彭明教授便笑着说:“从住房的楼号就能看出我和自己的研究领域很有缘呢。”他说:“我原来在校内住林园五楼四号,我称之为‘五四书屋’,现在搬到时雨园后住九楼十八号,从‘五四书屋’到‘九一八’,是不是很巧啊!”爽朗的笑声中透出了他对自己专业的深情。

  彭明教授与他的《五四运动史》

  “《五四运动史》是我学术思想最集中的一本书,是我一生的心血。” 手抚着这本厚厚的《五四运动史》,彭明教授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爱惜不已。的确,这本书从1946年开始收集资料,到1983年最终脱稿,其间经历了文革等无数变动,每一个字都是他呕心沥血、精雕细琢所成。  

  二十世纪初发生在中国的那场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离我们现在不算远也不算近,但由于世间对这一阶段保留的资料少之又少,想写就一部五四运动史谈何容易,彭明教授的工作是开创性的,也是极其艰辛的。为了搞清楚几十年前的真实情况,保证书中史料的真实性,二十多年来,彭明教授查阅了一切可以找得到的报刊、档案、文献等资料,尽可能地走访了当时事件的发生地,还请教了许多当年五四运动的参加者、目击者,这些都让他获得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和书中所没有的新鲜材料,纠正了不少以前书本上的谬误,形成了《五四运动史》一书资料翔实、语言生动的特色,让读者感到那个年代发生的事情就鲜活地在摆在眼前。  

  正因为如此,历时27年,几易其稿的煌煌巨著《五四运动史》,一经问世便激起了学术界强烈的反响,同时引起了当时国家领导人王震的关注,他亲自批示各学校机关要以此书为参考,胡绳和胡乔木也都在不同场合多次推荐此书。作为彭明教授的代表作,《五四运动史》已成为研究五四运动的奠基之作,是今天人们在学习、研究相关历史或事件时不可或缺的参考资料。该书获得中国人民大学科研成果一等奖、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国家教委优秀教材一等奖等。

  “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  

  “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这是彭明教授为大家广为传诵的治学格言。他说,“这是范老对我的教诲。”从我国老一辈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范文澜先生,谈及恩师,彭明教授感怀颇深:“是范老引导我走上了治学的道路,让我树立了一种坚定的信心——做学问要持之以恒。”  

  彭明教授解释说,“板凳须坐十年冷”是说做学问不能着急,要坐得冷板凳。“文章不写一句空”的意思是要从积累材料入手,言之有物,不能讲空话。彭明教授不仅是这么说的,多年来更是身体力行,严格按照这一标准治学育人。  

  文革到江西下放的三年,他做了三件事:“打石头、锯木头、做馒头。”下放时他带了满满一柜子书扛过去,一个月仅有的四个休息日中,他蹲坐小马扎上,反复修改《五四运动史》手稿。“三年中,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无论身处什么样的环境,都要从中发现有用的东西,让自己有所收获。只要想有心学东西,就都可以学成,关键在于有心。” 虽身处逆境,但彭明教授对工作和自己热爱的学术研究始终抱着奋发的热情,使他从容地战胜了困难,在“文革”后的改革开放中迎来了自己教学和学术的春天。  

  作为国内公认的五四运动史研究的开拓者,彭明教授是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史和中华民国史研究领域的著名学者,也是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系建系近50年来至今仍活跃在教学和科研一线的知名的教授。“教书育人”的理念是他一直坚持奋斗的动力。他不仅给学生传授丰富的历史知识,而且结合课程内容,深入浅出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多年来他一直坚持为新入学的本科生讲解校史。在他“甘坐冷板凳”的言传身教下,其门下弟子大都练出了坐冷板凳的硬功夫,扎扎实实做学问,蔚然成风。

  “对于年轻的学生,希望他们能够做‘通才’基础上的‘专才’,希望他们有‘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的精神!”采访中,彭明教授提出了他对新一代学生的殷殷希望。     

  注重考证历史事实 客观评价历史人物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历史人物起的作用是推动历史前进还是开历史倒车,都要靠他在历史中的行为、语言来判断。”采访中彭明教授反复强调了这一条评价历史人物的标准。  

  他认为,五四提倡民主、科学,提倡新文学,是一个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出现了一批人物,他们在20世纪起了很大作用,这些人中我们今天只记得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这些大人物,但历史中还有一些人物的作用不容忽视。  

  他在学术界纪念张闻天逝世80周年时,发现张闻天在1919年至1929年写的文章中,直接提出了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学说,而且有四五篇文章讲到用马克思主义的问题,当时他年仅19岁,其思想的先进性远远超过了同时期40岁的陈独秀,30岁的李大钊,26岁的毛泽东,以及21岁的周恩来。同时,五四运动的一个大的偏向是对国学的彻底否定,但当时张闻天提出了要树立国学、不要形式主义的主张。“这些功不可没的成就都是前人所未发现的”,彭明教授说,对张闻天这一人物在历史中所起的作用应重新评价,让世人重新认识张闻天的功过。  

  彭明教授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标准和研究的态度,给我们今天如何客观对待历史、如何辩证地评价历史人物有很大的启示。

  看今朝中西文化 殷殷期盼寄国学

  五四运动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全面启动,是“全盘西化”还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当时争论最激烈的焦点。在谈及我们今天应如何正确对待我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时,彭明教授谈了他的思考和观点。  

  他拿出当天的《参考消息》,说:“我刚看到上面转载的新华社关于《国学热意味着什么》一文,感到如何对待国学,从哪里入手确实是个问题。五四运动中在提出 ‘民主、科学、新文学’的同时,也提出‘打倒孔家店’,把儒家学说彻底否定了,这是错误的。国学并非全面复古,应该批判地接受,《毛选》中就引了很多孔子的话,今天研究国学,更需要研究哪一方面是有利于我们现实的。”  

  针对人民大学成立国学院一事,彭明教授认为,就国学院的发展来说,国学教学和研究切勿笼统,什么都搞反而什么都搞不好,勿大而全,宜少而精,要培养出现代社会最需要的国学人才。

  采访中,彭明教授虚怀若谷、乐观豁达的性格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从小就爱好京剧,还喜欢打太极拳、打篮球、溜冰、游泳等各种运动,但现在最喜欢的还是看书,每日的《参考消息》、《光明日报》、《新京报》等报纸必看,每天的新闻联播也绝对不落下。”在我们的邀请下,彭明教授兴致勃勃地清唱了京剧《打渔杀家》的片段,洪亮的嗓音、浓郁的京韵,博得大家的阵阵喝彩。  

  采访结束,参观他的新居,发现壁上挂着一幅书法:“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外云卷云舒。”也许,这正是对他的人生境界的最好诠释。(毛燕 陈霄英 段蕾)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