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直辖十年林业纪实:青山绿水竞风流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17日10:12 绿色中国杂志
重庆直辖十年林业纪实:青山绿水竞风流
三峡库区环湖绿色屏障

重庆直辖十年林业纪实:青山绿水竞风流
森林旅游蓬勃发展

  文/摄 康格 本刊记者 张国栋 王珊子

  在短短的直辖十年时间里,重庆林业高唱着生态建设的主题曲,上演了一台功在当代、利及子孙、空前激扬的活剧。一个与大城市、大农村相适应的大林业框架基本形成,造林绿化、资源保护、产业开发、基础建设、林业改革取得了历史性突破。重庆林业人的努力,也许正应了一位哲人的话:历史是需要推动的,但这种推动背后是人影。通过重庆林业发展历程这个缩影,我们可以管中窥豹,看到中国林业战线的无数“人影”多年来是在如何地拼搏,如何地造就辉煌。

  编者按:

  林业,曾作为一个沉重的话题长期地困扰着国人。

  建国后很长一段时间内疏忽林业建设的后遗症,在后来改革开放大潮涌来时渐渐显现。人们看到,生态和环境在不断恶化、水土流失在全国范围内加剧,沙化的土地和荒山在增多,无数有“地球之肾”之称的湿地在消失……伴之而来的,是频频出现的洪、旱、风等自然灾害。人们发现,中国仅拥用18亿亩耕地便养活了自己,而拥用43亿亩林地的国人却林木稀缺,供不应求,许多曾引以为自豪的“森林”已无林可伐。而更令人忧虑的是,绝大部分林区人民居然不能靠林致富,甚至长期处于贫困之中。

  为改变这种现状,无数林业人在中央大政方针的指导下,大胆改革,积极探索,决心将林业变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助推器,真正发挥其生态、经济、社会、文化等应有的功能。在这方面,重庆市可以说已率先迈出了可喜的一大步。直辖十年来,他们结合实际,锐意进取,不等不靠,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得到了国家有关部门的一致认可。这些既缘于党和国家营造的宜于林业发展的大气候,也缘于他们有一个好的带头人——重庆市林业局局长周克勤。多年来,周局长为振兴重庆林业殚精竭虑,足迹遍及巴渝大地,带领大家艰苦奋斗,不仅再造了一座座秀美山川,改善了生态和环境,也为傍山靠林的当地人民脱贫致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重庆林业人的努力,也许正应了一位哲人的话:历史是需要推动的,但这种推动背后是人影。通过重庆林业发展历程这个缩影,我们可以管中窥豹,看到中国林业战线的无数“人影”多年来是在如何地拼搏,如何地造就辉煌。

  重庆位于青藏高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过渡地带,地处长江、嘉陵江交汇处,域内江河纵横、丛林密布,具有极其重要的生态区位。可以说,重庆的生态安全直接关系到整个长江中下游的生态安全。也许正是基于这一共识,在短短的直辖十年时间里,重庆林业高唱着生态建设的主题曲,上演了一台功在当代、利及子孙、空前激扬的活剧。一个与大城市、大农村相适应的大林业框架基本形成;造林绿化、资源保护、产业开发、基础建设、林业改革取得了历史性突破。我们在采访过程中,不禁对重庆林业的快速发展感到惊奇,也为重庆林业人的奋斗精神所深深感动。

  历史责任重于天

  谈到重庆林业取得的巨大成就,就不能不谈到一个人,他就是林业建设的策划人、组织者并伴随直辖脚步走过来的重庆市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周克勤。

  1997年4月,时年39岁的周克勤走马上任重庆市林业局党组书记。两个月后被市人大任命为局长。

  周克勤,人若其名。凡是了解他的同志都知道,他以勤奋闻名----脑勤,手勤、腿勤。“三勤”既是他几十年以一贯之的工作作风,又是他对下属的基本要求。他还追求“两高”——做人高标准、做事高效率。当年担任万县市天城区委书记时,一句“天城的事情当天办”,使全区干部的工作神经顿时绷紧,也使大批投资商纷至沓来。

  10年前,直辖之初的重庆生态系统十分脆弱。山地面积广,占幅员的60%以上,山区地质地貌复杂,山高、坡陡、谷深、土薄,加之石灰岩层广布,岩溶与裂隙发育,生态条件恶劣。全市坡瘠地大于25度的有36万公顷,占耕地面积的31.8%;水土流失面积4.35万平方公里,占幅员面积的52.8%,大大高于全国17%的比例;年土壤浸蚀总量2.23亿吨,平均浸蚀模数4555吨/平方公里·年,其中坡耕地流失的泥沙就达1亿吨,占70%以上。纵观林业也不乐观。林业用地有4512万亩,占全市幅员面积的1/3;造林任务大,有林地面积为2530万亩,有近2000万亩的荒山亟待绿化;林业资源基础薄弱,活立木蓄积量仅7125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仅20.5%;林业产业产值仅24亿元,林业收入占农村、农民收入的比重微不足道;林场贫困面大,3440名林场职工生产生活条件相当困难。由于生态和环境恶化,灾害频发。仅1998年,全市就相继发生7次洪涝灾害,造成9个县城271个乡(镇)被淹,冲毁大量的房屋、道路、良田沃土,直接经济损失高达70亿元。

  生态问题已成为阻碍重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三大难题之一。为此,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江泽民同志把“改善生态环境”作为交办给重庆的“四件大事”之一。

  党中央的殷切希望,市委市政府的重托,使周克勤局长一班人顿感肩上担子沉甸甸的。但他们没有畏缩,而是迎难而上,勇敢地肩负起历史赋予的重任。

  通过认真地分析形势,周克勤局长认识到:重庆林业虽然困难重重,但也面临着极好的发展机遇:一是中央加快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决策、长江经济带开发战略的实施、三峡工程建设和库区经济开发,给林业建设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大好环境。特别是国务院在陕北召开的“治理水土流失,建设生态农业现场会”,明确提出全国重点治理六大区域,三峡库区及重庆嘉陵江流域位居其首,国家将投入巨资支持发展林业。二是林业在重庆市三峡库区百万移民、300多万贫困人口越温脱贫、改善生态环境中的地位、作用愈来愈突出,将日益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有力支持。三是重庆有丰富的山地、林地、林木、竹类和动植物资源,是林业发展的潜力和优势所在。四是有一支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林业职工队伍。只要抓住历史机遇,深化林业改革,真抓实干,开拓进取,认真解决好前进中的困难和问题,重庆林业就大有希望。

  为了理清工作思路,周克勤局长率领一班人随及又到区县、林业站、林场、护林点等地,上高山、钻密林、斗酷暑,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他们感到:林业发展不是孤立的,必须将其放到整个重庆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中去审视,既考虑社会发展对林业建设的需求,又考虑林业建设怎样肩负山区脱贫致富的重任,还考虑到林业建设如何发挥更大的综合效益,怎样增强林业持续发展的后劲。这样才能抓住根本,真正快速地发展林业。

  为了统一思想认识,市林业局一班人针对行业内存在的思想保守、观念陈旧、产业落后、不善进取等问题,按照“三个有利于”的标准,狠抓了林业系统干部职工思想认识的提高和思想观念的转变,开展了“解放思想,突出改革,加快发展,振兴林业”的大讨论,发出了“绿山富民活行业”的施政号召,明确了具体工作中需要正确处理好的“六大关系”:即正确处理好林业与农业、农村经济的关系;正确处理好造林、护林与用林的关系;正确处理好解放思想与严于律己的关系;正确处理好有为与无为的关系;正确处理好照章办事与实事求是的关系;正确处理好奖励与惩处的关系。提出了林业建设要实现五个转变:即思维方式从片面强调林业自身特点的被动适应向按照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主动进取转变;发展模式从粗放型、数量型向质量第一、效益为先的数量、质量、效益型转变;依靠力量从“林家铺子”独家经营向全民动员、全社会办林业转变;投入体制从依赖财政为主向投资主体多元化和经济利益驱使化方向转变;管理方法从直接的微观的管理向间接的宏观的管理转变。

  做过县区委书记的周克勤局长是做宣传、组织工作的一把好手。他针对重庆林业系统的一些人精神状态不振、信心不足等问题,利用各种机会大力宣传林业面临的大好形势和历史机遇,让全市林业人精神“抖”起来。他反复引用毛泽东同志的一句名言: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一个民族没有精神,这个民族没有希望;一个行业没有精神,这个行业也无希望。他把党中央、国务院对生态和环境建设力度的加大,把林业在重庆市百万移民、三百万贫困人口越温脱贫、改善生态环境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的情况,把重庆有丰富的山地、林地、林木、竹类和动植物资源、林业发展的潜力和优势大讲特讲;针对一部分干部职工始终跳不出“国有”、“事业”、“计划经济”等一系列框框,认为林业社会地位不高、社会影响力弱等,重点树立改革形象、建设形象、公仆形象,让林业行业的脸面亮起来;通过领导班子思想作风建设的加强,理论修养和知识水平的提高,民主集中制的严格执行,让各级领导班子“硬”起来;通过大力加强林业职工思想道德建设,大力开展勤政廉洁教育,按照加压驱动、典型带动、激励调动的工作方法,在全行业开展“绿化杯”、“科技杯”、“产业杯”、“脱贫杯”、“基石杯”、“文明杯”等竞赛活动,让行业风气“正”起来。

  所有这些,使全市林业系统的干部职工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为林业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这一点可以从十年来林业发展的成果来证明:重庆林业用地面积增长了7倍,占全市幅员面积的1/3,比全市耕地多出2倍以上,排列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第22位;有林地面积由472万亩扩大为2530万亩,增长了4.4倍,排列全国第20位,居四个直辖市之首;活立木蓄积量由1229万立方米扩大为7125万立方米,增长了近5倍,排列全国21位;森林覆盖率20.49%,排列全国16位;林业系统职工由8115人扩大为16100余人,增长了1倍。

  这些饱含着重庆林业人的智慧与汗水的数据,充分说明了直辖后的重庆林业,不再是小林业了,它已在全市国民经济尤其是农村经济中举足轻重。

  誓让巴渝披绿装

  生态建设是林业的永恒主题,是林业的立业之本。周克勤局长如是说。

  周克勤局长是这样认识林业生态体系建设的:重庆地处长江上游,三峡库区,加强生态建设,保证三峡工程的安全运营,是重庆林业人义不容辞的职责;这不但是必须完成的经济任务,而且是必须完成的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就林业自身的发展来说,生态体系建设是提高并保持林业社会地位的基础,是林业产业体系发展的前提。

  于是,持续10年的大规模植树造林运动在巴渝大地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

  三峡库区及嘉陵江流域许多地段岩石裸露,植被覆盖度低,水土流失严重,不仅对三峡工程的安全营运带来严重威胁,而且也有碍于“库区”两岸景观和重庆林业形象。对此,重庆市于1998年决定将各种林业资金重点投入在此区域,开展突击造林,开始实施三峡库区及嘉陵江流域生态林工程、世行贷款多功能防护林工程、长防林工程、中德合作造林工程等全市造林绿化的重点工程,营造长江干流、嘉陵江、乌江重点流域的绿色长廊。从此拉开了全市大规模造林绿化的序幕。

  在十年的造林绿化工作中,重庆坚持工程造林与一般造林相结合、成片造林与“四旁”绿化相结合、全民义务植树与部门造林相结合的办法,“国家、集体、个人一齐上”;始终贯彻执行“谁造谁有,合造共有,允许继承,依法转让”的政策;坚持实行各级政府领导干部造林绿化任期目标责任制,把造林绿化的任务落实到各级政府肩上;坚持推行以点带面,狠抓各级领导干部造林绿化示范片建设;坚持“严管林、质为先、慎用钱”的原则。

  不少人认为,重庆造林难,难就难在山高坡陡,土质瘠薄,年年伏旱。但按照周克勤局长的话说,这不是最难的,最难的是随着国家投入的大量增加,造林任务的不断加大,如何保证造林质量。

  仅2002年,重庆就完成成片造林472万亩,为年计划的136.7%;1594.8万人参加了全民义务植树,尽责率达到92.5%。如此大规模的造林,怎样才能保证质量?

  重庆的做法是首先从种苗抓起,种苗是保证造林质量的根本。直辖前,重庆林业“用苗靠调”、“价格是要”(本地无苗,没有参照,别人要多少给多少);直辖后,争取国家投入建设各类种苗工程项目49个。其中:市级林木种苗示范基地项目1个、市级种苗基础设施项目1个、林木良种基地项目6个、林木采种基地项目3个、苗圃基础设施项目36个。全市共投入资金9400万元,建成重点苗圃7756亩,生产能力达2亿株以上,已形成了年产林木种子约5万公斤、合格苗木近10亿株的生产能力。

  在大力提高本市林木种苗生产供应能力的同时,大力强化林木种苗的监督管理。在不断探索与实践中,重庆总结出了种苗生产、经营、使用的“五项制度”。即:以种苗标签、检疫证、种苗质量合格证为内容的种苗“一签两证”制;种苗生产供应招标制;市外调种(苗)准入制;种苗价格最高限价制;种苗质量责任追究制。五项制度的全面推行,从根本上保证了造林的质量。

  一手抓种苗生产供应质量,一手抓林业重点工程管理,这是重庆保证林业建设质量的两手。在林业重点工程管理上,重庆同样总结制定了“五制”制度。这五项制度是:行政首长负责制,旨在强化林业重点工程的组织领导,由区县(自治县)主要领导负总责,落实任务,明确责任;工程招投标制,把栽树纳入了现代工程项目管理的范畴,保证了林业重点工程的公开、透明,接受社会及上级的监督;质量监理制使所有的林业重点工程都受到了全过程的质量监理;竣工验收制与资金报账制更是为林业重点工程的质量上了双保险。“五项制度”的制定与实施,把重庆造林绿化质量管理提高到了一个崭新的水平。

  重庆直辖以来全市造林绿化的成绩是惊人的。累计完成营造林2398万亩,完成义务植树6.5亿株,年均造林速度为直辖前的3倍,森林增长速度是全国平均水平的4倍。全市森林面积由直辖前的2593万亩增加到3950万亩,增长52%;森林蓄积量由7446万立方米增加到12000万立方米,增长60%;森林覆盖率由20.98%提高到32%,增加11个百分点。

  守住青山万年长

  重庆十年造林绿化给市民最直观、最切身的感受是:山逐渐绿了,水逐渐清了,天逐渐蓝了。

  然而,对大多数市民来说,重庆林业之所以取得如此辉煌成就,还有鲜为人知的一面,那就是森林资源的全方位保护。

  造林难,护林更难。

  普通人难以想像,在林业有害生物不断增强的侵袭面前,在猝不及防的森林火灾面前,在各种破坏森林资源的不法分子见利忘义的欲望面前,在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对生态与环境越来越强烈的挑战面前,保护紧缺珍贵的森林资源,何其艰难!

  森林火灾是破坏森林资源的第一大敌人。在周克勤局长的脑中,森林防火这根弦十年来一直从未松弛过。全市的森林防火会议是周克勤局长每年必请市政府召开的会议;森林防火工作是周克勤局长每逢会议必讲的课题,每到一地都要检查的内容。1998年到2006年,重庆全市年均发生森林火灾179起,年均受害森林面积4560亩,年均受害率为0.14‰,远低于市政府规定的0.3‰的控制目标。与1997年相比,森林年受害率减少30%。尤其是缙云山自然保护区已连续实现45年无森林火灾,长寿区已连续实现30年无森林火灾。即使在2006年重庆遭遇百年未遇的严重干旱时,也没有发生重大森林火灾。这要归功于重庆市上下下各级的高度重视,归功于长期坚持执行的市长、县长、乡(镇)长、村(社)长森林防火负责制,归功于责任明确、奖惩严格的层层签订的森林防火目标考核责任书,归功于长期广泛开展森林防火宣传教育工作。为了做好防火工作,重庆市各级长期实行林区生产用火许可证制度,在防火期,特别是春节、清明节、高温伏旱期,落实专人死看硬守,防火关键期,市县级政府适时发布戒严令,严格控制火源;不断加强防火基础设施建设、防火体系建设。

  森林病虫害是无烟的森林火灾。为了消灭病虫害,重庆市人民政府于2006年专门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意见》,召开了全市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会议,总结出了“建设五大体系、推行五项制度、实现五大转变、完成五率指标、实现五化目标”的基本经验。这“五五”经验的总结与全面推行,标志着“预防为主、科学防控、依法治理、促进健康”的方针及全市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改革得到全面深化。特别是全面推行“目标管理、应急预案、警示通报、限期除治和责任追究”五项制度,以及积极引导和鼓励不同所有制形式的组织或个人成立除治公司、专业队、树木医院参与防治工作,改革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补助经费管理办法等政策措施,使重庆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重庆市森林植物检疫登记管理办法》的全面实施,森林植物检疫执法专项行动的大规模开展,森林植物及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网络的建立,林业有害生物地理信息系统研发和示范工作的提前完成,标志着重庆林业有害生物的检疫预测工作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全国唯一的爆炸型林区用菌粉灭虫弹生产基地在重庆的建成投产,标志着重庆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手段的新突破。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改革的深化,使全市森林病虫害防治率和监测覆盖率都由直辖前的78%以下提高到2006年的90%以上,特别是无公害防治率由直辖前的20%提高到了80%。林木种苗产地检疫率由直辖前的80%提高到目前的95%。

  直辖以来,重庆全面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努力抓好森林资源管护。市政府下发了《天保工程管护办法》,层层落实管护责任制,全市各级签订工程责任书7158份,管护合同16444份,落实管护人员24124人,形成了横到边纵到底的管护网络,使3582万亩天然林资源得到了较好的常年管护。今年,国家林业局通报2005年度天保工程“四到省”考核结果:重庆名列第一。

  在森林资源保护上,重庆还努力抓好林木采伐管理和林地管理。全面推行区县(市)长为第一责任人、区县(市)林业局长为主要负责人的责任制,进一步健全和规范了全市森林、林木采伐的制度及程序,全市采伐限额由“九五”初期的每年380万立方米调减到“十五”期末的每年84万立方米,调减量达75%以上,并涌现了万州、黔江等一大批林木采伐管理较好的区县。全市积极采取措施,坚决制止违法使用林地的现象。通过组织开展打击破坏林地违法行为的专项行动、开展对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林地大检查、召开用地大户业主座谈会、提高林地审批质量和效率等方式,依法做好征占用林地服务和监管工作,收到了明显的效果,重庆的林地管理工作受到国家林业局的通报表扬。

  重庆的自然保护区建设快速发展。直辖前的1996年底,全市各类自然保护区仅8个,保护区面积仅占幅员面积的0.35%。到2006年底,全市各类自然保护区达50个,保护区面积占幅员面积的比例上升到10.68%,其中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自然保护区 45个,面积1225万亩,占全市幅员面积的10.1%。先后建立重庆市植物园等4个植物园,实施了三峡库区珍稀植物的保护工程,使一些濒危物种种群得到较好保护。全市还积极开展了野生动植物驯养繁殖工作,梅花鹿、岩蛙、雉鸡类等动物驯养繁殖取得较好成效。

  特色产业觅出路

  周克勤局长认为,产业体系和生态体系是林业建设的一鸟两翼,缺了哪一个,林业就飞不高,飞不远。1999年他就指出,一方面,要大讲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争政策、争项目、争资金、争林业行业地位,让行业兴起来;另一方面,要大讲产业开发和实体服务,抓“银子”、建阵地、壮队伍,增强林业行业实力,让行业活起来。他反复强调,只有加强生态建设,建立完善的生态体系,才能发挥林业的生态主体功能,满足社会和人们对良好生态的需求,才能形成充足的森林资源,为林业产业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和发展空间;只有大力发展林业产业,构建发达的产业体系,才能发挥林业巨大的经济功能,满足社会和人们对林产品的需求,积累雄厚的财富和充足的资金,才能为生态建设提供坚实的资金保障和发展动力,逆向拉动生态建设。

  重庆的林业产业开发是与生态建设同步思考与运作的。在规划林业重点工程项目时,周克勤局长就提出,必须坚持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相结合的原则,在实施林业重点工程中,充分尊重群众的意愿,引导农民及业主在不违背国家政策、符合科学发展规划的前提下,大力发展特色林业经济,建立林业产业基地。

  在产业开发上,周克勤局长及其一班人有着明确的思路与重点。早在2000年,他们就提出了充分发挥国家政策优势和本地资源优势,依托林业重点工程,大力发展特色产业,重点扶持龙头企业,以信息化带动产业化,以商品林的大发展带动林业产业的大发展,以林产工业的大发展带动资源培育业的大发展,以森林旅游业的大发展带动森林服务业的大发展,最终实现林业产业跨越式发展的基本思路,并提出了建设四大支柱产业(苗木花卉业、森林旅游业、森林食品、木竹加工),十大产业基地(工业原料林基地、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优质笋竹基地、苗木花卉基地、经济林基地、中药材基地、柑桔基地、香料基地、野生动植物繁育基地、森林生态旅游基地)的工作重点。

  截止2006年底,重庆市基本形成了森林旅游、森林食品、木竹加工、花卉苗木四大林业产业,建成了林业特色乡镇30个,培育了林业龙头企业40家,林业产值达到125亿元,是直辖前的五倍。

  森林旅游业红红火火。全市建成国家级森林公园22个,市级森林公园42个。森林公园面积达到300万亩。太极集团、新华集团、高投集团、华邦集团、三牧集团等实力雄厚的集团公司投入巨资进入13个森林公园进行开发,提升了森林公园档次。成功举办三届森林旅游节和重庆市首届森林食品展览会。2006年全市森林旅游人数达1300万人次。

  森林食品业蓬勃兴起。重庆市重点发展了笋竹、竹荪、干果、木本粮油、野生食用菌和山野菜为主的森林食品产业,建成森林食品基地500万亩。森林食品开始由数量型向质量型、效益型、品牌型转变。特别是2002年正式启动实施的“百万亩优质笋竹产业化工程”已引导建成加工企业39家,产品60余种,吸纳农村劳动力达20万人。

  木竹加工业迅猛发展。重庆从事林板、林纸加工的企业16家,制浆10万吨,林板12万立方米,木门400万樘。以香港理文公司、香港九龙公司、龙章公司为主的年产95万吨纸浆项目正在建设中。

  花卉苗木业方兴未艾。全市建成1个市(省)级林木种苗示范基地,15个中心苗圃,6个现代化苗圃,年产合格苗12亿株。培育了皇田、荣达等10家种苗花卉龙头企业。建成花卉交易市场3个,全市花卉苗木交易额12亿元。成功举办了三届花卉博览艺术节及首届兰花节。

  兴林致富为民生

  作为一个曾经担任过县(区)主要领导的林业局长,周克勤同志一直思考着这样一个问题:八十年代实行的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平均一亩左右的耕地就解决了农民的米袋问题,而人均数亩甚至十几亩的林地怎样才能帮助农民解决钱袋子的问题。特别是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以后,他更是把充分发挥林业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作用,兴林致富、关注民生放在了林业工作的突出位置。

  退耕还林工程是全市覆盖面最大、投资最多、农民参与度最高的一项惠及当代、造福子孙的生态经济工程。全市共39个区县、920个乡镇、254万农户、980万人参与了此项工程建设。至2006年底,国家累计投入资金119亿元,完成工程建设任务1487万亩,其中退耕地造林661万亩,宜林荒山荒地造林756万亩,封山育林70万亩。由于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一大批林业特色基地和林业龙头企业应运而生,江津区建立了50万亩的花椒基地,铜梁县建立笋竹基地20万亩,酉阳县建立杨树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50万亩。

  重庆市林业局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结合中央宣传部、国家林业局等部委开展的“创绿色家园,建富裕新村”行动,全面开展了助农增收工程,确立了到2010年,全市林业总产值达到200亿;全市农民人均在林业建设中纯收入达到500元的总体目标。为此,制定并实施了“三百计划”,即吸纳100万农村剩余劳动力,建设100个林业特色乡镇,培育100家林业龙头企业。通过工程项目的实施,吸纳100万农村劳动力直接参与工程建设,全市农民人平劳务纯收入和现金直补力争达到200元;通过产业开发和基地建设,实现林业产值200亿元,全市农民在林业产业开发中人均纯收入力争达到300元。对此,各级林业主管部门精心组织,从开展技能培训、组建专业队伍、印发种养资料入手,提高农民参与项目建设的能力,以适应项目建设的需要。认真开展实用致富知识培训,帮助项目建设区的农民,有一个稳定的林业挣钱项目,有一门熟悉的林业挣钱技术。

  此外,紧紧围绕加快林业优势产业和特色经济的发展,以林业重点工程为载体,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建成林业特色乡镇100个,其中特色经济林乡镇30个、特色林产品加工乡镇20个、特色森林旅游乡镇15个、特色花卉苗木乡镇15个和特色森林食品乡镇20个。按照产业发展政策和林业区域布局,培育了一批规模大、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带动辐射能力强和产品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的林业龙头企业。市林业局对林业龙头企业,实行“四优先、四对接、一奖励”的扶持政策。“四优先”是:优先安排林业资金投入,优先解决林业贴息贷款,优先配套林业重点工程,优先调剂森林采伐限额指标。“四对接”是:积极为龙头企业搭建政策、金融、科技、基地合作平台,实现龙头企业与科研单位、金融机构、政府部门、产业基地“四对接”,为龙头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一奖励”是:设立龙头企业奖励基金,重点用于市级林业龙头企业的示范基地建设、新产品开发、新技术的研发和对获得全国驰名商标、市著名商标或优质名牌产品称号企业的奖励。积极支持林业龙头企业与国内外有实力的大企业、大集团合作,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和资金;积极引导林业龙头企业与农户形成龙头带基地、基地带农户的利益连接机制,有效促进农民增收;积极鼓励林业龙头企业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强化科学管理,开发新产品,提高企业自主创新和市场竞争能力,打造一批名牌产品、名牌企业。

  更待巴山春景时

  重庆直辖以来的十年,是党中央、国务院空前重视林业生态建设的十年。中央《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的出台,全国林业大会的召开,为林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直辖以来的十年,是国家林业主管部门对重庆林业空前支持的十年,一系列林业重点工程的倾斜,为重庆林业的发展注入了活力;

  直辖以来的十年,是市委、市政府狠抓林业的十年,把林业的改革与发展始终纳入重要的议事日程,为重庆林业增添了动力;

  直辖以来的十年,是全市人民空前关注林业的十年,全民生态意识不断强化,全民义务植树不断深入,为重庆林业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直辖以来的十年,是重庆林业人开拓进取、奋力拼搏的十年,造林绿化快速推进,资源保护尽心竭力,各项改革不断深化,为重庆林业的发展发挥着主力军的作用。

  可以说,直辖十年间的重庆林业是在奋力拼搏中铸就辉煌,是在不断探索中奋勇前进,是在深化改革中空前发展,为恢复与保护重庆生态与环境,为重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