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外关注:中国牵动着世界的神经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18日05:00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10月15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据统计,境外媒体记者达到1135人,创下了历史最高记录,日本媒体甚至派出200多名记者参加报道。在此之前近一个月,路透社、法新社、美联社等外国媒体就对此事进行大规模“预热性”报道,显见中国对世界事务的影响举足轻重,中国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世界各国的神经”。

  “中国是全球经济增长的发动机”

  15日,十七大开幕会结束后不久,世界各大媒体就把胡锦涛所作的报告放在显著位置,并加以研读。十六大以来的5年,是中国“综合国力大幅提升和人民得到更多实惠的5年”,中国共产党执政取得的成就受到国外舆论盛赞。

  新加坡《联合早报》称“过去中国的5年是被形容为‘财富涌动’的5年”,并以具体的数字证明,“对于过去5年内更深入的经济体制改革、银行业改革、国有商业银行上市、中国股市股权分置等,中国经济都实现了安然度过。”

  英国《金融时报》甚至把中国比作“全球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因为自十六大以来,“中国的经济增长已经连续5年实现两位数的产出增幅”。中国不仅成为跨国公司最有希望的新兴市场,而且还将成为“全球最大的贸易国”。

  马来西亚《国际时报》称十六大以来,中国“经济建设突飞猛进,一日千里,生产力大增,政治稳定,人民生活水准大大提高,基本上实现了小康。”

  “中国将在发展经济同时和谐发展”

  日本《读卖新闻》指出“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的理念,表明中国未来将会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意和谐发展。日本共同社认为,强调“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将经济发展由量的扩充向重视生活品质和公正的方向转变,这些政策理念的最终目的都在于实现和谐社会。

  俄新社对胡锦涛在报告中提出的加强能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观点极为关注。文章指出,这一观念在十七大上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由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依靠科技进步、管理创新发展的基本思想。

  法国《世界报》发表题为“中国共产党寻求‘社会和谐’”的文章,指出“社会和谐”与“科学发展”成为中国开展各项工作的首要考虑目标。

  那么,如何实现科学发展?如何建设和谐社会?《日本经济新闻》认为,现阶段发展的目标是“应对愈发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收入差距扩大的压力,全面实现社会和谐。”

  “中国政府更注重执政能力的提高”

  英国《卫报》注意到了胡锦涛在报告中用了很长时间来阐述“科学发展观”,这意味着中国政府更注重执政素质和执政能力的提高,执政意识理念也趋于稳定。报告中关于中国经济发展的阐述,也不再仅仅强调高速度的经济发展目标,更强调社会持续、和谐发展。

  法新社分析,胡锦涛指出了实现经济公正与平衡增长和深化政治改革的必要性,同时强调国家还将在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和教育等领域作更多努力。

  各家媒体也关注了台湾问题。新加坡《联合早报》对胡锦涛所作报告的对台内容评析,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的说法,由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正式提出,显示中共对台方针依然坚持“和平发展”的主题。

本报记者 郑 兴 杨子岩 王丕屹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