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十七大:让阳光洒进每个人心田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18日05:00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他们比亲生儿女还要好”

  在北京牛街南线里小区2号楼,住着一位汉族百岁老太刘淑贞,她在牛街生活了一辈子,丈夫去世多年,无儿无女又无收入,生活费用全由政府承担。住在同楼的回族居民刘瑞兰,8年来在衣食住行各个方面细心照顾刘淑贞老人。楼里的党员志愿者也轮流到老人家里帮着买菜、打扫卫生,帮助老人洗澡。一次老人不慎摔伤,社区干部及时将她送进医院,坚持每天送饭和照料,医生和护士都说老人有福气,老人连忙解释说:“他们不是我的儿女,可对我比亲生儿女还要好!”

  牛街是北京回汉两个民族共同生活的一个社区,在5万多居民中,回族有1.2万多人。多年来,回汉两个民族的居民和睦相处,安居乐业。特别是近年来,牛街筹资几十亿元,进行了大规模的旧房改造和市政建设,建成了30多栋高层住宅楼和40米宽的道路,人均住房面积由不足5平方米增加到20平方米。高楼大道代替了过去的小巷窄院,但邻里间的关系依然像过去一样亲密。

  据牛街街道工委副书记龚建军介绍,近年来,牛街街道工委和办事处开展了“共建和谐牛街”活动,根据居民的诉求,建立了社区菜市场,实施了楼梯坡道改造和安装楼梯扶手等工程,开展了居家养老送餐到家、介绍回族保姆、政府买单代送罐装煤气等服务项目,惠及辖区1200多户老年人,也使只有体力没有技能的就业困难人员通过为老人提供服务实现了再就业,获得了稳定的收入来源。

  邻里共享开斋节的油香

  10月13日,适逢穆斯林的开斋节,数千名在京的回族、维吾尔族等穆斯林群众参加了北京牛街清真寺的聚礼,其中还有不少穆斯林国家驻京的使领馆人员、商人、

留学生。许多清真老字号沿街摆开摊位,出售穆斯林节日食品,并有歌舞表演、
象棋
比赛等节目,数万男女老少戴着穆斯林小帽、穿着节日盛装,整个牛街地区就像过年一样热闹。

  每逢开斋节,住在牛街东里社区10号楼的马莉筠大妈,总会把自家刚刚做好的油香(一种穆斯林油炸食品)送给汉族邻居一起分享。记者采访时了解到,在牛街,邻里间相互尊重对方的宗教信仰和民族风俗。汉族居民大都尽量买味道淡一些的熟肉食,以免烹调生肉产生的烟气影响回族居民;一些汉族和回族居民通过协商改造了原本连通的厨房烟道,以便炒菜做饭时互不影响对方的生活。

  牛街作为北京的一个民族团结模范社区,实现了民族和谐、宗教和谐以及社会各阶层的和谐,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的成功实践。在中国,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五大宗教共有信众1亿多人,宗教教职人员约30万人。中国共产党同宗教界人士之间政治上团结合作,信仰上互相尊重,使宗教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着积极作用。

  把目光投向需要帮助的人

  9月14日,对只有4个月大的女婴晓茵来说,是一个幸运的日子。这天,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为患先天性心脏病的晓茵成功实施了心脏修复术。晓茵出生在珠海市斗门区一个普通农民家庭,经济比较困难,珠海市红十字会得知情况后,将她列入免费救助对象。目前,晓茵已度过了术后危险期,正在康复中。

  为了给更多像晓茵这样的不幸患儿带来福音,一个月后的10月12日,广东省中医院与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签署协议,承诺每年将免费为400位贫困先天性心脏病儿童进行手术治疗。自2005年以来,广东省中医院与珠海市红十字会及社会热心人士已捐款180多万元,免费为100多位贫困先天性心脏病儿童进行了手术。

  近年来,党和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改善民生、深得民心的措施,如取消农业税、免除农村义务教育学杂费、普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80多个城市展开城镇居民基本

医疗保险试点、全国约1000万户城市低收入家庭将纳入廉租房保障体系等等,这一系列政策的受益者,大部分是社会困难群体,凸显了党和政府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魄力和决心。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也将关注的目光投向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近年来,中国红十字会、中华慈善总会、中国光彩事业促进会等慈善组织积极动员企业家投入慈善事业。2006年,中国红十字会接受国内外组织和个人捐赠2.9亿多元,政府拨款1.2亿多元,投入人道救助款物逾5亿元。以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和民营企业家为主体的“光彩事业”,参与企业家达1.4万多人,在“老少边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实施项目近万个,促进了全社会的共同富裕。

本报记者 叶紫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