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著名学者代表多角度解读十七大报告新提法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18日16:46 新华网
“目不暇接的背后是丰富的实践” ——著名学者顾海良代表多角度解读十七大报告新提法 新华网北京10月18日电(记者张先国、顾立林)十七大召开前夕,顾海良代表主编的《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到科学发展观》一书刚出版面世,参加完十七大后,他主持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成果多学科参与研究”课题又将开题。 顾海良代表现任武汉大学党委书记,还兼任全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副会长等职,是理论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两个学科的博士生导师。他说:“十七大报告中的新提法、新表述让人目不暇接,给我们理论工作者提出了一系列全新的课题与挑战,更重要的是,首先要在研究视角上创新,才会有收获。” 实践视角看“收入分配” 顾海良代表认为,十七大报告中的新提法、新表述,无一例外来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丰富多彩的实践,学者首先要具有实践视角,坚持从实践出发,而不是从本本上的概念出发,要善于到实践生活中去寻找研究对象。 收入分配问题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顾海良代表认为,十七大报告中就收入分配有两个重要的新提法,一是逐步“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二是“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前一提法针对实际生活中存在的劳动者工资偏低的现象,后一提法又体现了平等保护物权、鼓励多种要素参与分配的原则。两个提法互为辩证关系,统一于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之中。 顾海良代表说:“这两个提法在本本上是找不到的,不了解目前改革开放实践取得的成就和遇到的挑战,很难对收入分配问题作出准确的判断。” 多学科视角看“又好又快” 十七大报告在论述“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时,第一部分讲的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近日,不少记者在采访顾海良代表时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讲经济要先讲科技?”顾海良代表的回答是:“这种全新的表述方式创造性地打破了传统的经济、科技、文化、社会等学科界限,恰恰是发展思路的大创新。” 十七大报告论述国家创新体系时,首次提出了支持 “社会公益性技术研究”。顾海良代表说, 社会公益性技术研究内容广泛,包括公共管理、公共安全、公共环境、公共卫生等诸多领域,这些领域是生产力发展的基础,更是改善民生的技术基础。没有社会公益性技术研究成果的运用,改善民生就是低水平的,就没有“技术含量”。 “靠单学科思维是无法透彻理解十七大报告的。”顾海良代表说,“只有从交叉的、整合的、集成式的学科思维,多进行综合性思考,才能把握住新提法、新表述的精神实质。” 人文视角看“生态文明” 就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而提出的新要求中,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顾海良代表说,理解“生态文明”,不仅要从产业结构、经济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等经济学、社会学方面来思考,更要从人文关怀的视角来看。 “生态文明不仅是长远的民生问题,更是一种文化观念体系。”顾海良代表说。十七大报告论述生态文明,从经济建设入手,提出了解决当前紧迫的环境问题的方略,最后落脚于“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 顾海良代表说,关注民生是十七大报告的一条主线,从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到生态建设,报告始终充满着人文关怀,贯穿着“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理解十七大报告,人文关怀是学者不可或缺的视角。
十七大新华视点:十七大报告新提法 胡锦涛同志十七大上的报告,在与会代表和各界干部群众中产生了热烈反响。在讨论报告的过程中,代表和专家们发现了许多新提法、新表述。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就此进行了初步梳理。 中共首次把“生态文明”写进党代会政治报告 中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并首次把这个概念写入了党代会的政治报告。胡锦涛15日在代表十六届中央委员会向十七大作报告时,提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其中,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十七大代表热议“推动科学发展 促进社会和谐” 发展是硬道理,怎样发展要讲科学,科学发展要讲社会和谐。在10月17日的讨论会上,代表们对于胡锦涛同志在阐述十七大的主题时提出的“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这十二个字尤感兴趣,进行了热烈讨论。 中共开启政治体制改革新局 保证获选后将使当地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的陈国华以得到三分之二票数的绝对优势当选重庆市渝北区龙兴镇党委书记。 陈国华参加镇党委书记直接选举时的许诺绝对不是信口开河,如果兑现不了这一承诺,他可能会丢掉辛苦竞选得来的官位。在他的5年任期里,每年都将经受一次全镇900多名党员的民主评议。评价他不称职的票数若超过三分之一,并经过上级党组织认定,他将被免职。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