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国家林业局新闻办公室主任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18日19:03 人民网

  

专访国家林业局新闻办公室主任

  前不久,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局召开的自主新闻发布工作交流会上,国家林业局的同志介绍在今年风沙肆虐的时刻,新闻发言人到现场召开发布会,做法很有魄力,吸引了在场中外记者们的关注。

  座谈会后,本刊记者马上联系国家林业局新闻发言人曹清尧。记者刚刚把采访传真过去,曹清尧的短信已到:“采访提纲已经收到,会尽快安排采访时间。”顿时,让人感觉这个“发言人”对新闻的敏感度以及高度的责任心。

  在国家林业局的办公室里,记者就风沙现场的新闻发布会、国家林业局进行自主新闻发布以来的感受和曹清尧进行了坦诚的交流。

  每年4月,是华北地区沙尘暴最严重的季节。近几年来,周边个别国家一到这个季节就有不明真相的人发出中国沙尘暴威胁其生态,甚至影响其精密产品工厂生产的声音,激烈到要求中国政府做出赔偿。对此,中国外交部和国务院新闻办就此问题多次作出澄清,但仍有人固执己见。“百闻不如一见”,国家林业局新闻发言人曹清尧与外交部新闻司沟通,主动提出请外国记者到河北省张家口市风沙源现场去举办一次现场新闻发布会。4月6日,是历年来北方地区必有沙尘暴的一天。那一天来自美国彭博新闻社、英国路透社、日本共同社、日本广播协会、俄罗斯新闻社、俄罗斯国际文传电讯社、瑞典电视台、新加坡《海峡时报》等11个国家和地区、34家新闻机构的47名记者,跟踪而去。

  还没到现场,在前往张家口的路上新闻发布就已经开始:“我是中国国家林业局新闻发言人曹清尧,有关中国防沙治沙的问题大家可以随时问我。”没有话筒、没有发言席,行进中的车厢里中外记者不停地提出各种问题。

  俄罗斯国际文传电讯社的记者在大巴车上当时就发了两篇稿子,“今天应该是我在中国采访效率最高的一天,还没到目的地有些东西就可以发回去了”。

  那么,新闻发布会为什么要到治沙现场召开呢?

  曹清尧解释说:“中国在治理沙尘暴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虽然有关部门向外国记者提供了相关的资料和图片,但外国记者对中国政府治沙决心和取得的成就没有亲身感受。这不能怪他们,这是我们宣传不够。提供机会让外国记者到现场看看,让他们把亲眼看到的、亲耳听到的真实情况告诉他们的国人,告诉世界,这是最好的发布。”

  当记者提问有关中国沙尘天气对周边国家的影响时,曹清尧说:“由于历史和自然原因,中国是一个土地沙化严重的国家。中国境内有许多沙源,但中国也受到境外沙尘的严重影响。沙尘天气是个全球性问题,受气候的影响较大,只要条件具备,总是会发生的。一旦有强劲的气流,悬浮在高空的沙尘甚至会漂洋过海。人类目前所能做的就是减少其发生次数,以减轻其危害。今年,中国境内共发生8次沙尘天气,其中3次为沙尘暴,据科学监测,这3次沙尘暴的沙源全部来自境外,因此中国也是沙尘天气的受害者。中国政府将积极与有关国家和组织开展沙尘暴防治的国际合作,加强监测、预警,争取减轻沙尘暴带来的危害。”

  在张家口市的治沙现场,当韩国记者问“为什么中国的沙尘暴会传到韩国”时,曹清尧幽默地回答说:“沙尘暴是没有国界的,韩国不给我签证我就去不了你们的国家,但是沙尘不需要护照,也不需要你们签证,甚至不需要机票,会在国家之间自由来往。因此,治理沙尘暴是一项需要国际互动、大家共同参与的事业。”瑞典记者问:“中国政府能否保证明年奥运会没有沙尘暴?”曹清尧指着栽好的树苗告诉他:“土地沙化是中国最严重的生态问题之一,中国政府一直高度重视防沙治沙工作。今年3月26日至27日,中国国务院召开了全国防沙治沙大会,温家宝总理、回良玉副总理出席会议,并对今后一个时期的防沙治沙工作做出了全面部署。今天各位采访的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于2000年6月开始试点,中央政府投资500多亿元人民币, 改善北京周边的生态环境,实现“绿色奥运”的庄严承诺。到2006年底,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累计完成各项治理任务11523.55万亩,工程区内的地表起沙得到有效遏制,北京周边的生态环境改善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现在距离北京奥运会开幕还有不到500天的时间,我们将继续加大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的建设力度,加快北京周边风沙源的绿化美化步伐。北京奥运会举办时,正值厚密的草木覆盖大地,奥运会不会受到风沙的影响。”

  无论是政策层面的还是实践层面的防沙治沙问题,曹清尧和当地的工作人员一一回答了记者们提出来的各种问题。曹清尧曾在防沙治沙办公室担任过两年副主任,对防沙治沙方面的工作比较了解。曹清尧在现场新闻发布的过程中对记者的提问没有任何回避,得到记者们的一致好评。由于得到许多背景资料,又在现场得到了解读,所以在防沙治沙的现场,记者们的采访效率都很高,他们一会儿采访农牧民,一会儿采访基层干部,还拍照、摄像,留下了许多现场鲜活的资料。在采访回京的路上,很多记者还在继续追问,很显然,这样的追问更能击中问题的要害。

  从早到晚,整整十几个小时,中外媒体得到的“料”很足,国际舆论对此场新闻发布会的评价也很高,外交部还专门给国家林业局来信赞扬主动发布。

  “真实说话、快捷沟通”

  说起新闻发布工作,曹清尧颇有感触:“新闻发言人除了要快捷沟通之外,还要说真话实话。要把真实的情况在第一时间通过新闻发布会等形式告诉媒体,要把政府的声音、真实的情况传播出去。”他举例说:“最近中国林权制度的改革,是中国农村第二次伟大的改革。中国林地面积有43亿亩,是耕地面积的两倍多,林改涉及亿万农民的切身利益,产权制度改革的顺利开展,离不开与社会和农民的及时沟通。”

  “真实说话、快捷沟通”是要有条件的,这个条件就是要了解第一手情况。

  党中央和国务院领导很重视国家林业局组织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宣传报道活动,指示要抓好“说明”工作。为了深入了解情况,从2007年5月份到7月份,曹清尧外出了14次,亲自带领140多人次的记者到4个省区去采访,回来后再协调各个部门发布新闻。由于政策发布和宣传到位,社会很快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予以了极大的支持。据福建、江西、辽宁、浙江四省随机民意调查,已实行林改的地区100%的农民拥护,没有林改的地区83%的农民很想尽快参加林改。政策发布和群众参与是一个互动、双赢的过程。现在,国家林业局各个司局也都把新闻发布会看成是一个很重要的平台,都会主动拿着文件到曹清尧所在的新闻办公室商谈,希望能通过新闻发布、通过媒体征求社会意见以推动工作。

  正在访谈间,一位政策法规司的同志来到曹清尧的办公室,请他帮助把握一份制止托管造林的文件,曹清尧请他把整体的策划会同其他司局的相关工作情况给他一份。或许正是具备这种在整体上把握全局的素质,使新闻办公室得到了其他司局的信任。

  回忆起中国新闻发言人的建设进程,曹清尧感慨地说:“中国的新闻发布制度经历了内部文件传达、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组织新闻发布会再到部分国家部委进行自主新闻发布,这三个阶段我都是亲身经历者。过去中央开完会几天以后才公布消息,现在很多重要会议都是现场直播,真正及时告诉群众。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极力推动新闻发布制度的初期,也经历了一个很艰难的过程,过去请哪个部委去开发布会都勇气不足。而现在新闻发布形成了立体的网络,我觉得这个体系有必要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的指导下逐步健全完善起来,从法律法规上面还要明确制度和定位。”

  国务院颁布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申明了“公开是原则,保密是特殊”的新闻发布原则,在曹清尧看来,《条例》不仅使新闻发布工作有了依据,也对新闻发言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不久前,中央电视台《新闻会客厅》栏目制作了一组有关新闻发言人的访谈,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副主任王国庆出席那一期,主持人让他给目前中国新闻发言人制度打分,他打了60分,认为是勉强及格。这说明建立完善的新闻发布制度确实需要一个过程。曹清尧对记者说:“首先,要接受新闻发布制度,这是透明政府、民生政府的体现。其次,作为政府部门,应该把新闻发布作为推进政府工作、为社会服务的手段。新闻发布是一种技能,需要一个学习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观念转变的过程。”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