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身直击嫦娥伫立发射架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20日01:39 金羊网-新快报

  -本报特派记者在发射场,背后是整装待发的3号发射塔。

  本报记者抢先探秘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新快报特派西昌记者 魏凯 温建敏

  随着嫦娥卫星发射日期的日益临近,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越发忙碌起来,整个中心已经进入发射倒计时阶段,中心的测控大楼内每天都有各个系统的专家开会碰头,安全保卫工作更是做得周密而细致,几天前还允许游客接近的3号发射塔已经戒备森严,普通人员一律不准接近。幸运的是,本报记者昨日上午不仅站在三号发射塔塔底近距离观察了整个发射塔,更亲眼目睹了露出回转平台的长三甲(长征三号甲)火箭底部的助推器,算是在嫦娥的玉足下领略了她的丰姿。

  嫦娥躲在深山中

  昨日上午9时许,记者一行刚走出西昌火车站便踏上前去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的路上。一出西昌便上了一条宽阔平整的

高速公路,这是从攀枝花到雅安高速公路的一段,但现在尚未全部开通,陪同我们的基地某干部笑着说,“这条路基本上成了我们基地的专用高速路了。”车行35公里抵达过漫水湾镇以后,便进入真正的基地专用路,这里是基地的第一道关卡,两名武警战士在岗亭中认真检查,非挂有特别通行证的车辆严禁入内。过了第一道关卡后便远远可以看到坐落在半山腰上的基地的观测点,隐约中还能看见藏在深山里的三号发射塔的影子,长三甲
火箭
和嫦娥一号卫星此刻就立在三号发射塔上。再往里走十几公里,便进入基地的大门,这就是官兵们称为“一号”的大门,在这里要接受更为严格的检查。

  进入一号大门后,同行的干部向记者介绍,左手边是基地的招待所,以前有国外的客户在西昌发射卫星时,就住在这些招待所里;再往前走是基地象征标志的《后翌射日》雕塑,这里也是发射区和工作区的岔路口。一条表着三号的水泥路直通发射场区,包括人所未知的1号发射塔和经常露面的2号发射塔,还有承担此次嫦娥一号发射任务的三号发射塔;另外一条路则通往检测区,包括基地的心脏——火箭检测控制大楼、火箭的点火控制指令就是从这里发出的。

  沿着检测区再往前,就是卫星检测中心,嫦娥一号就在这里检测后于日前安装到火箭顶端。

  三号架做最后检测

  上午10时许,弥漫着细雨的空气更外清醒,虽然阵阵秋风送来一丝冷意,但3号发射架却是一派紧张热闹的景象。虽然已经上架的长三甲火箭已经被发射架的回转平台裹得严严实实,但各层平台之间闪烁的灯光和不时闪现的人影表明,里面还有许多工作人员在加紧对其做最后的检查。在回转平台旁边的固定平台脚下,不停地有值班的战士来回巡逻,发现有无关人员靠近则立即勒令离开。

  记者在三号发射架下稍作停留,仔细端详了发射塔全貌。整个三号发射塔大约有20层楼一般高,其准确的高度是85.5米,宽大约有20余米,整个发射塔为发射嫦娥一号而做了专门的改造和加高。整个发射架的主体部分是回转平台和固定平台组成,二者由橘红色钩子连接,目前回转平台可进行180度旋转,但目前已经合拢,被包裹在里面的正是长三甲火箭和嫦娥一号卫星。

  回转平台里有10根电缆摆杆,不仅可以支撑长三甲重达250吨的重量,还可以自动为火箭充电、充气、加注燃料。

  看到了待嫁的嫦娥

  正当记者以为只能从大体上观察3号发射台,无法见到长三甲和嫦娥一号的真身时,一个细微的差别引起了我们的注意。外表为淡蓝色的回转平台底部怎么有一截是银白色的?经过仔细辨认,记者才发现,那竟是长三甲的“双足”!由于回转平台是在距离地面有四五米高,使得长三甲底部的助推器有一部分裸露了出来,恰似待出嫁的嫦娥,虽然容颜被鲜红色的头盖遮住,却露出小巧的三寸金莲,气质婉约而令人爱恋。

  再仔细地观察,记者还看到了三号塔塔底有两条水泥结构的水槽,经记者了解,才知道它们虽然不甚起眼,但却有大用处。原来这条水泥槽名叫导流槽,它能耐高温和高速气流的冲刷,发射前,这个深近30米的导流槽将注满近200吨的水,用来防止火箭底部助推器喷出的火焰,同时给火箭喷出的气流提供助推力。

  工作人员每天两会

  随后记者乘车在整个西昌发射中心巡视了一圈,除了发现不少西昌当地旅行社组织的游客之外,还有相当部分是从各地赶来的同行。而到工作区以外的地方参观,见到的更多的是埋头赶路的基地工作人员。

  中午11时40分许,记者在发射中心的测控大楼外碰到了许多刚刚散会的工作人员。据一名身穿淡蓝色航天工作服的工作人员介绍,现在发射已经进入倒计时阶段,他们的检测工作的密度更是越来越大,基本上每天中午和晚上都有碰头会,交流分析试验数据,忙得恨不得整个人都住在发射架底下。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