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中美贸易和两个市场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20日10:55 南风窗
中美贸易和两个市场 ——对中国崛起之谜的社会历史分析 龚小夏 1990年5月,美国国会正在激烈地辩论是否给中国延长贸易最惠国待遇。我在一次会议上作了个发言,指出中国改革开放必须以有外部世界对中国的接纳为前提,美国对华最惠国待遇是一个重要的象征。我认为,无论中国局势出现什么样一时性的动荡,经济自由与市场化改革是中国社会走向现代化的关键。美国的政策应该推动而不是阻拦中国朝这一方向改变,因此对华贸易最惠国待遇必须延长下去。 两天之后,我接到来自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US-China Business Council)的一个电话,邀请我以中国独立人士的身份到参众两院作证,阐述我对最惠国待遇的观点。在1990与1991年,也就是在国会是否延长对华最惠国待遇的两年中,我数次到国会就此作证,并且参与了一系列支持最惠国待遇的国会游说活动。由于这一特殊的经历以及长年居住美国的关系,我有机会从美国政治、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来观察中美之间的经贸关系。 从最惠国待遇的辩论到今天已经过去17年了。这期间,中国经济发生了令人目眩的变化,不仅每年以接近两位数的速度在增长(最近5年则都超过10%),而且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品出口国。中国已经完全从过去“自给自足”的窠臼中走了出来,成为全球化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与美国的经贸关系是中国经济成长中最关键的因素之一。关于这个问题,世界各国的经济学家的著述已经是汗牛充栋。在这里,我希望能够从一个历史学者和社会学者而不是经济学者的角度来分析这个问题。 两个市场的发展 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的历史清楚地说明,促成一个现代化市场经济的诞生,最重要的因素是社会制度、思想意识甚至文化形态的变化,科学技术、生产能力的进步往往只有在这些变化因素出现之后,才能对社会经济产生根本性的影响。这一点到了工业革命的输出阶段更加明显。在生产能力和技术手段已经存在的前提下,是否能够引进上述因素,就成了发展中国家成功地、和平地走入现代化的关键。 毫无疑问,中国在过去的1/4世纪里,以其经济规模的增长惊动了世界。“中国崛起”在过去几年中成为世界上最热门的话题之一。然而,中国崛起的秘密在什么地方?也就是,中国为什么能够短期内在经济上取得快速发展的成就? 显然,科技的更新与进步在这里扮演了虽然重要但却是次要的角色。最近20年来互联网的普及、世界金融体系的革新等等固然为中国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手段,然而中国崛起所仰赖的出口消费品制造业却主要受益于两个市场的兴起:国外的销售市场,以及国内的劳动力市场。 先看看国内的劳动力市场。1950年代以来实行的全面计划经济对中国进入市场化改革设下的两个最大的社会障碍,一是单位制度,二是户口制度。单位制度将工业与城市中的每个雇员都限制在单位里,单位与单位之间的人员流动非常困难。不仅如此,单位还是国家对雇员进行政治与社会控制的工具。大如个人一生的档案,小到外出旅行批准,都需要通过单位来进行。一个成年人没有单位,在社会生活中就缺乏根基,没有依靠。户口制度则全面限制了人口流动,特别是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以及农业人口向工业流动。农村居民哪怕是面临灾荒,也无法临时到城市里去寻求工作机会。因此,在1970年代末期中国开始改革开放之前,国家垄断了劳动力的流动,现代意义上的劳动力市场完全不存在。经济改革的主要成就之一,就是打破了这种垄断,劳动力市场也应运而生。这个市场从出现到形成具有数亿人口的规模,只经过了大概10年的时间。 自从1980年代初改变了原来的闭关锁国政策之后,中国在国外的销售市场也在很短时间内被开掘出来。20年前,世界消费品市场特别是发达国家的市场中难得看见“中国制造”的字样。到处都是“日本造”、“韩国造”……到今天,绝大部分的轻纺和家电消费品都换成了“中国造”。相对其它国家来说,美国市场对于中国无论是绝对还是相对的重要性都最大。 中美之间贸易的发展速度,是世界贸易史上罕见的。自从进入21世纪以来,双方的贸易总额每年都以超过20%的速度在增长,在去年达到3430多亿美元。中国目前是美国在北美自由贸易区之外最大的贸易伙伴。从纯粹出口的角度看,美国是中国产品最大的海外市场。如果说,在中国推动经济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有哪项对外经济关系对于中国社会的改变最为关键,那肯定是对美国的大规模出口。 尽管美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之间直接进行贸易的历史很短,中国对美国大批出口也只是最近的事情,但是今天正在运行的贸易网络却是冷战期间铺下的。在中美没有贸易往来的那些日子里,美国为了冷战战略的需要,不仅对韩国、中国台湾等地大幅度提供经济援助,而且对这些地区敞开了美国市场的大门。“东亚四小龙”的兴起,很大程度上是美国对这些地区开放市场、资金、技术的结果。从1960年代后期开始,美国大批消费品夕阳工业向“四小龙”转移,使得它们在1980年代初期成为世界消费品的主要加工厂。没有美国的政治与经济支持作为后盾,“四小龙”的经济奇迹绝不会实现那样的规模。 中国从1980年代初建设经济特区开始,就着重从“四小龙”地区吸收投资。来自这些地区的投资,远远超过了欧美各个发达国家。比如,根据中国商务部的统计,今年1至8月,对华投资的前十位国家和地区依次为香港、英属维京群岛、韩国、日本、新加坡、美国、开曼群岛、萨摩亚、台湾、毛里求斯。来自如维京群岛这样的税收天堂的资金,除了有中国国内资本的回流之外,相当大的比例是台资。这些投资带来的不仅仅是资金,更多的是经验与市场。利用文化与地缘上的优势,这些资本将冷战时期在美国国际势力与资本扶持下成长起来的东亚地区的加工工业几乎全盘地照搬到中国。中国新开发的劳动力市场上的廉价劳动力,为这些加工工业提供了数以亿计的劳力大军。 国内的劳动力市场与国外的销售市场——特别是美国市场——齐头并进地发展,于是,在过去15年出现了“中国崛起”现象。然而,这两个市场的前途并不稳定,依旧充满着各种变数。最近这些年越来越显著的中美贸易摩擦,就是一系列变数的体现。 中国的劳动力市场与中美贸易摩擦 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包含了许多议题,包括知识产权、人民币汇率、反倾销、劳工权利等等。多数的问题可以通过技术或者法律手段来缓解甚至解决,唯有劳工权利这点却触及中国劳动力市场的一个基本问题,不是简单的技术调整或者政府规章就能够解决的。 中国工人工资过低导致中国产品在美国市场上进行不公平竞争,这是美国人——特别是劳工组织和国会——经常抱怨的话题。到底中国工人的工资是不是过低呢?如果是的话,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纯粹从年收入来看,中国出口加工企业的工人工资在发展中国家里面并不算最低。绝大多数非洲国家以及部分亚洲国家同类工人的工资往往更少。特别是在最近几年里,沿海地区出口制造业的工人工资每年都以超过10%的速度在上升。但是,如果以工人从每件产品上挣得的收入来计算,中国的工资水平就相对往下跌了一大截。也就是说,在同样工资水平上,中国工人工作时间更长,劳动强度更大。西方人去参观中国工厂的生产流水线,经常为工人的工作速度而惊讶。他们观察到,同样工资雇佣的中国工人比在世界其它地方的工人效率普遍要高得多。一个做进出口皮革服装生意的人曾经对笔者透露,在他的行业中,中国的工人效率要比东南亚的工人高20%,而且他们切割牛皮的技术也非常精湛,从同样的皮料中能够切出更多的制品。 中国廉价劳动力的优势,总体上工资低当然是原因。可是,中国劳工的质量——其承受劳动强度的能力以及工作的速度——却是另外一个同样重要甚至更加重要的因素。这个因素往往被中国人归诸于自己“勤劳和勤俭”的传统道德,但仔细分析中国的劳动力市场,人们又会看到另一幅图景。 中国农民工人数在两亿上下。出口制造业劳动大军的主力——占雇员总数大约68%——是农民工。人民银行去年曾经发布过一个关于农民工的调查报告。该报告指出,农民工以青壮年为主体,其中18至35岁的人超过了3/4。而24岁以上的男女比例几乎是5比1。显然,中国的工业吸引了农村人口之中质量最好的劳动力。 工业化与都市化将农村的青壮年人口吸引到城市的现象在世界各地普遍存在。问题在于,残留下来的户口制度依然在农村与城市人口之间划下了一道鸿沟。国家人为地保护城市居民的就业与福利,农村居民虽然长期在城市中工作,却无法享受与城市人同等的待遇。因此,雇主与社会对雇员各种非工资形式支付中的很大部分——儿童教育、成人教育、住房与公共设施建设、老人抚养,以及随年龄增长的医疗费用等等——都被转嫁到农村。这样一来,城市农民工的工资成本自然就大大地降下来。而在多数国家里,这都是要打入成本的。 户口制度是当初计划经济下国家垄断劳动力资源的全面体现。而户口制度在今天继续存在,则是中国劳动力没有完全实现市场化的体现。当这一市场化没有能够完全实现的时候,劳工权益问题必定是中美之间贸易摩擦的一项重要内容。 美国消费市场的变数 2005年,美国大湖工业区的一些家庭主妇组织了一个“一年不买中国货”的运动。参加者有些人过了几天就没法坚持下去了,有些人倒真的坚持了一年,但过后也承认“非常困难”。要知道,美国市场上的玩具、鞋、小五金等等,大约百分之七八十要从中国进口。有个参加者说,她自己虽然没有犯规,但是一次她丈夫需要买锤子,到了商店里只有中国货,最后只好悄悄买了回来,藏着不让妻子看见。这些家庭主妇发起运动的原因,是美国制造业工厂大批倒闭或者搬迁国外,造成了当地的高失业率。 美国消费者对中国货的态度正在发生变化。这也许是中美经贸关系中最难预测的一个未知数。 自从1970年代中期以后,美国市场的消费品就日益以进口为主。1975年是美国贸易有顺差的最后一年。也就是在此前后,制造业雇员人数开始日益降低。自1980年代以来,美国人中就不断出现各种抵制外国货的运动。汽车工会的工人甚至曾经不让外国造的车开进美国汽车公司的停车场。不过,随着国际贸易和全球化的发展,外国货也越来越成为美国人日常生活中的组成部分。 当中国货十多年前开始大批进军的时候,美国人在心理上已经接受了舶来的消费品。“中国制造”取代了“台湾制造”或者“韩国制造”,并没有让美国人觉得太不舒服。价格便宜的中国消费品还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了美国人的生活和消费习惯。绝大多数的美国家庭大人孩子不用挤在一台电视机前,孩子们可以在自己的卧室里看自己喜欢的电视节目。家庭主妇们不需要精心节省才能购买家用电器,上超市买菜的时候就能轻轻松松地顺手搬回一台中国产的录像机。沃尔玛一类廉价的百货店越开越大,货物的种类也迅速增加,超过一半产自中国。美国普通人家里堆满了各种各样的消费品。突然之间,美国人发现自己拥有的东西太多了。 环境、劳工、消费者保护等各类组织开始号召消费者降低对中国货物的依赖。许多迹象表明,消费者已经开始倾听这样的声音。 今年以来,中国产品的质量问题一再成为美国的新闻焦点。3月份,媒体传出中国来的宠物食品毒死猫狗的消息。不久后,中国的水产品、牙膏、玩具等等都出现了一系列产品不合格导致的安全问题。“中国制造”正在被贴上不安全的标签。这一趋势如果持续下去,将对中美贸易产生深远的影响。 小 结 中国劳动力市场和美国消费品市场构成了今日中美经贸关系的主要支柱。然而,这两个市场自身以及彼此之间的依存关系并不是永久而稳固的。 就中国方面看,目前廉价劳动力的竞争性还能维持多久是一个没有定论的问题。中国发展市场经济15年,农民工已经进入了第二代。这代农民工是否会像他们的父母一样,甘心二等公民的社会地位,将自己的青春贡献给城市和工业之后便回到乡下去经营自己那点土地,答案恐怕是否定的。 美国人能否维持目前的消费习惯与势头同样是一个未知数。最近美元价格持续走低,就预示着削减进口的可能。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