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大代表议报告抒情怀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20日13:54 人民网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

  29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的新的壮丽史诗。

  “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对改革开放伟大历史进程所作的科学概括,深深印刻在2200多名代表的心中。

  “这是一个历史性的结论,这是一个科学的结论。”来自改革开放前沿的广东省的陈建华代表感受很深,“改革开放给广东带来的巨变是中国巨变的缩影,事实雄辩地证明: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繁荣中国、富强中国。”

  “29年来,中国展示给世界的是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来自湖南岳阳的易炼红代表表示,“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这已为29年的历史所证明,也将被未来的历史所证明。”

  以党的十七大召开为标志,中国,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的改革开放,同样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29年来,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全面改革的进程势不可当地展开了;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对外开放的大门毅然决然地打开。这场大改革大开放,极大地调动了亿万人民的积极性,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

  安徽凤阳小岗村当年“大包干”的带头人严宏昌、关友江和乡亲们围坐在一起热议胡锦涛同志的十七大报告。他们回顾中国改革的历史图景,心中与报告中有关改革开放的内容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从农村起步的,中国农村的改革则是从小岗村的“大包干”开始的。

  作为“大包干”的发起人,当年冒着极大风险按手印的情景依然历历在目,对胡锦涛同志“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的精辟论断,严宏昌、关友江和小岗村乡亲们的感受刻骨铭心。

  如果没有“大包干”,也许小岗村的乡亲们还在挨饿受穷。

  是“大包干”彻底改变了他们的命运。是肇始于“大包干”的波澜壮阔的农村改革,彻底改变了以小岗村为代表的中国农村、中国农民的命运。

  深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一个“经济特区”。如今举世皆知,这个当年的边陲渔村已经成为国际化的大都市。

  “深圳每平方公里产出GDP2.98亿元、财税收入8000万元……靠的是改革开放,靠的是自主创新。”广东省委常委、深圳市委书记李鸿忠代表不止一次地回顾深圳经济特区27年的发展历程,表达他对“改革开放”的深刻认知。

  “深圳创造了工业化、

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发展奇迹,有力地证明了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李鸿忠说。

  李鸿忠所在的广东省多年来一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这一次,广东带到大会上来的不仅是高速增长的GDP数据,更有群众生活质量提高的详细数据:去年,广东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1600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突破5000元,增长幅度都超过了8%,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超过6%……

  东部新跨越,西部大开发,

中部崛起,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国企改革,个体和私营经济大发展,非公有经济和公有经济共生共荣……29年的风风雨雨,29年的探索和实践,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义无反顾地推进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民族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

  陕西的吴永琪代表说出了中国普通民众的心声,“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我们老百姓今天的美好生活,更没有国家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在十七大开幕式上,许多中外媒体的记者在报道中都留意到这一细节:胡锦涛同志近两个半小时的报告赢得了40次掌声,其中多达10次的掌声是在回顾“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时响起的。

  10次掌声,表达了7300多万共产党员的共同心愿,也汇聚了13亿中国人民坚定不移走改革开放之路的坚强意志。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