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已找到和谐社会建设的有力抓手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20日17:06 人民网

  “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社会建设,第一次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并列,被写进了党代会报告。

  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社会管理……改善民生,推进社会建设,第一次作为单独章节出现在党代会报告中。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步入平等、和谐的社会,是中国人祖祖辈辈的追求。十七大确定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让人振奋不已,来自北京和广东的两位专家就此进行精彩解读。

  和谐内涵:“

和谐社会”离不开公平正义民主

  

  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

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北京青年评论家滕朝阳认为,从人类的主体性出发,和谐的内涵包括三个层面:作为个体的人的自身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人与人的和谐。

  十七大报告提出生态文明的理念,批判反思了人与自然关系中环境污染的代价,强调要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关系。

  滕朝阳认为:“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些要素不可割裂、不可对立,而应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既共同作用于又共同表征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科研处处长、博士丁力认为,一个社会之所以称为和谐社会,无论层次和水平高低,公平、正义与民主三者缺一不可,其中公平是核心,民主是基础,正义是保证。

  丁力说,将建设和谐社会简单归结为只是解决一些迫在眉睫的民生问题的想法是片面的,那些以为有足够的财力就能确保和谐社会建成的想法更是幼稚的,“和谐社会”愿景的实现必须围绕公平、正义与民主三大主题来推进。

  “我们非常欣慰地看到,公平、正义、民主在十七大报告中都有非常好的体现,报告着重强调了社会公正公平,第六部分专门提到要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让人眼前一亮。”丁力告诉记者。

  和谐愿景:社会和谐是“四位一体”的和谐

  党的十七大第一次将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并列,被写进了党代会报告,并提出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滕朝阳认为,构建和谐社会是无止境的理想追求,更是合力作用的结果。社会和谐实际上是系统自身和谐与系统之间和谐的总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系统各有自身和谐的目标,而这“四位一体”之间的和谐又构成更高层面的和谐目标。实现这些目标,无疑是共同努力的结果,任何一个单元、一个侧面的不和谐表现,都可能给子系统乃至整个系统的和谐造成消极影响。

  滕朝阳由此认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而思想观念与具体实践又往往极其复杂地交织在一起。

  “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和而不同是客观现实,也是客观规律,是以承认差别为前提的,因此,社会和谐首先是有差别的和谐。其次,没有绝对的和谐,只有相对的和谐;和谐也不可能在静止中实现,而只能在动态中实现。”滕朝阳认为,这些基本理念应是和谐社会建设正确展开的前提性认识。

  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

  对此,丁力认为:“和谐社会不可能凭一日之功建成,它是一个很长的历史过程,是一个不断解决社会矛盾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决定了今天的社会同样是较低水平的和谐社会,但和谐社会的基本要素应当是完备的。”今天我们建设的和谐社会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静止概念,而“和谐广东”既是和谐社会在初级阶段的表现形式,同时也是和谐社会在广东实践的产物。

  因此,在丁力看来,和谐社会建设只能在现有的基础上进行,必须遵循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以解决重大问题为切入点,按照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着力构建起未来和谐社会的基本框架,随着经济社会越来越全面的发展,我们也将离和谐社会越来越近。

  和谐广东:重构区域后劲当促和谐排头兵

  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之后,共建共享和谐社会,成为一个新的社会共识。作为排头兵,广东目前正处在经济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快速发展与急剧转型必然会产生较多的利益矛盾与冲突,建设“和谐广东”既是广东经济转型的条件,也是全省社会转型的终极目标。

  长期在广东工作的丁力说,广东经济社会转型较早,各种矛盾暴露更早、更多、更充分,所以建设和谐社会,广东除了具有全国共性,还有独有的个性。这些个性包括珠三角与两翼和山区差距较大等,构成了广东建设和谐社会的主要矛盾。

  “对此,广东在过去5年做了很多工作,如在公平方面,广东在财政上大力向两翼和山区倾斜,珠三角对周边地区、工业对农村反哺力度不断加强;在正义方面,同时抓好法治广东这个'硬手段'和文化大省这个'软手段';在民主方面,广东党建和基层民主建设都亮点纷呈,德庆等地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基层民主,由于与农村经济建设结合紧密,很有总结的价值。”丁力说,未来广东还将在十七大提出的纲领方针下,继续重构区域发展后劲,夯实和谐社会根基,为全国和谐社会建设提供新鲜经验。

  在滕朝阳看来,广东得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风气之先,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也感受得更早、更迫切,这使广东有了提供新鲜实践和新鲜经验的客观条件。

  他评价说,广东不仅根据中央精神出台了指导广东和谐社会建设、具有很强操作性的实施方案,也在推广省内流通的社会保障卡制度,大力实施“智力扶贫工程”和退役士兵职业技能培训工程,建立重大决策、重大工程建设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在具体实践中领先全国。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广东在省、市、县严格落实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领导班子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责任制。这样的组织架构和领导机制可能还有待于丰富完善,但可能已找到了和谐社会建设的有力抓手。”对这种探索,滕朝阳深表赞赏。

  连线嘉宾

  北

  滕朝阳:青年评论家,长期从事理论工作,迄今发表时政评论、理论文章、杂文千余篇,作品被收入二十余种书籍。

  南

  丁力: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科研处处长、博士、教授,区域经济研究专家,曾承担的国家与省部级纵向课题,曾在全国各类刊物上发表论文几十篇。(记者 刘延英 林旭娜)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