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房产热,老百姓生活大变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22日14:20 环球时报
住宅自有率竟高于美国 人均住房面积超过日韩 房产热,老百姓生活大变 本报特约记者 吴 林 本报记者 李洁思 如果没有1998年的那次会议,绝大部分城镇居民现在也许还在“等、靠、要”中度日———等国家建房、靠组织分房、要单位给房。在那之前,很多夫妻结婚的时候是在借来的房子中度过洞房花烛夜的。那时的居民住房往往只有十平方米左右,厨房和厕所都是几户人家共用。但全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与住宅建设工作会议的召开,终结了福利分房制度,拉开了市场化住房体制的帷幕。从此,很多人的住房发生了过去不敢想的变化。 建设部住房政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顾云昌回忆道:“1978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仅6.7平方米。”而截至2006年年底,全国城市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到27平方米。印度《主流》周刊用羡慕的语气说:“在中国,住房结构已经发生变化,这意味着许多孩子都有了自己单独的房间。”中国很多大城市的居民区向市民免费提供各种户外健身器材:跑步器,练习腹部或举重用的各种器材等,这让很多刚到中国的老外羡慕不已,这点可能连很多中国人都没有意识到。 《华尔街日报》评论说:“过去,公有制下的中国人很少能做到居者有其屋。十年前当他们开始有了这种机会时,住房市场还不成熟,法律也不健全。然而今天,中国的城市居民住房自有率已达82%,中国还拥有了规模庞大的建筑、房地产和装修行业。与此相比,美国人口普查局的数据显示,美国住房自有率从未超过70%。”英国《金融时报》称,现在中国许多大城市的居民还愿意“吹吹海风、看看房产”,到二、三线城市买房。 但楼市价格的攀升却也让很多人措手不及,用“有人欢喜有人忧”来形容这场房产热潮,应为恰当。《国际先驱导报》称:在美国等其他国家的房主为自己的房子不断贬值而“擦汗”时,根据中国政府统计的数据显示,在今年八月份,中国的房价却同比上涨了8.2%。而且上海、北京等大城市,房价的上涨速率更高。” 事实上,一些发达国家的房地产大发展都是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基本完成以后。比如日本,其房地产大发展起始于1986年,那是在工业化完成之后的许多年,而仅仅5年后就出现了一个大泡沫。美国房地产大发展是在战后。而东南亚四小虎的经验则表明,在工业化过程中过度依赖房地产,在遭遇经济危机时,长期经济竞争力明显受到影响。另一方面,中国住宅消费明显超前。数据显示,韩国已经进入后工业化阶段,目前人均住房面积仅24平方米,日本东京人均住房面积不到20平方米,而我国2005年城镇人均住房面积就已经超过26平方米。中国房地产业的提前发展和人们需求的空前膨胀给中国社会带来了极大的压力。 现在在中国,用全民房地产来形容这股热潮,并不为过。政府重视房地产。早在2003年《国务院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通知》中就提出,房地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所以,房地产市场的持续升温,就意味着GDP的增长,是各地政府政绩的一部分。开发商和热钱投资房地产,因为房地产让他们赚得脑满肠肥。老百姓将余钱投资于房产希望赚上一笔。没有投资的居民望着天天疯涨的房价,恨不得早年多买上一二套房子。 对于这场热潮,有专家表示了担忧。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经济形势研究室主任王小广撰文表示,中国经济对房地产过早过度依赖。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尹中立博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一再强调,现在的房地产市场已偏离了住房的本质。 面对长期居高不下的房价,老百姓骂开发商骂了很多年,对此,英国《金融时报》评论道:“市场化改革为不健全市场的弊病背了‘黑锅’”,并且认为“从已知的人类实践来看,由国家完全调控、分配住房的尝试无一成功,权力分房制不仅无法实现社会公正,而且造成了严重的住房短缺。房改前的中国按官职分房的状况就是一例。从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的经验来看,即使是辅助性的国家直接干预,也常常以失败告终。”事实上,改革前的状况已经一去不复返。但是,改革中的纠偏却是势在必行。因为,“居者有其屋”仍然是我们的目标。▲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