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老乡用博客记录飞天瞬间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24日05:18 大河网-河南商报

  昨天,“嫦娥一号”常规燃料已经添加完毕,今早进入“发射前12小时程序”。

  10月22日,商报特派记者赶往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见证“嫦娥奔月”的历史时刻。还有几位河南老乡去了现场,他们将用博客记录发射现场的情景,商报将摘登部分,与读者分享。

  【进程】

  常规燃料已添加完毕

  昨日上午9时,记者赶到西昌卫星发射基地附近,七八天没出来的阳光,穿透了厚厚的云层,洒遍西昌。

  发射中心已成为全国媒体关注焦点,一路上,身背长枪短炮的记者们,或在车上拍摄,或下车采访路人,引来当地一拨拨看热闹的群众。据当地一旅游公司通过报名方式统计,近两天,前来采访“嫦娥奔月”的全国媒体记者有300多人。

  上午10时,记者进入发射中心腹地。路旁一条锈迹斑斑的铁路上,相隔约20分钟,两辆两厢火车分别驶入发射中心。30分钟后,记者赶到被当地人称为“沟里”、隐居在西昌城北约67公里处的一个山谷里,远远望见耸立的蓝色的发射塔,上面写着“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八个大字。

  据发射中心的一位工作人员介绍,准备发射卫星的3号发射塔是2005年改建的,将其高度提高了14.5米,建成后的新的3号发射塔,已执行过两次发射任务。

  上午11时,当地的泽远派出所成为记者们搜集素材的集中场地,该所所长王登寿为此应接不暇。他介绍,刚才过去的火车,装载的都是

火箭燃料。

  据发射场一位官员介绍,24日早上,火箭将进入“发射前12小时程序”。从22日早晨6时开始工作人员就一直在给长三甲火箭加注燃料偏二甲基肼。在加注的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在火箭周围监控防止泄漏。目前,常规燃料已经添加完毕。在发射前7小时还将在低温条件下给火箭加注液氧,发射前5.5小时给火箭加注液氢,整个加注过程将持续到发射前2分钟。

  【现场】

  想见“嫦娥”可真不容易

  负责警戒的一位军人说,发射场现已封锁,哨兵的值勤地点也前移了200米。

  费尽口舌才说服几个当地老乡。“路程好难走哦。”老乡警告记者。

  上午11:05,坐上机动三轮车,在泥泞的山路上行驶了20多分钟后,开始弃车“爬行”。

  过了3条溪流,越过两道深谷,甩掉5条狗,摔了N个跟头后,手磨破了,头磕晕了,汗出透了,才在大山深处见到一辆

摩托车,原来这是来“接应”的,因为前面的路三轮车过不去了。

  穿过一个隧道,又转过一个隧道。“这里以前是铁路,现在都有专有铁路了。”走到第二个隧道,老乡让记者下车,“这里全是泥巴,摩托车只能空驶,你们走过去吧。”

  “到了,到了,这里就是喽。”穿过第三个隧道,“嫦娥妹妹”静静地矗立在眼前。整个发射场看不到一个人,却还是透出一种严肃和紧张的气息。还没来得及仔细看几眼,老乡就一把拉住记者的袖子,“下面就是部队,赶紧拍几张,被发现了我们就惨了!”

  【保障】

  即使下雨天也能奔月

  天气是否会对卫星发射产生影响?据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气象室高级工程师郭学文介绍,发射中心内,有一支高素质、高精准的专业气象预报队伍。发射中心内的气象观测站基本可以预测到30秒内云层走向。24日西昌的天气太阳当家。

  “我们可以测算出3天以内的高空风速。即使在雨天,我们也照样可以发射卫星。只不过晴好天气更利于地面指挥、观察、总结经验。”郭学文说,发射时西昌发射中心方圆20公里处,人们将能用肉眼观看“嫦娥”上天的壮景,不过时间很短暂,仅有2~20秒时间,也可通过央视直播一睹“嫦娥”飞天的情景。

  【观看】

  火箭升空不会给人带来危害

  原定离发射场2.5公里的观景台因安全问题被取消,现在仅剩两个观景台,分别为牛头山和“奔月楼”,距离发射地点4公里左右。距离嫦娥一号发射塔4公里外的“观月楼”和牛头山山顶的嫦娥一号现场发射观赏平台都插上了彩旗,24日将迎接来自全国各地的1000名观众。届时每一位观众都将获得一张盖有嫦娥一号发射时间戳的门票。

  “无论是卫星发射还是西昌基地,都不会对游客健康造成影响。”曾经在该基地工作很久的一位河南籍专家称,在参观基地和观看发射时,应在规定地点。

  “这次承担把‘嫦娥一号’送上太空的‘长三甲火箭’,所使用的燃料为偏二甲基肼和四氧化硫等,会产生一点有害气体,但这种气体并不会扩散,也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该专家说。

  【意外】

  在现场的河南老乡将用博客记录“飞天”

  昨日下午,记者意外碰到了前来观看“嫦娥奔月”的4位河南人,他们分别是焦作的黄先生、芦先生,洛阳的丁先生、臧女士。

  23岁的黄先生有特殊的感情,他父亲原是一位军人,曾是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测试总体室的负责人,他从小在西昌随军,也经历了多次卫星发射,用他自己的话说:“我是看着火箭长大的。”

  “今年我国发射嫦娥一号卫星,意义非同一般,它的成功发射将代表着我国航天事业的又一次飞跃,我和几位朋友能来到西昌亲眼看到嫦娥一号升起,也是受一次爱国主义教育。”黄先生说,父亲很支持这次行动,作为老航天人,他父亲还让儿子捎来更多的祝福,希望祖国的航天事业蒸蒸日上。

  昨日晚上,黄先生和他的3位朋友也表示,他们将这次难忘的经历,以博客的形式记录下来,作为一个美好的纪念。商报将摘登其中部分与读者分享。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