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毅麟:嫦娥一号与月亮女神不可能相遇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24日16:20 新京报

  朱毅麟: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是我国“实践2号”一箭三星卫星系统的主要设计者之一,早年主持完成了“长征1号”运载火箭和返回式卫星的方案设计。

  “嫦娥一号与女神各有特色”

  新京报:你觉得明天发射会成功吗?

  朱毅麟:明天发射到地球轨道是没问题的。到了月球,大概要到月底。日本到月球,9月14日上天后,也是到月底后才公布成功进入月球轨道的。

  

新京报:嫦娥一号会有和月亮女神相遇的可能吗?月亮女神和嫦娥一号有什么不同呢?

  朱毅麟:相遇是不可能的。那么大的空间怎么会相遇。就像太平洋里的两条鱼,可能相遇吗?不可能。至于月亮女神和嫦娥一号其实在科技层面上是大同小异。大家带的仪器差不过,探测的主要内容也相似,都要探测月球表面的地形地貌,有哪些元素,月壤包含的成分以及厚度。还都会探测月球空间的环境,因为月球没有大气层。太阳风以及宇宙粒子都会停留在月球表面,会对人形成比较危险的环境。主要是测量粒子的辐射。

  月亮女神有的一点我们没有。就是重力的测量。日本比较重视月球重力场这方面的东西,月球的重力场变化比较大。我们之所以没有,也是因为不能一口吃成个胖子,初次不会带那么多东西上去。但是有一些也是我们有而月亮女神没有的。你比如说三维立体图像,月亮女神就没有,这是我们比较有特色的。

  “嫦娥每两个月要提高一次”

  新京报:嫦娥一号要绕月球一年,之后会怎么样呢?

  朱毅麟:计划是一年。但是这个一年不是自动一年。

  如果你不管它,因为月球的引力和它重力的规则,它可能半年就掉到100公里的速度,一年就掉下来。人为的隔两个月就要推一推,速度提高一次。月球和地球不一样,月球虽然没有大气,但是月球的重力场会使得轨道慢慢降下来。所以我们嫦娥一号每两个月都要提高一次。至于一年以后,我们该完成的任务完成了,就要看情况了。

  如果一年以后它还有燃料,让它自己转也可以。还有一种办法,现在还没有最后定。

  嫦娥一号没有用了,燃料用完了,就要掉了,就让它自动撞向月球,这也是可能的。

  新京报:撞向月球,会不会造成什么后果?

  朱毅麟:过去两个探测卫星都是这么做的。1998年美国的那个探测卫星,一年之后完成任务,就让它故意撞到月球表面。欧洲的那个卫星在2006年完成任务之后也是撞向月球表面。之所以这样,是要撞起月球表面的飞尘,在地面上可以用望远镜看看撞起什么样的东西,含不含水分。

  但是因为隔得太远了,没起到什么作用。

  新京报:如果撞到月球上,嫦娥一号会落到哪里呢?

  朱毅麟:就留在月球上成了一堆废铁了。撞起的飞尘有可能几十米高,也有可能很矮。

  新京报:隔两个月一次是靠什么推呢?

  朱毅麟:嫦娥一号本身有个

发动机
火箭
把嫦娥一号送到轨道,发动机沿着速度方向推就是加速,不沿着速度的方向就是减速。如果原来是200公里,后来降了20公里,要想恢复就靠发动机推。发动机的燃料和火箭的燃料大同小异。

  新京报:那还是靠地面控制了?

  朱毅麟:对,现在还是靠地面控制。地面跟踪控制发现掉了20公里,就让发动机来加速。不过以后技术发展会让发动机能够自动控制。

  “少修两公里铁路逛一趟月球”

  新京报:看到网上说咱们花了这么多钱,会不会有一个直接可期的回报?

  朱毅麟:这个资源的开发利用还是很长远的,现在只能了解哪些资源值得开发,哪些不值得开发。我们不能指望发个嫦娥一号过去,就有多少实质回报。其实14亿元也不算多吗,我们现在修地铁,一公里铁路就要六七个亿。少修两公里铁路,我们就可以到38万公里的月球来回一趟。

  新京报:在你看来开展探月工程,最大的意义是什么呢?

  朱毅麟:探月工程应当从更高的战略层面来看。它是一个战略的高技术。比如生物技术或者纳米可能会带来一些直接的回报。航天技术代表的是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和水平。我们从历史上来看,上世纪60年代美俄都大力发展,是一种争霸的政治性需求。当然现在不是争霸了。但是现在航天技术体现一个国家的经济、科技的综合实力和民族威望。嫦娥一号将成为我国的第三个里程碑。它标志着我们打破了对深空探测领域的空白。

  本报记者张寒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