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奔月破五难题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25日01:39 金羊网-新快报

  ■本报特派西昌记者 魏凯 温建敏

  23日上午,国防科工委月球探测中心,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三家单位在西昌市明珠宾馆举行了发射前最后一次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来自上述三家机构的专家不仅带来了发射前的最新消息,国防科工委中心主任助理裴照宇称:绕月探测工程从2004年1月23日国务院批准立项到发射,一共用了三年多时间,其间在工程上突破了五大技术难点。

  新闻发布会上,国防科工委中心主任助理裴照宇、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宇航部部长赵小津介绍了工程突破的五个技术难点。

  第一是轨道设计和变轨技术。由于嫦娥卫星需要从对地轨道逐渐转移到入月轨道再转入对月轨道,这其中的两次转轨是以前对地卫星从来没有采用过的技术,是一个大的技术突破。

  第二是远程监测问题。由于我国只覆盖了5个时区,而全世界分为24个时区,在我国未覆盖到的时区如何远程监测,工作人员在此采取了两个办法,第一是派出了“远望号”探测船,增大时区覆盖范围,同时和欧洲宇航局下属的观测站合作,增加观测站的数量。

  第三是卫星各系统的抗低温设计。由于月球晚温差达到300℃,嫦娥一号在月球200公里的轨道上运行时,必须具体抗低温的能力,尤其是给卫星提供动力的蓄电池一定要在零下180度的条件下正常放电,保证卫星各系统的顺利运行。同时,在卫星绕行月球的1年里将会遇到两次日食,在日食时段内,卫星的

太阳能电池板将因无法接触到阳光而停止工作,也需要蓄电池在低温状态下持续供电。

  第四是制导和导航技术。嫦娥一号卫星准入月球轨道后需要三个定向:首先是探测器对月定向,这就是探测器必须朝着月球表面的方向,这才能保证后续开展探测工作;其次是对日定向,即卫星的太阳能帆板需要对准太阳,因为太阳能帆板是给卫星提供动力支持的,这个条件必须要达到;第三是对地定向,即卫星信号发射必须对准地球方向,这样才能将探测的数据发回地球。第五是远控技术。嫦娥卫星的通信距离是38万公里,这已经远远超过了对地卫星的8万公里通信距离,如何在这么长的距离内保证数据的正常传送,这是一个难点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采取了增强地面接收能力和加大卫星发射能力的办法。前者是指在北京和昆明建设了接收站,对卫星发回的信号予以放大,后者是指增大卫星发射功率,这里采用了大角度机械定向天线,这个装置是以前从来没有过的。

  这两名专家最后说,除了以上五个技术难点之外,探月工程技术人员还克服了许许多多的技术难关,从这个意义上说,嫦娥一号的发射是我国继1970年4月24日我国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2003年11月15日神五实现载人航天之后,我国航天历史上第三个里程碑。

  中国航天五大能力

  1.进入空间的能力

  我们研制了长征系列运载

火箭,现在一共有12种能够满足不同高、中、低轨道的要求。

  2.卫星的制造能力

  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自行研制和发射了80多颗人造地球卫星,包括通信、遥感、导航定位、科学实验卫星等几大系列。我们要搞卫星数据应用,首先要有数据源,而卫星就是我们的数据源。

  3.载人航天能力

  我国从1999年发射了第一艘无人飞船之后,连续发射了神舟2号、神舟3号、神舟4号,在此之后我们又发射了神舟5号、6号载人飞船并取得圆满成功,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4.空间探索能力

  “嫦娥一号”探月卫星的发射,是继人造地球卫星、载人航天之后,中国航天事业又向深空探测迈出的重要一步。

  5.航天的基础与保障能力

  已经形成了完善的运载火箭和航天器的设计、制造、试验和测试能力,建设了甘肃酒泉、四川西昌和山西太原三个航天发射场和覆盖广泛的航天测控网。

  航天英雄

  【中国首个探月计划】

  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除了那一轮明月,还有奔向它的"嫦娥"。只是,你能叫出那些托起"嫦娥"的人的名字吗?

  他们不是明星,却是辉映这皎皎明月的科技之星。而作为卫星的缔造者,他们更有自信。

  领导小组组长

  ●张庆伟,男,汉族,1961年11月7日生,祖籍河北乐亭,1992年任长征二号F火箭副总设计师。

  领导小组副组长

  ●孙来燕,1957年10月生,江苏泰州人。国防科工委副主任兼国家航天局局长,博士。

  总设计师

  ●孙家栋,1929年生,辽宁省复县人。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技术总负责人,2003年任探月工程总设计师。

  首席科学家

  ●欧阳自远,1935年出生在江西吉安,自1994年起,就极力建议开展探月工程项目。

  总指挥

  ●栾恩杰,满族,生于1940年,沈阳人,原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中国嫦娥工程总指挥。

  火箭系统总指挥

  ●岑拯,1964年12月出生于湖北省浠水县丁司垱镇,2004年任长三甲系列火箭总指挥。

  卫星系统总指挥

  ●叶培建,1945年生于江苏泰兴,1968年毕业于

浙江大学,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CAE技术奠基人。

  工程副总设计师

  ●姜景山,生于1936年2月。微波遥感及航天应用工程科学专家。是我国航天遥感技术的倡导者之一。

  中国探月事业40年记

  ●1962年起,中国科学院的研究人员就开始了对阿波罗等月球系列探测器进行跟踪性与综合性研究。

  ●1994年,中国组织专家对开展月球探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过初步分析论证,认为中国已有能力开展月球探测,但由于各种原因,探月未能启动。

  ●从1998年开始,专家与研究人员对中国月球探测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进行了系统分析与研究。

  ●2000年8月,专家小组对“月球资源探测卫星的科学目标与有效载荷”进行论证评审。

  ●2001年成立了专家研究小组,开始了一些关键技术的攻关和地面应用系统等的研究工作。

  ●2002年3月向国家提交“月球资源探测卫星工程可行性”的立项报告。

  ●2004年1月,中国月球探测一期工程正式启动。

  ●2004年11月进入工程初样研制阶段。

  ●2005年8月22日,国防科工委月球探测工程中心正式揭牌成立。

  ●2005年12月工程总体正式转入正样阶段。

  “嫦娥”计划诞生幕后

  我国的探月计划是从1994年才开始的。

  在这之前,有一个小插曲。1992年前后,国内就已有科学家提出了“嫦娥奔月”的想法。当时为了迎接1997年香港回归,有人提出利用运载火箭往月球上发射一个象征中国的铁质标志,将其永远“烙”在月球上,以此扬国威、鼓士气。这个设想在科学界引起了很大争议,不过还是得到了一批学者的支持,很快便形成文字向中央打了申请报告,并计划在香港回归前完成发射任务。但中央认为,“这完全是从政治角度考虑的,基本上没有什么科学研究价值”,所以最后被否决了。

  后来,“863计划”专家组请欧阳自远(现任中国探月工程首席科学家)递交一份正式的探月科研报告。到了1994年,“863计划”专家组通过了欧阳自远的报告,并且得到了一笔经费。这是中国人花在月球上的第一笔钱。直到2003年底,一份厚厚的正式报告被送进了中南海。2004年1月24日,温家宝总理在报告上签字,国家正式批准了“嫦娥一号”计划的实施方案。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