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发改委细化玉米深加工区域布局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25日02:50 第一财经日报
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预测,未来数年,玉米深加工产业都将保持高速发展状态,燃料乙醇发展方向将为纤维素酒精,以减少对粮食作物依赖。 重新布局 以东北为例,吉林玉米加工企业580家,总加工能力850万吨;辽宁500多家,加工能力200万吨,吉林长春大成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纪建平在“2007国际玉米产业大会”上如此说。 虽说有如此众多的玉米加工企业,但让纪建平感触最深的还是我国玉米加工结构不合理,“玉米初加工所占比例太大,食品初加工占65%,工业原料初加工占20%,深加工只占15%。” 虽然燃料乙醇本身消耗玉米量过大,生产成本较高,被国家叫停了,但纪建平认为:“如按此配比,需求量肯定还要增加,这也刺激了乙醇加工企业把玉米加工改为其他生物制品加工。” 既然企业认为应给玉米深加工企业布局以明确定位,发改委日前发布《关于促进玉米深加工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给出了具体方案:“区域布局以东北和华北黄淮海玉米生产区为重点。” 其中,饲料加工业布局在东部沿海和中部粮食主产区,并推动东北玉米主产区饲料加工业地位提升;而玉米深加工业布局,则要延长产业链,对严重缺乏玉米和水资源地区不再核准玉米深加工项目。 应对转型 国家已对玉米深加工业给出了明确方向,因此,有些加工项目不能再开展该怎样应对?吉林公主岭市市长柴伟的对策是,在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前提下,当地玉米深加工企业,基本沿着玉米、淀粉、淀粉糖产业链加工,并打算把玉米秆也利用起来。 “利用玉米秸秆、玉米芯,生产环保、低廉的能源和化工制品。比如,用秸秆发电、玉米芯做木糖醇,实现玉米经济新空间。”柴伟这样设想。 但要想“解决生物能源问题,使玉米能源不与人争粮,关键还是要发展以秸秆为原料的纤维素类燃料酒精”,国家发酵技术中心主任薛培俭研究表明,我国每年玉米秆、小麦秆、稻草、高粱秆有7亿吨总量,但目前大部分秸秆都焚烧了,用这些农林废弃物做原料生产燃料酒精将是未来发展方向。 不过当前仍存在技术难题,还要考虑成本因素,最终实现纤维素酶产业化。目前,市场上用纤维素酶转化乙醇酒精,是赔本的;其次玉米秆、小麦秆怎样收割、运输、存储都是问题。 薛培俭分析说,1亩地能收1吨秸秆,农民一天收两亩地玉米秆要40~60元费用,费用太高,这就需要国家支持,否则,企业无法独自承担前期生产费用。 纪建平则认为,未来玉米深加工行业发展,并不是要放缓,而是要“大力发展”,且“空间还很大”。 他指出,目前我国玉米加工产业链条偏短,“美国玉米加工产品现在是3500多个品种,在我国不足200种。”未来发展方向应从传统技术向现代生物技术转变,应用生物酶技术推动玉米加工工业进入高科技发展阶段。 他分析,玉米加工不会影响饲料需求。而且,“如果通过加工将粗饲料变为精饲料,不但可以合理利用玉米资源,还可以提高附加值。” 不过,针对玉米生产对农民收入的重要性,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柯炳生显然有自己的看法,他说:“各省玉米收入都不一样。但玉米在吉林、辽宁占耕地面积比重的一半,对农村收入起到很强助推作用。”季谭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