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嫦娥”奔月彰显大国能力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25日03:26 东亚经贸新闻
受到嫦娥一号卫星发射的强烈牵引,世界无数的目光将再次仰望遥远的月球。中国为什么要实施绕月探测?绕月探测将给中国和世界带来什么?中国绕月探测工程总指挥栾恩杰接受了新华社记者的采访。 不与任何国家和组织竞赛 中国的探月工程是发展的一个自然结果,不是追潮流。在探月问题上,我们不会与任何国家和组织展开竞赛,我国是2000年宣布探月计划的,那时新一轮的月球探测热还没有兴起。 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是始终伴随着人类的认知和祖国的发展而发展的。这个特点反映得非常强烈。一个最大的理由是,中国的运载能力、卫星基础能力,已经具备了向月亮发射一个探测器的能力,我们已经具备了走向外太空的能力。 工程从研制到建设花费14亿 绕月探测工程从研制到建设,花费了14亿元,不是“天价”。14亿元,大概是14公里高速公路的造价。如果按照修地铁的话,可能也只能修两三公里。可我们修了38万公里从中国到月球的路,是一条真正的“天路”。 工程花费不多跟我们的指导思想是分不开的,那就是充分利用成熟的技术,充分利用现有的装备和设施来开展。火箭、地面的设施、卫星平台和技术等,都是适应嫦娥一号卫星的要求做一部分修改。 航天,每一次失败都是惨痛的。无论哪个国家,他们进行的科学探索都是全人类的,中国的探索也是。人类探索的大无畏精神,还有责任,我们民族要有。 “中国人不能停下自己的脚步” 50年了,我们的航天事业发展得很快,但越快越得清醒:和美国、俄罗斯、欧洲这些世界航天第一梯队相比,我们前面的差距还很大。探月,代表着中国人开始走向深空了,中国人向世界显示了自己的能力。但从进入外太空的能力,外太空活动的能力,到科学研究的能力和应用能力,都还是欠缺的,不是拔尖的。 这个差距不是那么容易赶上去的,中国人不能停下自己的脚步。 中国深空探测活动的发展,要根据中国的科学技术发展和中外联合科学技术发展的需求来做,那才是中国航天去不去外太空的最大前提! 任务是否成功十多天后见分晓 探月是什么呢?一种象征,一个民族精神的象征,一个大国能力的象征。开拓航天活动的意义,不光局限在航天活动本身。这是凝聚力。作为一个民族,是要靠一些东西来带动民族之气的。这次任务是不是成功还要十多天后才能见分晓。如果成功了,我要说的话就是:祖国交代给我们的任务完成了,中国人能够走到月球了! 栾恩杰说,作为工程的总指挥,我要感谢党和国家的高瞻远瞩,没有英明果断的决策,就没有今天的探月;还要衷心感谢这支队伍的辛勤努力和全国人民的支持,没有他们,中国的探月工程走不到今天! 揽月寻宝背后的多重利益 广东省天文学会常务理事兼航天专业委员会主任、国家天文台二部南方天文科教基地主任罗桂生告诉记者,地球土地争夺战经历了上千年,如今愈发处于白热化,这种国际空间的争斗也必然从陆地走向太空,而此时,月球就成为地球人争夺的“第八大洲”。 竞争激烈 美俄印日等国都铆足了劲 可以预言的是,月球争夺战将成为本世纪最为激烈的事情。截至目前,全世界各国已经向月球发送了100多个探测器,但受科技水平制约,只有69艘登陆成功。其中以美国和英国为主,这意味着英美的月球争夺战已经在全世界捷足先登。这个曾被联合国公布为“世界共同财产”的月球,已经变成各国的私有争斗财产。美国、俄罗斯、印度和日本这些国家都铆足了劲开拓太空,日本“月亮女神”工程耗资约36亿人民币,印度耗资1125亿人民币追逐探月之梦,美国重返月球计划的预算更高达9000亿人民币,这些惊人的数字恰恰说明月球的魅力。 航天意义 住进月球家园放眼火星 从月球的质量和半径第一页上一页[1]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