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传说与现实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25日03:42 燕赵都市报

  这一次,随着嫦娥一号卫星的凌空一跃,空间的洞穿浩淼与时间的跨越千古,真实地融合在一起。太空中划过的曼妙轨迹,以及留给苍茫天际20秒的惊鸿一瞥,那是一个美丽传说在东方世界最后的面影。这个面影是这样灿烂,凝聚了千年以来志士仁人的无限心力。我们仰望星空,我们在满天繁星中寻找中国力量一往无前的箭镞。

  ■笃实民族的飞天想象

  没有人否认生活在东方大陆上的民族是笃实的民族。我们关于农田耕作、水利垦殖的知识,在世界上成熟最早也最为丰富;我们的哲学更多生发于人与人、人与地乃至人与自身的关联牵扯,是为“为人生”的哲学;我们的文化繁复而平实,几千年来呈现出来的清晰实物链条,似乎无不验证着我们向内的探求。

  然而,这样的“笃实”只是事情的一个侧面而已。所谓的“内陆文化”,只不过是中国先民在生长于斯的土地上勉力而为的一种表征罢了。土地不能选择,文化便是生民的社会样态、生活经验、个人追求的累积。斯土斯民与生长其上的文化(或曰民族性),大致上是互相激发、互为表里的。熟知中国文化史的人,当不能否认这种缘于现实的选择的历史合理性。

  “笃实”的民族一样有丰盈高蹈的心灵,一样有对于未知世界的求知渴望。在生产力比较落后的古代社会,往往表现为极富人情意味的“天地对应”想象,即以我们熟悉的人间世界情状,去理解天上宫阙的冷暖凉热;以现实人生的沉重拘谨,去向往方外之地的羁绊全无;以内心世界的厚实周详,创造出诸多飘逸的、超越的、空灵的飞天偶像。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唐·李商隐)“我欲乘风归去,恐玉宇琼楼,高处不胜寒。”(宋·苏轼)以及现在依然伫立古都的明清古观象台,都印证了一个伟大民族对于另外一个世界源源不断的探求。这些投射到深邃夜空的目光,这样蕴藉温润情思的“飞天想象”,千载以下,可谓眼眸明亮,不绝如缕。

  ■东方世界的文化图腾

  月亮,在东方民族的文化中,向来是一片静谧安详的心灵栖息地,在诗人笔下,则表现为“归去来兮”的理想场所。苏东坡所谓的高处苦寒,大抵属于难以归去的一种托词罢了。而对于嫦娥可能孤独的“同情地理解”,一样是欲归不得的排解。对于这些诗句的理解,还需要参详诗人所处之污浊世界,这个世界对于高洁精神,往往持排斥态度,不然,何以那么多诗人都要“归去”?

  东晋陶渊明虚构了一个纷乱时世中的桃花源,与广寒月宫的清寂比起来,桃花源似乎更符合中国人的生存理想。这里依然是一个人群的社会,没有猛虎,也没有苛政,相互之间事情比较简单,可以独作,也可以众人饮酒,“帝力于我何有哉”!可惜,这个过于现实的理想,在“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时代,不过是一场恍惚的梦而已,梦醒之后,惟有“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了。

  相对于桃花源的社会理想而言,月亮更多的属于东方世界中的文化理想。取譬设喻,顺手拈来,世间万物,大概没有比月亮更为便当合适的了。往往是,观照的对象变成了观照的主体,在和月亮的对视中,人月交融,月耶?人耶?亦月亦人耶?很多时候,很难分得清爽。而阴晴圆缺的自然规律,也因为其与人生际遇、世态炎凉的吻合对应,引发了人们不尽的思索。“此事古难全”。

  温润的月亮对应东方民族温润的、内敛的、不事扩张的民族性格,这样的天人遇合,神奇而自然。那一轮映照在芦苇飘摇的池塘里的月,那一轮晃动在或浓或淡的酒樽里的月,那一轮明灭在游子离人壮士旷妇心里的月,清晰而模糊,明确又未知,秦汉的枯瘦,唐宋的丰腴,蒙元的明月照亮了大漠天山。一言蔽之,天下归心。

  我们也曾高歌太阳,但我们的文化心理却更多的青睐月亮。这里边没有高下,没有是非,只有事实。赏月拜月品月的中秋节,是东方世界最为隆重的民间仪式。坊间曾经强调一些东方国家争夺中秋节的事件,其实,悬挂在越来越清洁的天空中的月亮,早已经深深根植在东方民族的潜意识里,成为须臾不可分割的文化图腾,“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争夺是表象,共享才是真实。

  ■中国崛起的空间驿站

  “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寥廓而深邃;那无穷的真理,让我苦苦地求索、追随。”这是温家宝总理《仰望星空》诗中的一句。这首诗之所以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我以为,主要是其间体现出的探索精神。在

北京师范大学,温家宝进一步讲到:“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一个民族只是关心脚下的事情,那是没有未来的。我们的民族是大有希望的民族!”

  此番嫦娥一号在民众中间掀起的热潮,以及这些年来中国在航空航天上取得的重大突破性进展引起的全民狂欢,似乎都印证了“关注天空”的精神指向。浩瀚夜空中的月亮,不再仅仅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想象;嫦娥吴刚这些美丽传说中的人物,也置换成我们曾经还很陌生的倚天长剑、探月方舟。这种从文化向着科技的迈进,标志着中国崛起已经不仅仅限于发展的冲动,而成为现实的太空漫步。

  不可否认,当今之世,我们已经习惯了不自然的生活,视野逼仄,内心简陋,文化粗疏,常识匮乏,这,大概是我们这个时代知识人基本的状态。根本原因恐怕还在于我们内心温暖的散失,在于我们求索精神的委顿,在于我们心灵之光的暗淡。我们应该而且必须有所寄托,在葆有我们民族美好传说的同时,把我们的目光投射到遥远寥廓的宇宙,那里是我们的归宿也是我们的起点。

  仰望星空,漫步月球,我们应该有着这样的情怀,这并不是简单的空灵和高蹈,而是有着深厚的民族

传统文化资源作为依托背景的。什么样的传统资源?亲近自然,敬业乐群,上下求索,知行合一。这个概括可能挂一漏万,但基本上能够表达清楚我们这个民族的精神特质。或曰,前人的这些语汇,当是中国传统文化在经历过西学视野的选择甄别之后提炼出来的最为精粹的内容。

  传说已经成为过去,代之而起的是中国寻求突破的崭新舞步。从这个意义生发,“嫦娥一号”可谓使命重大,她背负的是一个古老国度对于未来世界的信心和承诺。“嫦娥”回家,嫦娥不再是孤独的月宫女神,而成为一个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展现当代中国特色的绝代佳人。而月球,也随之成为中国崛起的温润的空间驿站。

  □胡印斌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