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桑盛衰尽在东华里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25日04:27 南方都市报

  

沧桑盛衰尽在东华里
沧桑盛衰尽在东华里
李众胜堂祖铺(佛山市文物保护单位)现已无人居住。
沧桑盛衰尽在东华里
夕阳西下,祖庙大街上居民在家门口生火,准备做晚饭。随着东华里片区改造逐步明朗,在这儿生活了数十年的人们将慢慢地搬离此地。
沧桑盛衰尽在东华里
隔塘大街傅氏家庙(佛山市文物保护单位)人来人往,熙熙攘攘。
沧桑盛衰尽在东华里
祖庙围墙旁的胡同内一男子托着放学的孩子回家,祖庙东华里片区道路多是些窄窄的胡同。

  第一章:前世今生

  ■策划动机

  今年八月初,禅城区政府提出要进行佛山史上规模最大的拆迁改造工程―――“祖庙―东华里片区”拆迁改造。拆迁范围为建新路、兆祥路以北,人民路、燎原路以南,市东下路以西,祖庙路以东的祖庙地块和东华里地块,以及附近的A、B、C、D四个小地块,总拆迁面积将超过100万平方米。

  祖庙―东华里片区为广东省保存范围最大、城市脉络最完整、建筑种类最丰富、承载历史信息最多的历史文化街区。目前在拆迁范围内有3个文物保护单位祖庙、东华里、简氏别墅将被保留下来并进行妥善保护。有关方面表示,除了明确进行保护的3个文物保护单位之外,其他文物也是佛山历史文化的精华,也将被善待,将来这一片区将体现出浓厚的岭南文化,改造后的祖庙―东华里片区将恢复岭南建筑的独特风格。

  从10月中旬开始,本报将以连续报道的形式,对祖庙―东华里片区拆迁改造工程进行全面系统的报道,就该片区的历史文化、文物古迹、名门望族、街坊情谊、商圈改造、居民生活等进行梳理。缅怀历史,展望新生,我们用文字和图片记录这个城市新旧交替的阵痛。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历史却不曾被今人遗忘。土生土长的佛山人都知道,祖庙―――东华里片区有许多古老大屋,高高的锅耳墙,精致的雕花窗,溜滑的趟栊门。有些人还知道,这里曾居住过四川总督骆秉章、华侨实业家简氏兄弟等名门望族,曾林立着黄祥华如意油、李众胜堂等百年老字号,至今存留众多文物保护单位。在老城区即将迎来涅??新生之际,让我们听民俗专家和世代在此居住的老人家讲讲古,讲讲祖庙―――东华里片区何以成为老佛山的商业、手工业中心,这些狭窄曲折的小巷子、阴凉安宁的老房子曾有多辉煌的过往。

  「明清繁华」

  万人空巷看秋色

  “佛山肇迹于晋,得名于唐。”佛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办公室的余婉韶老师对老城区历史谙熟于胸,娓娓道来。唐代的佛山人口主要聚居在塔坡、普君墟一代,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聚居地逐渐往西北扩展。宋代,佛山的手工业与铸造、冶铁业开始兴旺,至明清达到鼎盛。这个时期,祖庙―――东华里一带已成为商业、手工业中心。

  各行业越发展,分工越细致,日渐成行成街成区,“同行一条街”比比皆是。“蓑衣街、线香街、木屐街、席街、箩巷、风箱街、刀巷、绒线街、打锡街、晒茛地、牛肉巷、花衫街……”余婉韶一口气念了十多个行业街。她说,这样既有利于形成行业规模,同行之间良性竞争,也便于顾客购买货比三家。

  老字号“黄祥华如意油”祖铺所在的祖庙大街正是当年的药铺街。而连着祖庙大街的文明里则是灯笼一条街。“灯笼行业旧称‘光明行’,文明里因此得名,并沿用至今。”余婉韶说,相传“黄祥华如意油”创始人黄大年以做灯饰起家,在秋色时节向街坊赠送私家调制的如意油,大受欢迎。于是,其店铺改为半间卖油、半间卖灯,半间开在祖庙大街上,半间开在文明里。后来,如意油生意越做越大,风靡海外,灯笼生意却随着需求减少而日渐惨淡。时至今日,已很少人知道黄大年与灯饰行的因缘了。

  手工业繁华的一大标志是佛山秋色的兴起。“因为只有手工业发达,能工巧匠辈出,人民安居乐业,才有闲暇参加、欣赏秋色。”余婉韶说,根据史料记载,每年秋收时节,手工业艺人纷纷拿出看家本领,制作像生秋色瓜果、花鸟鱼虫,扎作彩灯、花车,奇巧斗胜。秋色巡游之夜,数千件秋色工艺品和几十项表演节目,长达三至五里的游行队伍,浩浩荡荡出游一宵,万人空巷,热闹非凡。老百姓看得眼花缭乱,还要来个品评“投标”,把“标”送给喜爱的工艺品。“标”可以是一张写着赞美词的纸,可以是一面小旗子,也可以是毛巾等实物。秋色结束后,“中标”最多的一些工艺品集中在祖庙门前(当时的祖庙正门是位于祖庙大街的东门崇敬门)展览,称为“晒标”。与此同时,祖庙大街搭起棚架,挂起吊灯、插上纸花,琳琅满目,美不胜收。

  「民国记忆」

  提着灯笼去“开笔”

  岁月的车轮转到民国,出生于这个时期的人们对老街区有着复杂的记忆。一方面,他们看到明清流传下来的手工业繁华的背影,另一方面,他们亲身经历了日军侵略,目睹佛山经济的衰败。

  在1937年之前,秋色巡游与手工行业依然兴盛,甚至比鸦片战争后更进一层楼。文明里的灯笼行依然繁华。在这里开铺的,就有竹织灯笼世家的传人吴球。竹织灯笼造型简单,白底漆光油,以红色漆油写字,为民间常用。余婉韶出生于1936年,家族生意破产,但父母仍很重视教育。她哥哥第一天上私塾参加“开笔礼”,父母就在文明里给他买了个写着“步步高升”的竹织灯笼,提着去学堂。隔壁家的姐姐儿子满月,则提个“长命富贵”灯笼回娘家,挂在祠堂里“报丁”―――告诉祖宗添丁了。

  那时最著名的鞋街则在潘涌里。有童谣道:“潘涌里鞋,潘涌里着(穿着),走出潘涌里打出脚。”走出潘涌里你还不买鞋,就要打赤脚了。童年的余婉韶就是买不起鞋“打出脚”的孩子,但妈妈亲手给她做了一双“白板屐”,让她穿着上学去。

  日军侵华,频频空袭,佛山人口骤减,商业、手工业也迅速衰落。黄祥华、李众胜等老字号,曾在清代买下东华里半条街的富商招雨田,这些名门望族早已将产业迁往海外民国末期物价飞涨,老百姓日子更加艰难。

  「当代变迁」

  行业街式微祖庙路繁华

  祖庙―――东华里片区以及佛山手工业的转折发生在1955、1956年间的公私合营。家庭手工作坊都并入合作社,年轻的招畦进入工具社工作。从工具社到刀剪厂、家电厂,他半辈子转换了不少工种,直到1988年从佛山家电厂退休。

  招畦的童年好友何厚裕,是“合记”盲公饼第七代传人,也在那时进入合记糖果饼干厂当工人。有意思的是,他在厂里认识了另一家饼家的千金,两人从同行变成同事,最终结为夫妻。“我做盲公饼,她做嫁女饼。”今年72岁的何老伯笑说。灯笼艺人吴球则进入佛山民间艺术社,收得陈棣桢等徒弟,将佛山灯色扎作工艺传承下来,发扬光大。

  和“招永利”、“合记”盲公饼一样,佛山无数的老字号变身国营,过去老城区林立的行业街也渐成历史。“要买东西都去国营百货公司了。”余婉韶说。而举家前往海外的名门望族,其房产就由政府分给老百姓居住。今年80多岁的黄伯,祖籍四川,在1958年响应周总理号召从香港回来建设祖国,就居住在福晨巷的老房子里,没有产权,但只需缴低廉的房租。

  余婉韶还对清理“龙须沟”开马路印象深刻。现在繁华的祖庙路历史上曾是汾江河支流,人称“新涌”。建国后佛山建沙口水闸,河涌变死水,淤泥发臭,因此得名“龙须沟”。1957年,政府发起全市总动员清理“龙须沟”淤泥,当时在机关工作的余婉韶也在此洒下汗水。1959年,原“龙须沟”开了新马路,祖庙路由此诞生,祖庙的正门也由祖庙大街转移到祖庙路。

  改革开放后,祖庙路开始大变样。兴华商场、玫瑰商场一出现,就迅速聚集起人气。小时候家住澜石深村的阿明,还记得那时爸妈用单车“千里迢迢”带着她来逛兴华商场的情形。“感觉就像大乡里入城,爸妈大采购,我就在商场里光滑的地板上‘溜冰’。”后来祖庙路历经数次扩建,商铺越开越多,渐成气候,而升平路道路狭窄,发展空间小,商业中心的地位逐渐被祖庙路取代,就连佛山影剧院也从升平路搬到祖庙路。

  招畦和何厚裕退休后,仍住在教善坊祖铺附近,享受着晚年的平静安逸。但在他们眼里,现在祖庙路商圈的繁华可跟过去大不一样。家传祖业交给国家,手工业发展成机械生产,他们很放心。让他们失落的是,昔日熟悉的老街坊搬走了,陌生的租客住进来,能串门聊天的人越来越少。独自住在教善坊的陈婆婆,到儿子家去住了几天,回来竟发现老屋遭窃,顿时下定决心搬去与儿孙同住。

  “你们家打算搬去哪?”“东平河北岸吧。”“不错哦,早上去佛山公园健身,晚上去东平河看夜景!”“大家?罨埃?最要紧的是常来串门!”祖庙―――东华里片区拆迁的消息传出,居民们虽有留恋,却不由得憧憬起新居的生活来。同时,众多网友、文化志愿者自发来到这里,用相机、文字、录音笔和眼睛、心灵记录下老街变迁前夕的日子,续写老城区数百年历史的新篇章。

  本版统筹/策划:

  本报记者 何惠文

  本版采写:本报记者 骆仪

  本版摄影:本报记者 陈平生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