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数名外国游客现场观看嫦娥发射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25日04:44 都市快报
本报奔月特使初征接受媒体采访特派记者 王 雷 发自西昌 本报讯 昨晚6点05分,伴随着一团火焰,嫦娥一号从西昌卫星发射基地腾空而起,向东南方向飞去,约30秒后,它钻入云层,并在空中留下一条绚烂的烟带。 嫦娥一号升空成功了!此时,距离发射现场4公里的西昌牛头山参观平台上,人群沸腾了。“祖国万岁”的口号冲上云霄,本报记者和两位“奔月特使”共同见证了这激动人心的一刻。 慈溪老板:就是要感受一下现场气氛 昨天下午3点,记者乘坐的旅游大巴就抵达发射现场附近的“奔月楼”。停车休息不到半小时,接到导游通知:上牛头山。 牛头山距地面约有200米高,记者观察了一下,上山的三四百位游客中,至少有一半是扛着长枪短炮的记者。记者们大多步履匆匆,都想快点赶到山顶,抢占有利地形。 上山途中,记者巧遇了来自宁波慈溪的游客陆权杰和他的朋友张先生。陆先生是慈溪一家公司的老板,他告诉记者,中国第一次探月的意义太重大了,所以他特意和朋友一起赶到现场来观看火箭发射。 陆先生说,他来西昌后,几乎每个小时都要接到电话,都是关于生意上的事。得知他来西昌,也有人很不解:“干吗跑这么远去看才几分钟的发射,在家看电视不也一样嘛?“但陆先生态度很坚决:“这可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我就是要亲身感受一下现场的那种气氛。” 美国人甘霖:发射得太棒了! 开放性是嫦娥一号发射的特点。牛头山上,不时闪现着几位老外的身影。光着大脑门的英国人Buzz在人群中格外抢眼。 Buzz在香港做服装生意,这次是专程赶到西昌来看卫星发射,“我昨天才到西昌的,然后找到旅行社,给他们看了护照,就买到门票了。”他对围着他的一大帮记者说。 这也是Buzz第一次观看火箭现场发射。他十分兴奋,不停地和人打招呼,见到孩子还亲热地拉手、拍照。一转眼工夫,他又消失在人群中,再一瞧,他已爬到了附近一座小山顶上,拿着相机猛拍,要知道,之前有游客爬到那儿,都被工作人员赶了下来,难怪有人感慨:老外的待遇就是不一样啊。 另一位老外甘霖来自美国,在成都呆了10年,今年9月份到西昌一家外国语学校任教。 “我的参观票是让朋友代买的,用的就是我的中文名字甘霖,很顺利,没有想象中那么麻烦。”操着一口流利中文的甘霖说。 3年前,斯坦福大学在美国加州发射一颗小型卫星时,甘霖在附近的一座高尔夫球场里观看了发射,他说,当时允许观看的距离要比现在还要远一倍。 “中国真是越来越开放了。”甘霖说。 “嫦娥一号”成功发射后,记者又遇到甘霖,“发射得太棒了!我和你一样高兴,今天真是个伟大的日子。”他一脸兴奋地说。 白毛巾和矿泉水 还在下午去发射现场的路上,导游就给每位游客发了一条白毛巾,一瓶矿泉水。 “这水不是用来喝的……”导游特别强调说。大家立刻明白了:这是用来防止毒气的。 到现场观看发射的危险性到底有多大?在牛头山上,记者问西昌市人民医院副院长黄祖骥。作为医疗救护人员,黄副院长曾几十次亲临发射现场。他介绍说,上世纪八十年代,卫星发射的燃料主要是四氧化二氮,这种燃料有毒。但现在,我们国家的火箭发射使用的是国际最先进燃料——液氢液氧,整个发射,在技术上已非常成熟,不会有意外发生。 “当然,我们还是要做万一的打算。这毕竟是第一次公开发射,安全防范问题,考虑得越细越好。”他说。 本报“奔月特使”很受关注 昨天傍晚,嫦娥一号成功发射后,牛头山现场一片欢腾。媒体记者纷纷将镜头对准狂欢的人群,本报两位“奔月特使”也成为关注焦点。 发射过后没几分钟,来自浙江林学院的徐宇就接到学校电话,林学院几千名师生正在集体收看嫦娥一号发射现场直播,徐宇的现场连线,通过广播传到校园,让学校师生一片欢腾。 另一位漂亮的“奔月女特使”初征则格外受男记者的青睐,先是日本一家电视台记者找到她,接着湖南经视的记者又将话筒递到了面前。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