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山西制造”托起“嫦娥一号”飞天梦(图)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25日05:05 山西新闻网
山西新闻网 山西日报
长治清华机械厂职工庆祝“嫦娥一号”发射成功。 “嫦娥”从我们的平台起飞 我省军工自主创新为国家航天事业再立新功 本报10月24日讯(记者 尚慧辉 李爱珍)今日18时05分,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搭载着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的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发射,载着中国人的飞天梦奔向月球。发射成功了!山西军工人高声欢呼,一片欢腾。这其中,有我们山西军工人的贡献和汗水。 最为高兴的莫过于长治清华机械厂和山西航天518研究所。前者为此次发射提供了发射平台,而后者,为我国的探月工程承担了数百件产品的研制和生产。这是继“神六”之后,我省军工为我国航天事业做出的又一重大贡献。 作为中国航天地面设备的专业制造厂家,我国几乎所有用于卫星、火箭的发射平台都出自长治清华机械厂。“嫦娥一号”发射平台研制技术难度大、生产周期短,从原材料订货投产、零部件组焊加工、产品组装、滚道淬火、总装调试、分解装车、基地安装,全过程只给出不到一年时间。没有样品,没有参照,没有“外援”,每一步只能自主创新。 发射平台不仅要能承重,还必须能托起承载物自动行走,这可不简单。厂技术人员介绍,有一个部件硬度很高,加工起来不仅难度大而且容易崩坏加工刀片,技术人员灵机一动,把一根空气管接到刀头旁吹气,不仅能冷却刀片延长寿命,还解决了另一个加工难题。像这样自主创新的事例还有很多,无缝装配、支臂焊接……从任务下达开始,大家就再没在晚上10点前下过班,有时甚至连续工作过24小时,直至平台出厂顺利安装。 在我国探月工程中,山西航天518研究所承担了星上机构件和结构件、星上机构件定向天线压紧释放机构、星上底板推力器支架底座、地面工装配套设备、“嫦娥一号”两轴转台,定向天线包装箱、整星包装箱、整星架车、整星吊具、紧缩场试验工装、展开试验装置等7类65项任务56台(套)共计728件产品的研制和生产。这些任务,有的是要求强度高,但总重要轻;有的要求灵活自如,俯仰360度;有的是要求不论在何种状态下都要保持一定的压力、温度、湿度……同样是没有样品,只有参数。为完成好任务,该所成立了攻坚队,全所职工度过了一个又一个不眠之夜,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点,终于确保了任务的圆满完成。这其中,每完成一项任务都是一次技术创新,每一次试验都是一次自主研发。 发射成功了,后面的路还很长。山西军工人表示,将一如既往地坚持自主创新,为国家的航天事业、为山西经济腾飞再立新功。 冲天一飞为揽月 中北大学成功研制星箭分离冲击传感器 本报10月24日讯(记者 李爱珍)今晚的“嫦娥”冲天一飞,开始了与月亮的太空“约会”。中北大学研制的星箭分离冲击传感器,准确把握嫦娥一号卫星与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分离瞬间的 “脉搏”,精度准、可靠性高,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嫦娥一号卫星飞向38万公里外月球的漫长旅途中,需要完成一系列高度复杂又充满风险的动作。在发射后第1473秒完成的星箭分离,就是其中关系本次探月工程成败的十大关节点之一,这一瞬间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与嫦娥一号卫星成功分离,卫星准确进入近地轨道,“嫦娥”开始了独立奔月的旅程。 由中北大学微米纳米技术研究中心研制的 “星箭分离冲击传感器”,在嫦娥一号卫星发射过程中,完整准确地测试了爆炸分离瞬间火箭对嫦娥一号卫星所施加的分离推动力,该力过大会导致卫星损坏,过小可能导致分离失败,为精确判断星箭分离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星箭分离冲击传感器”是中北大学在微米纳米(MEMS)技术领域研究的最新成果,已被我国长征系列火箭成功应用20多次。在本次火箭发射过程中,中北大学还为火箭遥测系统提供了关键的测试设备——遥测系统数字量变换器测试台,确保了火箭遥测系统的可靠工作。
太重职工欢庆“嫦娥一号”发射成功。 太重人:架设天梯奔皎月 本报10月24日讯 (记者李爱珍 通讯员马静)今天下午,记者在太原重型机械集团挖掘焦化设备分公司车间看到,离探月卫星发射还有半小时的时间,电视机前已经挤满了抑制不住内心激动与喜悦的职工。18时05分,随着“三、二、一”点火指令的发出,气宇轩昂的淡蓝色发射塔架,缓缓伸开双臂,在橙黄色气体的蒸腾中,“嫦娥一号”稳稳飞向预定的航天轨道。这一刻,整个太重沸腾了,欢呼声、掌声、锣鼓声响成一片,太重人实现成功梦想的一刻又一次来临。 面对欢呼的人群,集团董事长高志俊激动地说:“太高兴了,‘嫦娥一号’发射成功了!中国几千年‘嫦娥奔月’的神话变成了现实,作为承担塔架制造任务的太重人感到无比自豪和骄傲,太重人要继续为航天事业做出新的贡献!”“看咱亲手参与制造的发射塔架多神气!”装焊二组组长林克西兴奋地说。 从1966年开始,太重先后为我国的航天及国防事业提供了10余台(套)发射塔架及吊装设备,竖立在我国酒泉、西昌、太原三大卫星发射中心的8个发射塔架,有7个出自太重。2005年下半年,太重凭借40余年研制塔架的技术实力,在与全国5家企业投标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嫦娥一号”工程塔架的制造单位。塔架的项目负责人、太重技术中心挖掘焦化所所长吴刚介绍,3号塔架加上塔帽总高度达到117米,总重量2600余吨,发运时先后用了近100节火车皮。除此之外,太重还生产了塔架上用于吊装火箭卫星的专用工具塔吊,这个塔吊的吊臂长24米,可旋转150度,塔吊上有一个主钩,一个副钩,分别可以吊起重达20吨和10吨的物体。 记者连线西昌卫星发射现场,已多次承担保驾护航任务的太重技术中心高级工程师、此次塔吊的设计师李朗明在电话里激动地告诉记者:“国内顶尖航天专家称,升级后的3号发射塔架更为先进可靠,是世界上最为先进的发射塔架之一。”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