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嫦娥本报记者蹲守15小时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25日09:38 云南日报

  

追寻嫦娥本报记者蹲守15小时

  发射现场人头攒动本报记者 王宇衡 摄

  由于此次发射的重要性,安保工作已提前展开,无形中却增加了我们采访的压力。为了能够亲身感受发射现场激动人心的场面,本报记者从昨日凌晨3时便赶往发射基地附近,翻山越岭寻找能观看“嫦娥奔月”的场所。

  凌晨3时寻找观测点

  与国内同行交流时得知,距离发射塔最近的麻叶林村前天已经封闭,不少记者在距离该村不远处被士兵和警察劝阻,同时有来自权威部门的消息称,发射当天,从距离发射基地11公里外的漫水湾镇都要开始进行封闭,闲杂人等禁止入内,相关部门还可能在发射基地周围设立11公里长的警戒线,并出动警犬巡逻。

  

追寻嫦娥本报记者蹲守15小时

  由于没有购买到昂贵的观看门票,我们只能碰碰运气。凌晨3时,我们包了一辆面包车从西昌城出发,沿老108国道,向发射基地方向进发。夜间行驶极其畅快,约1个小时,车从距离发射基地大门仅2公里处拐进一条小路,贴着山边悄然停下。“这里我们当地人叫牛头山,奔月楼也在离这里不远的地方。”司机唐师傅相当熟悉地形,他告诉我们,除了已经封锁的麻叶林村等几座村庄外,就属牛头山山头观看火箭发射的效果最好。

  

追寻嫦娥本报记者蹲守15小时

  为拍照翻越两座山头

  早晨7时,我们开始登山寻找最佳拍摄点。牛头山山势较平缓,但荆棘纵横,只能根据地面痕迹大概判断出山路走向。当我们爬上半山腰,看到山下路口已被封锁,每条道路的路口均由几位警察把守,除拥有专门证件的车辆外,其余车辆一律不得入内。

  

追寻嫦娥本报记者蹲守15小时

  8时30分,翻越了两个山头后,一切豁然开朗,一个夹在三面山中间的狭长形的坝子在我们面前延展开来,距我们约3公里的山坳里,一座巨大的发射塔赫然在目,这就是我们要寻找的即将放飞“嫦娥”的3号发射塔。远远望去,3号塔由两部分组成,背后是一座高85.5米的13层建筑物,发射架与其紧紧相依,这时的发射架还被蓝色的“外套”(回转平台)包裹着,里面就是“嫦娥奔月”的主角——载着“嫦娥一号”卫星的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了。发射塔经历10次变形

  从清晨到下午5时多,整整一个白天里,3号发射塔一直安静伫立着,几乎没有什么动静,除了上午发射塔曾冒过两次白烟,这是在用惰性气体在吹掉火箭身上的冰霜。

  下午5时12分,回转平台顶盖一度打开,又迅速合上。随后,13层建筑物的顶端3层突然变形;5时23分,回转平台的最下面一节打开,露出火箭的下半部分;5时27分,顶端打开,火箭头部也出来了,细长的火箭雪白的身体,头部印着一面鲜艳的红旗;5时35分,包裹着火箭的最后两节回转平台也依次打开,3分钟后,整支火箭全部展现在人们眼前。

  记者细数,火箭脱掉“衣服”的过程,从外观上共经历了10次变化。在此过程中,3号发射塔仿佛一个巨大的变形金刚,变化之丰富令人赞叹。

  特写

  火箭升空那10秒

  6时05分,火箭下方突然喷射出一股火焰,起初还较为细弱,但在人们还没反应过来时,火焰已经扩散,以极其汹涌之势,托着火箭稳稳向上攀升,火箭尾部腾起一片巨大的雾气,向发射塔侧边扩散,形成一朵“蘑菇云”渐渐飘开。

  火箭笔直地上升,数秒钟后开始发出轰鸣,距离地面数百米高时,开始转向东南,在发射后近10秒时钻入了云彩,只留下烧剩的燃料在空中形成的美妙流线让人回味。

  虽然藏身厚厚的云彩后,但火箭的轰鸣声越来越大,震耳欲聋,其间夹杂着霹雳声,仿佛金戈铁马千人混战,令人心惊肉跳。这种响声持续了大约20秒的时间,然后随着火箭的渐行渐远而慢慢消失。记者在牛头山看到的火箭发射过程仅有10多秒。

  藏在火箭体内的“嫦娥一号”卫星正朝着月球奔去,在返回西昌城的路上,天色已晚,一轮圆月挂在云上,那么洁白,那么明亮。

  谢 炜(春城晚报)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