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专家称探月工程一期总经费14亿元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25日10:00 新华网
航天专家称探月工程一期总经费14亿元
  10月24日18时05分,搭载着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的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三号塔架点火发射。 新华社记者 王建民 摄

  新华网西昌10月25日电 (记者李宣良 白瑞雪 孙彦新) 10月24日,中国首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开始了漫长的探月之旅。中国绕月探测工程以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广受国际航天界关注。

  起步晚,起点高

  对国际航天界而言,探月并不是新鲜事。早在1969年7月20日,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就已成功登上月球,并留下了人类在外太空的第一个脚印。此外,在中国之前,俄罗斯(前苏联)、欧洲和日本都进行过月球探测。

  “虽然我们起步较晚,但起点较高。”中国绕月探测工程月球应用科学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说,国际上无人月球探测经历了从月球近旁飞过探测、撞击月球探测、绕月探测、月球表面软着陆探测和采样自动返回等循序渐进的阶段,其技术难度逐渐递增。中国首次探月就采用了绕月探测方式,直接跨越了前两个阶段。

  “嫦娥一号”卫星承担的探测任务,许多也是国外没有做过或没有做全的,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采集人类首张月球三维影像和探测月表14种重要元素分布。

  速度快,质量好

  “绕月探测工程从立项到发射,只用了3年多时间,这不仅是我参与的几十项航天工程中最快的,与其他国家的探月比起来,时间也是短的,创造了奇迹。”中国绕月探测工程卫星系统总指挥兼总设计师叶培建说。

  在中国的航天工程中,从立项到发射一般需要10年左右的时间。比如,载人航天工程是1992年立项,2005年实现首次载人飞行。

  从国际上看,各国探月工程一般都需要10年以上的时间才能实施。日本刚刚发射成功的“月光女神”探月卫星,在1991年就开始立项研制。

  2004年初,中国探月第一期工程批准立项,正式进入实施阶段。2005年12月29日,月球卫星初样完成,正式转入正样生产阶段。

  叶培建说:“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研制完成,一方面是由于工程立足于现有成熟技术和装备,另一方面是由于中国航天战线的科研人员具有敢打必胜、雷厉风行的作风。

  “在追求速度的同时,我们将产品质量的要求放在最为重要的位置。”国防科工委月球探测工程中心副主任郝希凡说,“航天是一项高风险的事业,我们力求做到一次成功。”

  为了确保首发成功,“嫦娥”工程全系统开展了“两个100%”工作:所有单机、分系统和系统总体的设计都要进行全面的复查、复审、反思、质疑,不遗漏任何一个问题,复查工作要深入到研究室、工程组一级,要做到100%;所有产品的生产都要进行全面的复查复审,复查工作要深入到车间、工段一级,要做到100%。

  花费少,收益高

  每次作报告或讲座时,欧阳自远总会给人们算这样一笔账:探月工程一期的总经费是14亿元人民币,这相当于在北京建2公里地铁的经费。并且,这14亿元要分三、四年使用,每年最多4亿元。

  “我们不追求‘豪华配置’,整个系统的各项指标刚好能满足工程要求,虽然这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的劳动,但我们认为很值!”参与卫星研制的主任设计师饶炜介绍说,比如,建立一套深空探测网需要数十亿美元,而中国科研人员使用天文观测网和航天测控网相结合的办法,达到同样的功能。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