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经济型酒店:创新才有价值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25日11:30 央视《经济半小时》
![]() 在上海普陀区武宁路上,一个当地人熟悉的标志性建筑北海饭店,它的名字即将从地图上消失。在这个有着几十年历史的二星级酒店内部,一场从里到外的彻底改造正在进行 ![]() 北海饭店以前的中央空调靠烧锅炉来驱动,墙体外面遍布管道,中央空调已经被废弃,这些管道也将被拆除,客房都将改装上这些摆放的分体式空调,这样更加节省。 ![]() 锦江之星的客房给人最大的感觉就是干净,而且房间设计颇为精巧,价格和周边相比却很实惠。 央视《经济半小时》2007年10月24日播出:“经济型酒店:创新才有价值”,以下为节目内容。 刚刚,国内第一家到美国上市的经济型连锁酒店――如家,拿出3.4亿元人民币,收购了另一家连锁酒店七斗星100%的股权。这起收购案震动了全国酒店业,不仅仅因为它是近年来国内金额最大的一起酒店并购,更意味着国内经济型连锁酒店已经从投资期进入了行业收购、兼并期,一场愈演愈烈的连锁酒店重组战正在拉开序幕。 那么,国内经济型连锁酒店目前究竟处于什么状况呢?这个新词什么时候开遍了大江南北? 记者发现经济型酒店所说的“经济”,绝不仅仅指它价格便宜,更重要的是酒店各项成本被大大压低。这里的经济意思是“合算”、“物有所值”。其实,这样的酒店并不新鲜,它的前身就是国外随处可见的汽车旅馆,然而,进入中国之后,经济型酒店却表现出了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在它的冲击下,不少二、三星的中低档酒店纷纷关门停业、倒闭破产。经济型酒店凭什么能后来居上,打垮那些老酒店? 在经济型酒店成功的背后,还有很多不为人知的秘诀。虽然它瞄准的只是普通大众,但它靠实惠的价格、低廉的成本、周到的服务,在酒店行业里异军突起。不但赢得了消费者的欢迎,也成为各方资本竞相争夺的对象:2006年,国内经济型酒店老大如家快捷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锦江之星母公司在香港上市; 摩根士丹利为莫泰投入巨资;最近七天连锁酒店又成功融资九千五百万美元。这些投资方的加入,让本来就十分激烈的市场争夺战,更弥漫着一股硝烟。只提供床加早餐的核心服务,制订能够迅速复制的简单标准,这使经济型酒店能够迅速扩张。而真正要保证经济型酒店客源充足,是无处不在的预订系统、网站和会员俱乐部。 七天连锁总裁郑南雁:“从他想住酒店开始,到他怎么样能够找到酒店,住进酒店,甚至一步一步在酒店里面的很多行为,很多东西都让他尽量地简单,尽量地轻松简单。这是不能整个观念,就说故意做成,你不要把酒店太当作酒店。” 据观察,现在不是经济型酒店在找客人,而是客人在找经济型酒店。常年90%的客房入住率,让传统酒店羡慕不已。物美价廉,安全舒适,快捷方便。时尚节约型的消费方式不仅迎合了普通旅客的需求,也满足了一些会展商务活动的需要。 郑南雁:“把客人最重视的做得更好,把无所谓的东西我就把它砍掉。你砍掉之后钱就省下了。省下来的这个钱,省下二十块钱,他少给十块,我还多赚了十块。看上去我卖价便宜了十块钱,实际上我还多赚了十块钱,其实是这样赚钱。” 用看得见的利润引入境外风险投资、再试图通过海外上市募集扩张资金,这样的通道正在形成。在资本的支持下迅速发迹的各大品牌纷纷制订自己的战略和发展计划,不断加快步伐节奏,扩张目标也一改再改。 在锦江之星记者正好遇到法国 商务部的官员和亚高酒店集团高层一起来锦江之星寻求合作,希望锦江之星能到法国开店。根据美国酒店业协会的一份统计数据显示,经济型酒店约占美国酒店市场份额的70%。但据中国国家发改委《2006中国经济型饭店调查报告》公布的数据,经济型酒店在中国酒店市场上的比例尚不足10%。一个巨大的前景摆在那里,谁都无法抗拒。谁家“摊子”铺得大,能迅速占领各主要城市热门地段,谁就能主导未来。 郑南雁:“其实还是酒店业是最分散的。那这个行业这么分散,就是中国的企业就有机会。因为利用最大的市场,先把自己做得很强、很大再往外扩张。那这个就有机会产生这种巨型的公司。” 投资经济型酒店是为了上市获利,还是在中国创出响亮的经济型酒店品牌?人民币的升值预期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将持续存在,境外风险投资或许另有所谋。然而众多企业为了尽快扩张和上市,识别资本的图谋就显得并不那么迫切了。 郑南雁:“这个融资解决了一个很大的一个资金问题,能够为后面保证一年到两年的快速发展。然后在明年能够上市,就说把后面的资金渠道打开。而且把公司的这种经营管理能够做得更加完善,更加规范。” 向着更快、更大、更强的目标,在乐观的情绪中,这样一个成长中的行业,到底有多大的胃口? 郑南雁:“我就觉得还是很乐观。因为你想一下,一个市场的集中度只有千分之几,万分之几,集中度是这样的市场,那你难道不可以乐观吗?” 尽快填补市场空白,更快、更广地扩张成了目前的主要任务。谁都可能成为最后的巨无霸。行业内部的竞争也成了一个贯穿于企业内部培训的话题。 俞萌:“我们跟竞争对手,其实一定要把我们这个酒店或者说我们这个品牌,跟竞争对手他最不同点要找出来。而且要把这个不同点要做到最好。” 而如家的经理培训班则更急于培训出标准的执行者。 如家培训总监:“我认为是标准更重要。其实这个标准就隐含着我们发展的一个战略方向。迅速的复制。” 企业内部在迅速复制,在企业之间也在进行简单的复制。一个奇怪的现象是,有许多经济型酒店不但名字相近,而且面孔也很像,乍一看不知道是谁在抄袭谁。“长得像”的背后是对资源的激烈争抢。中国饭店协会副秘书长张明厚告诉记者,经济型酒店行业已经处在争抢物业、人才和客源的状态,致使一些统计数据也不再那么令人鼓舞。 2006年比2005年,经济型酒店的出租率整体由89%下降到82.4%,降幅达7%,局部地区的房价也有5%左右的小幅下滑。但是这种变化来得太快,太微小,小到甚至可以让大家忽略不计。 华东师大教授:“那么至于现在是不是有一点发展过快,或者有一点过热,这点迹象呢实际上是要提前注意的。有一部分,特别是不懂酒店这部分人,现在再进入经济型酒店,我觉得应该给他们提个醒了,它不是说遍地是钱,遍地是黄金的时候了。” 就在众多一线品牌为有限的上市名额而血拼的时刻,跟进的品牌显得愈发吃力。七斗星酒店目前在上海只有一家分店在营业,每年开40家分店的目标已经调整为30家,预期上市的时间也往后延期。 七斗星总裁助理:“其实不光我们,就是整个这个行业也好其他人,在一种扩张速度过快的时候,其实他们也有问题。” 据业内人士透露,为了跟上扩张的节奏,短期内创造诱人的业绩回报,有的品牌省略了对整体建筑进行检测并加固的安全投入,在客房 装修时能省则省。而在风险投资看来,这并不影响实现短期内上市套现的目标。中国饭店协会副秘书长张明厚:“所以我们现在也正在起草经济型饭店行业标准。希望行标出来以后的话呢,对投资者也好,最管理者也好,对消费者也好,都能有一个比较好的一个界定,比较好的一个约束性的、指导性的这么一种标准出台。” 半小时观察:创新创造价值 在我们的身边,不管大中小城市,我看到,各种经济型酒店今年如雨后春笋般出现,通过今天的节目,我们知道了,这些酒店背后,往往都有像风险投资这样的幕后推手。这类酒店在开办之初就是奔着两个目标:要么像如家那样去上市,要么就等着被别人收购。 这让我想到了去年的一个故事:如家的投资人沈南鹏,在成功把如家带到纳斯达克后,好些人表示不屑,很多人不以为然,酒店还是那个酒店,只不过换一个包装而已,于是就有很多人开始模仿如家的模式,试图也学着包装一下,然后运作上市,但现在时间过了整整一年,我们再也没听到有哪家成功的上市了。那么总结下来,其实如家就比别人多的就两个字:创新。而现在最值钱的这就是创新这两个字。 主编:周人杰 记者:李谨 摄像:李培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