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虎野外个体繁殖存在障碍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26日10:31 法制周报-e法网

  救虎行动

  40多年以来,华南虎近亲繁殖,有害基因也在圈养种群中扩散,致使虎群繁衍潜伏危机。动物园圈养的老虎出现体质下降、繁殖率低、野性丧失等问题,经过人工控制干预繁殖出来的华南虎体型小,体质弱,而且幼虎死亡率很高。

  对此,邓学建教授十分担忧,他认为,毋需十年,华南虎的“野性基因”将丧失殆尽。现存的53只圈养华南虎中,只有10多只具有繁殖能力,而实际上,能完成交配行为的还达不到这个数。

  虎作为传统中医学里的上等药材曾遭到大量捕杀,1950年中国还有4000多只虎,但当时华南虎的栖息地已在缩小,人虎冲突时有发生,接着老虎就被当作害兽惨遭猎杀。直到上世纪80年代,我国才开始不准猎杀华南虎,并把它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但此时华南虎的数量已十分稀少。

  1990年,美国著名的猫科动物专家科勒来华调查后推断,野外可能只有10到30只华南虎生存。在此前后,国家林业部(1998年改为国家林业局)与世界自然基金会进行联合调查,经过分析论证和用科学方法计算,得出了相同的结论。

  国际上一些野生动物保护组织据此认为华南虎注定要灭绝,不值得救了,不如把资金用于保护其他虎亚种,如西伯利亚虎。这在我国引发了自发的救虎活动,并最后形成政府主导的大规模的救虎行为。

  野化考验

  华南虎野外个体因很难构成稳定的野外种群,繁殖存在障碍。与此同时,圈养的华南虎因长期人工饲养和无法避免的近亲繁殖,致使它们丧失了原始的野性,失去了野外捕杀猎物的本能和独立生存的能力。

  如果一个野生物种仅仅在圈养条件下还存活着,那么在生物学上这个物种还是灭绝了。在这“内忧外患”的严峻现实面前,一些专家提出通过野化放归的办法,实施种群拯救,或许是“华南虎最后的生存机会”。

  专家指出,华南虎野化放归能否成功,关键在于种虎来源和猎物问题能否顺利解决。

  为此,国家林业部提出了《中国拯救华南虎行动计划》,该计划强调,基于华南虎人工繁育种群重归自然的需要,成立华南虎繁育研究中心。(法制周报新闻热线:0731-4802117)1998年,福建龙岩市成立了梅花山华南虎繁育研究中心,在国内率先启动拯救华南虎的“野化放归”工程。

  该工程分三步,从繁殖——野化豢养——放虎归山,最后,让其招引野生华南虎繁殖后代,达到复壮华南虎种群的目的。2001年8月,国家林业局批准梅花山华南虎繁育野化工程正式立项。

  然而事情并不顺利。经过6年的繁育,龙岩中国虎园现有20只华南虎,但因资金不足,只能圈60亩山地放养。这些老虎不能同时放出,只能让小虎出去,大虎则关在笼子里。虎园方面的技术人员傅文源告知记者,现养的华南虎虽然恢复了一些野性,但现有种虎已不可野化,只有通过其后代一代代地逐渐野化。另外,因为项目资金没有到位,更多的规划目前无法实施。

  美女救野兽

  华南虎的生存危机还引起了民间人士的参与。

  全莉,在美国获得了沃顿商学院的MBA文凭,后来成为时装界品牌认证官。1999年回国时,她偶然从国家林业局一位官员那里得知华南虎特别需要帮助,便与国家林业局合作,走上了“美女救野兽”之路。

  全莉于2000年在英国和美国创立了“拯救中国虎国际基金会”,并在南非购置了3.3万公顷土地。她的设想是将中国动物园里的中国虎幼崽送到南非野化,然后再送回中国为这些野化老虎特选的保留地,从而拯救这一濒临灭绝的物种。

  她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在中国能够形成像非洲国家动物园那样模式的中国虎保护基地,由虎这种“旗舰”动物的引领,重建自然状态下的动物、植物、人类的“金字塔”食物链系统。她把这称为“中国虎保护模式”。

  按照计划,非洲野化后的中国虎最终还是要回到中国,在保留地里进行适应中国环境的野化训练,最终自己在野外生存下去。南非野化基地是丘陵和平原,而中国保留地是高山密林,生存方式会有不同,捕食的动物也会不同。

  国家林业局对全莉的构想给予了大力的支持,2002年11月,拯救中国虎国际基金会和国家林业局野生动植物研发中心签署协议,开始了华南虎的“

留学南非之路”。

  对圈养了40多年的华南虎来说,野化是一个艰巨的工程。最开始,它们甚至连捕鸡都不会,一次次失败让它们学会怎样狩猎羚羊……不幸的是,工程开始的第二年,2005年10月,第一批送到非洲的华南虎之一“希望”死去,这使拯救中国虎计划受到沉重打击。

  在中国虎前往南非野化的同时,国家林业局组织中外知名生态学家经过两年考察,2006年批准江西资溪和湖南浏阳株树桥作为中国虎先锋保留地。

  “野化放归”是一个需要足够耐心和大量资金的工程,且其结果如何还是一个未知数。

  困境中突围

  邓学建教授对湖南境内的华南虎生存现状有着详尽的统计,他发现早在上世纪80年代末,湖南桂东的八面山发现华南虎,随后宜章的莽山也出现华南虎的踪迹。到1999年、2000年以后,常德壶瓶山和桃源乌云界山区又频频发现华南虎踪迹,但桂东和宜章却再没发现虎踪。“我推断这两地的虎很可能消失了,再不采取行动,野生华南虎就会步白鳍豚的后尘!”

  今年10月3日,陕西省镇坪县文彩村村民周正龙称拍到了野生华南虎的照片。52岁的周正龙曾是当地有名的猎人,如今,他不再打猎,并成为陕西省华南虎调查队的向导。但消息发布后不久,有关照片的真假争议不断。10月23日,周正龙随身携带底片和陕西省林业厅相关负责人到国家林业局当面汇报发现野生华南虎一事。陕西省还拟建立镇坪华南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国家林业局听取了汇报后,近日已组织专家赴当地进行野生华南虎资源状况专项调查。

  对于网络上关于华南虎照片真假的争议,邓学建表示,中国动物园协会已经建立了“华南虎谱系”,50多头动物园圈养华南虎的相貌特征都有记载,一目了然,若图片合成造假,很容易被发现,至于说照片大小裁减、对比亮度调节等经过处理,这很正常。(本报博客地址:blog.sina.com.cn/fazhizhoubao)“我相信陕西镇坪存在华南虎,照片肯定是真的,现在需要得到国家林业局的认可,更重要的是对华南虎的保护应引起重视。”

  “野生华南虎出现得越多,拯救的希望就越大。”他认为最佳拯救模式为:诱捕野生华南虎与动物园里的健壮华南虎交配,进行物种复壮,然后野化放养。

  中国研究华南虎权威专家、北京林业大学教授胡德夫也非常认可这种拯救模式。但他提出,目前面临的难题是,尚未准确掌握华南虎野外种群分布、数量及种群结构等数据,以致难以评估部分保护项目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影响了保护决策。

  另外,对华南虎野外种群生物学习性、取食与繁殖行为规律及栖息环境等方面的研究不足,导致保护措施针对性不强,难以为人工繁殖华南虎种群的复壮、野化、回归自然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

  目前最大的困难是,40多年来没有找到野生华南虎活体,更不用说知道适合繁殖的华南虎体格等基本情况。

  邓学建教授说,发现华南虎仅为第一步,最迫切的是需要国家有关部门成立统一的拯救野生华南虎项目,对各省的野生华南虎现状进行系统研究,加大资金和人力投入,采取有效的拯救与保护模式。“如果能将陕西这头华南虎诱捕,将给这个物种的拯救带来一线生机。”

[上一页] [1] [2]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