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领导人首访日本 刮起“邓旋风”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28日13:48 青年参考

  《亲历与见闻——黄华回忆录》连载三

  文黄华

  今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35周年。在经历了长时间的相互敌视后,中日复交不仅是新中国外交的伟大胜利,对日方而 言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1978年10月,前外交部长黄华陪同邓小平副总理出访日本,一时在日掀起“中国热”,两国关 系也由此进入了健康发展的快车道。

  1.“邓旋风”席卷日本

  为表示对签订《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的重视,邓小平副总理决定亲自赴日参加条约批准书的互换仪式和对日本进行访 问。1978年金秋,从10月22日到29日,邓小平副总理应邀到日本进行为期一周的正式友好访问。我和夫人何理良陪 同邓小平和夫人卓琳同行。随行的还有中日友好协会会长廖承志和夫人,外交部副部长韩念龙和夫人等。这是中国国家主要领 导人自复交以来对日本的首次访问,受到日方的隆重接待。

  日本政府极重视邓副总理的访问,对代表团的安全采取了严密措施。它从全国各地调来数十万警力,在车队经过的街 道两旁,每隔25米即布有一名警察,面部朝外,不论对着的是空地、建筑物或是山岩。天空还有直升机不断巡逻。我们一到 东京,即被安排在裕仁天皇在皇太子时期所住的法国式华丽宫殿——赤坂离宫下榻。福田赳夫首相在离宫前的广场上主持了庄 严宏大的欢迎仪式。

  代表团到达日本的第二天上午,就出席了庄严隆重的《中日和平友好条约》批准书的互换仪式。这一仪式在首相官邸 一楼大厅举行。大厅红毯铺地,灯火通明,辉煌灿烂。会场中央摆放着由黄红色菊花和红白色的石竹花装饰起来的中日两国国 旗,鲜艳夺目。10点30分,福田首相、邓小平副总理、我和园田直外相在铺着绿丝绒的插着中日两国国旗的签字长桌前就 坐,大家满面春风,喜上眉梢。事前双方同意用代表中日传统文化的毛笔签字。在高奏中日两国国歌和悠扬的乐曲声中,园田 直外相和我分别用毛笔在烫金的批准书证书上签字,然后互相交换文本。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当大家握手、欢庆 之时,我们看到邓小平副总理走到福田赳夫首相面前同他热情拥抱。宾主共同举杯畅饮香槟,庆祝反映两国十多亿人民共同心 愿和根本利益的中日和平友好条约正式生效。

  我国和日本各主要报刊电视,均以头版头条或重要位置在黄金时间对邓小平访日和互换批准书仪式作了报道和播放, 都认为这是中日关系的大发展,是中国外交的大胜利。整个日本在这一周刮起了“邓旋风”,“一亿日本国民成了邓小平迷” 。日本媒体用三个“十分”形容这次访问,称邓小平副总理“精力十分充沛,工作十分周到,访问十分成功”。

  2.让裕仁天皇心中石头落地

  互换条约批准书仪式后,日本天皇裕仁和皇后良子在皇宫会见邓副总理和夫人卓琳。这是新中国领导人第一次与天皇 的直接会面。我也陪同参加了这次会见。日本天皇是象征性国家元首,他的涉外活动都是由宫内厅和外务省安排的,谈话稿子 也是由外务省和宫内厅写好,到时候照本宣科。天皇表示热烈欢迎邓小平在百忙中不辞劳苦,远道而来,并对日中缔约表示高 兴。邓小平回答说,中日缔结和平友好条约可能具有出乎我们预料的深远意义,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我们今后要积极向前看 ,从各个方面建立发展两国的和平友好关系。

  天皇可能被邓小平大度、诚挚的讲话所打动,他抬起头来离开了外务省和宫内厅为其拟定的谈话稿,临场发挥说:“ 在两国悠久的历史中虽然一度发生过不幸的事情,但正如您所说的,那已成为过去。两国之间缔结了和平友好条约,这实在是 件好事情,今后两国要永远和平友好下去。”日本共同社当天发表评论称,天皇在首次会见中国领导人时使用“不幸的事情” 这一措辞,是天皇从战争责任这一角度间接地向中国人表明了谢罪之意。邓小平的话打动了天皇,使他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

  会见的气氛是轻松融洽的。天皇是位著名的生物学家,双方从植物、绿化、养生一直谈到城市建设、环境保护等,很 是投缘。会见结束时,天皇和皇后把一张署名照片和一对银花瓶赠送给邓小平和卓琳,邓小平夫妇也回赠了黄胄先生的水墨画 卷和中国特有的彩色刺绣屏风。随后,天皇夫妇在皇宫丰明殿设午宴款待,我们这些主要随行官员和夫人都应邀出席。大概是 考虑到邓小平曾留学法国的缘故,日方特地安排了法国餐,为适合中国人的口味,还特地加了燕窝汤,很是可口。邓小平在即 席讲话中,强调要“子子孙孙、世世代代友好”。天皇当即表示赞同说:“日中两国建立起这样的友好关系,历史上还是第一 次。要永远继续下去。”

  3.福田赳夫首相公开表歉意

  10月23日晚,福田赳夫在首相官邸举行盛大宴会,欢迎我们访日。由于互换中日和平友好条约批准书已在上午顺 利完成,所以晚宴氛围特别轻松愉快。席间,福田和邓小平分别致祝酒辞。福田首相首先回顾了日中两国友好交流的悠久历史 ,并举出了阿倍仲麻吕到中国和鉴真和尚到日本修建唐招提寺的故事。他说:“在漫长的历史中,两国交流密不可分。到了本 世纪,经历了不幸关系的苦难。”讲到这里,他离开讲稿像上午天皇会见时一样,忽然冒出了一句:“这的确是很遗憾的事情 。”然后,他又按讲稿接着讲道,“这种事情绝不能重演。这次的日中和平友好条约正是为了做到这一点而相互宣誓。”对于 福田突然冒出的道歉话,在场的日方译员没有准备,没有翻译,不过,中方机敏的译员王效贤及时把话传到了邓小平的耳朵里 ,在第二天的《人民日报》上也有登载。福田对日本侵华战争表示遗憾的说法,虽然与正式道歉尚有相当距离,但毕竟是日本 领导人第一次在正式场合作这样的表述,确实向前迈进了一步。

  邓小平副总理在致辞中表示,中日两国间虽然有一段“不幸的往事”,但同2000年友好交往的历史相比,毕竟是 “短暂的一瞬”。他强调“要勿忘过去朝前看”。中日两国尽管社会制度不同,但应该而且完全可以和平友好相处。此外他还 谈道,中日和平友好条约规定两国自我约束承担不谋求霸权的义务,同时反对任何其他国家或国家集团建立这种霸权的努力, 这是国际条约的一项创举,是对威胁国际安全和世界和平的霸权主义的沉重打击。

  4.情真意切会旧友

  “不忘老朋友,广交新朋友”,是我国外交工作的一项重要原则,也是我们在对日交往中始终坚持的方针和做法。邓 小平在繁忙日程中以早餐会、茶话会等方式招待已故松村谦三、高达之助、石桥湛山、片山哲、浅沼稻次郎、村田省藏、松本 治一郎等推进中日友好的老政治家、元老和资深知名人士的夫人、子女及家属,对这些在中日友好丰碑上留下芳名的人士,予 以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他还让随行的中日友协会长廖承志专程去医院探望了病中的日中文化交流协会理事长中岛健藏先生。 日本朋友们对此十分感动。有的家属在与邓小平握手、谈话和合影时,禁不住流下了激动的热泪,甚至泣不成声,使我们这些 陪同会见的人也感慨万端,感触至深。

  邓小平还分别会见了对中日复交作出决断和重要贡献的田中角荣前首相和大平正芳前外相,这也是让人们非常称道感 慨的。特别是田中角荣,当时已不在台上,还因涉嫌“洛克希德案”正在接受法院调查审理,处境不佳。但邓小平说,那是日 本国内的事情,我们不过问,但我们不会忘记他在日中关系上所作的历史贡献。我们一行抵达田中家时,田中角荣和夫人、女 儿、女婿及外孙女都在大门口迎接。邓小平和田中进行了交谈并合影留念。事后日本报刊和各方人士有多种议论,大多数人为 之感动,认为中国人够朋友。经济界的元老松下幸之助说:“尽管有不同看法,但去探望是得人心的,说明中国人重情义。”

  5.“搁置争议,共同开发”

  邓小平在日本广播俱乐部举办的记者招待会上回答日本国内外记者所关心的问题,也是这次访日的一大亮点。

  特别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当有人问及钓鱼岛问题时,他答复说:“这个问题我们和日本有争议,钓鱼岛,日本叫尖阁 列岛,你看名字就不同嘛。这个问题可以先放一下。也许下一代比我们聪明些,会找到实际解决问题的办法。”他的回答简洁 明快,既维护了我国主权,又指出了解决争议的办法,这就是暂时搁置争议,维护两国友好大局留待日后解决。

  邓小平后来透露了他那时的一些想法,说:“当时我脑子里在考虑这样的问题:是不是可以不涉及两国主权争议而进 行共同开发。共同开发的无非是那个岛屿附近的海底石油之类,可以合资经营,共同得利嘛。”这就是后来人们概括成的八个 字:“搁置争议,共同开发。”

  无论是记者招待会现场,还是观看电视转播及新闻报道的群众,对邓小平关于钓鱼岛问题的回答都备加称赞。日中友 好议员联盟会长、此次负责接待邓小平的委员会负责人滨野清吾竖起大拇指说:“了不起,只有他才能作出这般深谋远虑的回 答。”有位日本法律专家说:“邓小平讲的有高度政治内容,从法律角度也无可挑剔。”还有人说:“邓小平的发言有坚定的 原则性,又有相当的灵活性。体现了理论家的才华和实干家的自信这二者的结合。”

  这次日本之行给我留下了终生难忘的印象。在人们的心目中,在中日友好之路的新起点上,邓小平同志的这次访问可 以说树起了一座具有历史意义的里程碑。在中日关系史上,在我国外交史册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一页。

  (节选自《亲历与见闻——黄华回忆录》,世界知识出版社2007年8月第一版,连载完)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