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 新思路 新发展 人民大学奏响校园和谐曲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29日22:04 人大新闻网
新世纪新思路新发展人民大学奏响校园和谐曲
明德楼,竣工于2005年的多功能现代化综合楼群

  2007年9月,中国人民大学世纪馆,新近谱就的《中国人民大学之歌》在开学典礼上唱响。弦歌浩荡,热情豪迈,抒写七十载风雨沧桑,磨砺奋进。  

  新中国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历经风云变幻,始终奋进在时代前列。穿越历史风雨进入新的世纪,一度在困境中徘徊的中国人民大学,直面挑战,抢抓机遇,力主创新,走出了一条以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校园的道路,实现了快速、稳健、协调的全面发展,在建设“人民满意,世界一流”大学的征程中焕发出勃勃生机。

  以人为本 革故鼎新的人大模式   

  求是楼,建于上个世纪50年代的四层建筑;   

  公共教学一楼,奠基于本世纪初的多媒体教学楼;   

  明德楼,竣工于2005年的多功能现代化综合楼群;

  这是人大校园不同时期的教学设施,日益缩短的时间距离谕示着日益扩大的发展空间。正如人大校长纪宝成所说:“日新月异的校园承载着学校全体师生努力向上的信念和奋斗。”   

  随国势的起承转合而几经沉浮,多少年来,人大的校园建设在白手起家、百废待兴的情势下时断时续,少于投入,欠于规划。曾经,人大人坚守狭小简陋的校园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开创出博大辉煌的天地。而今,面对新时期中国高等教育迅猛发展的态势,这种投入、产出极不和谐的荣光与骄傲已然成为窘迫与伤痛。   

  “一家三口挤在10多平米的筒子楼里,整个屋子就一张桌子,吃饭备课都在那里,夏天热,蟑螂也多,药蟑螂把小孩也药着了,只好送回姥姥家……那几年真的只能叫生存!”一位经济学教授与家人的经历,是人大人共同的时代回忆。据统计,到2000年底,在教育部直属71所高校中,人大教职工住房单项指标排名落后,截至2001年4月,无房职工占职工总数的17.55%,住房未达标职工占总数的47.1%,德高望重如黄达、萧前、邬沧萍等学术大师依然住在几十平米的陈旧楼房中。全方位的住房困难让太多人体会了太多的酸楚和艰辛,一些教师因此离开了学校,一些优秀人才也因此选择了别的学校。住房,不仅成为教工之痛,更成为学校之痛,成为影响学校发展的战略问题。   

  历史欠帐经年累月,办学条件举步维艰何止如此。   

  “拖泥带水断肠路”、“大风起兮尘飞扬”、“东门进失望,西门进绝望”,关于校园环境零乱陈旧、基础设施严重老化的戏叙,是人大学子长久的灰色记忆。在中国人民大学西郊960亩主校园中,教学科研用地只有520亩;在教育部直属71所高校中,人大“生均占地面积”、“生均教学行政用房”两项指标一度排在倒数第7位。   

  “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教学科研”的理念成为学校领导班子义无反顾、知难而进的动力。要改善居住条件,挤占本就稀缺的办学资源切不可行;要拓展办学空间,中关村寸土寸金地段使校园整体转让迁移难以付诸现实,异地建设分校区则势必影响多学科融汇交流的氛围。“要以新观念、新思路、新政策切实解决职工住房问题,这代表着广大教职工的根本利益,也是学校发展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校领导在房改问题上的共识催生了校园置换和周边拓展的建设方略。   

  2001年初,中国人民大学启动“人大模式”的深化住房制度改革:以住房分配货币化、住房建设社会化、住房消费商品化为原则,将国家住房补贴、学校校外购房补贴、职工个人负担相结合,鼓励教职工到校外购房。2003年,学校开始实施校园置换,按照职工自愿的原则,将校内部分家属住宅和附小、幼儿园迁往校外。   

  敢为人先的改革赢得了空间,争取了时间。短短四五年间,3000余户教职工喜迁校外新居,学校总计收回、腾退房屋近11万平方米,同时,通过艰苦努力,收回部分历史上长期被其他单位占用土地,新增办学土地240余亩。   

  大刀阔斧的改革带来风光殊然,景致无限。五年来,人大校园建设工作接近过去五十年总和的两倍,各类教学科研用房竣工面积达40万平方米,绿化面积新增3万平方米,校内道路、管网改造一新。站在明德楼上远眺:世纪馆、游泳馆、文化大厦、培训中心、知行学生公寓排列有致,国学馆、新

图书馆、国际文化交流中心蓝图待展;楼宇之间,百家园、求是园、汇贤园、宜园、品园、凝园、雅园神韵渐浓。

  以人为本的改革唤起了信心,凝聚了人心。几年里,校外购房教职工户均面积达到120多平方米,校内到校外的变迁意味着生存到生活的转化。刚刚故去的哲学家萧前曾感慨自己有生之年“由二维空间转到三维空间”。因为中风瘫痪,萧老曾困守校园旧楼多年,搬到新居后,电梯和无障碍通道使他“每天可以下到小区晒太阳”,精神好多了,学生也常常到家里与他交流。“气顺了,手也顺了,写了不少文章呢”,著名人口学家邬沧萍道出了老中青三代学者的感慨:“真的是安居才能乐业啊!”   

  在今天的中国人民大学,安居被赋予更为深远的涵义。   

  “20年了,第一次破天荒地使用了办公室。”2005年底,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入迁明德楼,程漱兰教授给自己的导师——78岁的严瑞珍教授打了电话。长期以来各个学院没有独立大楼,教研室没有活动场所、教师没有办公室。身为博士生导师,严瑞珍教授只能常常拿着公文包上学生自习室备课。随着“办公用房调整”计划启动,各学院实现了教授一人一间工作室,副教授两人一间,讲师三人一间的目标,并确立教师定期坐班制,学生们发现“与老师交流的次数比以前多多了。”

  “这简直不可思议,这样的事情我想都没想过。”2006年4月,统计学院学生科研中心正式启用,一名研究生高兴地申请成为第一批使用者。作为全校第一个专为在校研究生提供的免费独立科研场地,中心由14个科研小间组成,内设常用工作设施,并提供无线上网。黄达—蒙代尔讲堂、法学院模拟法庭、图书馆经济与管理学分馆、800个终端的计算机广场、以电子校务系统为标志的数字人大……校园建设新举不断,学生找教师难,找教室难,找计算机难的困扰一一缓解。

 [1] [2] [3] [4] [5]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